《晉書·阮籍傳》記載:“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p>
最后這9個字,恰好解答了當前A股投資者的一個普遍性迷茫:白酒為何一直漲?
下圖是2010年以來,白酒與A股三個主要指數的走勢對比圖:
2010年以來,滬深300、中證1000和創業板指,全都沒有超過2015年牛市的高點。只有白酒,很快就從熊市氛圍中恢復過來,并在最近的這幾年里,不斷的勇創新高。
于是,每當市場有風吹草動,各路段子手紛紛出動,空氣中彌漫著檸檬的味道:
“中國股市只有兩種科技,醬香型科技和濃香型科技”
“有機構投委會看完泡泡瑪特的火爆后,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提拔幾個90后的基金經理,不過壓力最大的是,他們的業績明顯跑不贏做白酒的70后,提拔理由不充分”
“茅臺到底是可選消費還是必需消費?回答是,賣1499元的茅臺是必需,賣3000塊的是可選”
與其在那等著白酒股跌下來,我們不如來思考一下,白酒整體的投資邏輯。為什么白酒會一直漲,一直漲到現在成為市場的信仰。
2019年7月12日,光大證券出了一篇研究報告《一杯敬傳承,一杯敬繁華——白酒行業深度報告之框架篇》,給出了一個非常復雜的研究框架(見下圖),從供需、量價,還有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分析白酒行業。
不能說這個研究沒用,而只能說,一個體系,一個框架,變量越多,準確性越低,原因來自于蝴蝶效應的存在。
1963年,美國科學家洛倫茲在用計算機進行地球大氣的仿真運算的時候,為了觀察結果,他嘗試對中間的一個參數進行調整,將一個中間值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以后又放回,發現兩個計算結果偏離了十萬八千里,前后兩條曲線的相似性完全消失。
根據這個實驗結果,洛倫茨提出了“蝴蝶效應”概念,也就是一個微小的初始條件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從而使系統發生極大的變化,讓結果變得完全不可預測。
回到光大的研究框架,其中的兩個變量,光居民收入水平和企業盈利能力中的一個,就能讓一個宏觀經濟研究院的頭發掉光。發改委下屬的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光研究員就有89位,每天的工作不過就是按著宏觀經濟這一個方向翻來覆去的研究。
這個模型很全,但假設太多了,可以說結論完全取決于假設。我們客觀地說,這些前提假設,還有這些中間變量,基本不可能做對,結果到底是什么樣子純靠蒙。
炒個股而已,我們需要一個更簡單、更實操的模型。
中信出版社出過一個費希爾投資系列,其中有一本《必需消費品投資》,里面對必需消費品的股性有兩張非常好的圖。
第一張是股票自身的表現與個人消費支出(PCE)之間的關系圖(見上圖),可以發現,雙方的走勢基本上是同向的。這意味著個人消費支出越高,必需消費品企業的盈利越高,股票的表現也越好。
因為有些白酒價值是很高的,有很好的收藏價值,逢年過節還可以送禮,收益是比較好的,所以很吃香。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