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大師李興發介紹:
1965年,在四川瀘州市召開的全國第一屆名白酒技術協作會上,時任茅臺酒廠技術員的季克良宣讀了用科學理論總結整理的李興發科研小組科研成果《我們是如何勾酒的》,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各廠家代表的高度重視。
1965年下半年,輕工部在山西召開的茅臺酒試點論證會上正式肯定了茅臺酒三種典型體的確立和醬香型的命名:醬香味道好,口感幽雅細膩的稱為醬香;用窖底酒醅釀烤,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稱為窖底;香味不及醬香型但味道醇甜協調的稱為醇甜,并將茅臺命名為醬香。
他,引導了白酒界一場革命性的巨大變革。
他,四年專研,以一己之力為茅臺酒成功分型。
他,用心血和生命釀造了始于1965的傳世醬香。
李興發大師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將醬香型白酒這一中華的瑰寶留傳后世,將釀造智慧傳予后人,為紀念這位第一代大師級釀酒師的卓越功績,他的雕像被永久樹立在國酒文化城中。他的后代延用他的勾兌方法創造了現在醬香之巔的九暹酒。
對醬香的執著
李興發大師在茅臺酒廠工作的時間里,幾乎完全待在酒庫中,身旁放著眾多酒杯,不停地品,不停地用不同年份、不同輪次的茅臺酒進行勾兌,反復進行。他通常一天要嘗取五六十壇酒,最多一天要品嘗上百壇。很多次,他因勞累過度而暈倒。后來的茅臺酒廠黨委書記兼廠長鄒開良回憶說,有一次,李興發甚至在品酒過程中吐血。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兩百多種不同輪次、不同酒齡、不同味覺的樣品酒進行了數千次品嘗,并通過對標準酒樣分析、不同酒齡酒樣分析、勾酒典型體酒樣分析,及其對成分變化分析,在得到一個恰好的勾兌后,李興發大師便會將自己勾兌的親身體驗總結在冊,統一歸納。
1964年,在對釀酒勾兌事業執著甚至瘋狂研究的四年后,李興發將自己勾兌的三種酒請三位專家一一品嘗,終于得到了三位專家對三種香型的一致認可,并取名為醬香、窖底、醇甜。
后來,這三種香型被證實為構成茅臺酒香型的三種典型體。香型的確定,為醬香酒實現質量穩定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醬香的傳承
李興發大師在辭世之前,將他寶貴的經驗留傳給他的兒女,也成就了今天的醬香型白酒——九暹酒。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