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幾大官媒報道,有個院士在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作的一番公開發言,在給本來瘋狂的白酒市場打了一針雞血。說是因為中國白酒包含有3000多種物質,其中幾百種對人體有益,所以是世界所有蒸餾酒里對人體最健康有益的白酒。
先不說“酒精是一級致癌物”的科學結論。孫院士這樣說法對也不對?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論證。
第一,白酒里哪來3000多種物質
記得1997年開始炒作茅臺酒,有過一段類似的宣傳,還不是孫院士這樣泛泛而談,是拿著真憑實據,讓人們都知道,茅臺酒是多么的有利于健康。為了取得有力證據,茅臺酒廠搞過兩次拉網式體檢,結果是全廠沒有人患肝病,更沒有因肝癌死亡的事。不僅酒廠,全茅臺鎮也極少肝病患者。道理很簡單,鎮上人都喜歡每天喝二兩。
這個說法比孫院士的有力吧?都說酒精損傷肝臟,偏偏喝白酒的人沒有肝病。隨后,就有了孫院士的另一個相同說法,茅臺酒里已經查明2000多種物質,還有很多有待進一步研究發現。但是,基本都是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茅臺官方這個說法,當時也是得到社會一定層面的附和。
不管當時這說法對不對,茅臺酒炒熱了,大賣了,也很快漲到天價,如今里面的物質到不到3000種不知道,3000塊一瓶確是真的。
再說了,不知道孫院士是哪個領域的院士,做白酒的嗎?以前怎么沒聽說,還不是新近改行易轍了吧?真要這樣,老先生夠拼的,這時候還轉換研究領域,一大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哪一年才能讀完?
第二,白酒真的沒有那么多物質
白酒常識告訴我們,蒸餾酒由三大部分組成:水、酒精、固化物。酒精含量為酒精度,53度的酒,酒精53%,水44%,固化物僅僅3%左右,還是中國白酒有這多,外國白酒更少。
這點點固化物從哪里來的?化學家會這樣回答,釀酒過程中,谷物發酵的各種物化反應,蒸餾出酒精,然后勾兌沉淀。里面的雜質沒有完全過濾掉,就成了白酒的特殊風味。這個風味外國白酒沒有,因為人家都給過濾掉了。因為這些固化物都混在酒精里,即便我們的酒精酒,勾兌用的食用酒精,也沒有用上純過濾技術,因為那要多花很多錢。
這點固化物就是所謂3000多種物質的合體。對人體是不是有益?我們就從熬中藥角度分析,一碗湯藥,那么濃、那么苦、又那么對癥,喝了還不一定治好病。白酒里這么一點點就能包治百???說這話的人不應該是院士。
當然,說白酒里有3000多種物質,也有依據,可以拿水作法。水的構成都知道,H?O,氫和氧兩種元素。但是,以化驗白酒的方法,只要不是純水,江水河水地溝水,都會化驗出很多種物質,就這個道理。
第三,我們的白酒理論不地道
這個說法,足以輕松推翻當下我們所有的白酒理論。為什么可以輕易的推翻?因為我們的白酒理論不是實驗室研究出來的,是商業炒作的結果??梢韵胂?,市場規則是“賣瓜的不說瓜苦”,賣白酒的當然要千方百計說酒好。而且反復說,直到“謊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得以坐實,市場都信他的為止。
這個現象自古就是如此,不是如今的賣酒人耍騙。幾千年前,孔子就苦口婆心囑咐人們,不要喝市場買的酒,就這個道理??鬃釉?,在《論語·鄉黨第十》里: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要點是,為什么白酒的理論我們都信?是因為賣酒的盜用了古人的飲酒文化。都知道我國幾千年喝的不是白酒,是黃酒。不信的話去問李白武松他們。別說53度了,就是38度低度白酒,你讓李白斗酒詩百篇試試?早喝的找不著了。武松打虎靠的十八大碗酒壯膽,如果是白酒,別說打虎,酒肆都走出不去。
所以,所有白酒多么有營養、有益健康的說法,全都是抄襲的黃酒文化。生物常識也告訴我們,谷物發酵確實產生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也很營養。但是,這些物質只在常溫下存在,高溫蒸餾就會損失絕大部分。這就是黃酒、果酒比白酒有營養的道理。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