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的說:清香型白酒的大曲,以汾酒大曲為代表。制曲著重于排列,各工藝階段明顯,晝夜窗戶兩封兩啟,溫度兩起兩落,較規律??刂茻崆土狼鷾囟容^嚴格,熱晾升降幅度較大,熱曲頂點溫度一般在50℃以下,屬于中溫制曲,小熱大晾,以放潮為主,適合多數中溫性微生物生長,以白色曲較多。曲的斷面茬口清亮,糖化力、發酵力都高,曲香味小,適用于釀造典型的清香型白酒。
濃香型白酒的大曲,以瀘州大曲、五糧液大曲等為代表,著重于堆,復蓋嚴密,以保潮為主。培養期各工藝階段主要以翻曲來區分,階段不十分明顯。窗戶的封啟以實際需要而定。熱曲和晾曲,主要依賴翻曲操作,只有當制曲頂點溫度超越規定的工藝極限時,才進行翻曲,放潮降溫??刂茻崆旤c溫度較高,一般在50℃以上,個別者高達60℃以上,如全興大曲60℃,德山大曲60一65℃。翻曲次數較少,不象清香型白酒大曲翻曲頻繁,屬于中溫曲和高溫曲,工藝特點為多熱少晾。因此,斷面茬口不清亮.曲香味濃,以黃色曲居多。濃香型白酒因大曲用火的不同,主要是熱曲溫度頂點不同,分為中火曲和大火曲,實際即中溫曲和高溫曲。一遍高溫曲的用曲量大,白酒的曲香味濃;中溫曲用曲量小,白酒的曲香味稍淡。實際測定,中溫曲的糖化力、液化力、發酵力,都比高溫曲大。為了互相補充,發揮各自的優異性能,有些白酒廠,常把高溫曲和中溫曲配合使用,從而收到出酒率和質量兩者兼優的效果。
醬香型白酒的大曲,以茅臺酒大曲為代表,制曲著重于堆,復蓋嚴密,以保溫保潮為主。每當品溫上升到60一65℃,開始翻倉,屬于超高溫曲。四川省古藺縣郎酒大曲的翻倉溫度競高達65-70℃,如此高溫,常使曲塊有明顯的醬香味。超高溫大曲的糖化力、發酵力均低,因此,用曲量大。茅臺酒的糧曲比為1:1或稍高,成品酒具有典型的醬香味。參考資料:天涯問答 中溫曲和高溫曲的制曲工藝主要分哪幾個工藝階段?有哪些工藝特點?
大曲的類型,按其培養過程的操作特點和控制曲坯最高升溫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中溫大曲和高溫大曲。大曲酒的質量風格特點,和制曲工藝特點,有很大的關系。清香型大曲白酒,用中溫大曲生產;濃香型、醬香型大曲白酒,用高溫大曲生產?,F以中溫型汾酒大曲和高溫型茅臺酒大曲為例,說明如下:
(一) 汾酒大曲
1.臥曲:
汾酒大曲的曲坯入房后,以干谷糠鋪地,上下三層,以葦稈相隔,排列成“品”字形。曲間距3-4厘米,一行接一行,無行間距。葦稈上沾染著許多大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可起部份接種作用。
2.上霉:
中溫大曲上霉階段明顯。曲坯入房后,將曲室調至一定溫度,冬季12-15℃,春秋兩季15-18℃,夏季也要盡可能保持這個溫度。將曲塊表皮風干后,約6-8小時,用噴壺少灑一點冷水,復蓋葦席.再噴水,使葦席濕潤,令其徐徐升溫,緩慢起火。冬季控制在72-80小時,使曲間品溫上升至38℃,則可上霉良好。如曲間品溫超過38-40℃,應立即揭開葦席,緩緩散熱;品溫下降后,為防止散潮,需再復蓋葦席,繼續培養至90%以上曲坯上霉良好。夏天,因氣溫較高,升溫較急,大約只需36-40小時就達到38℃,因此,曲表皮的菌絲,霉點較少。
3.晾霉:
曲坯表皮上霉良好時,揭開葦席,開窗放潮,使曲皮干燥,然后翻曲。第一次翻曲,由三層翻成四層,中間以葦稈相隔,成品字形排列,曲間距3-4厘米。曲間品溫翻曲后在28-32℃時,關窗起火。晝夜溫度兩起兩落,窗戶兩封兩啟。大約需2-3天,將曲間品溫熱至32-36℃,再降至28-32℃,再把曲塊由四層翻成五層,排列方法相同。
4.起潮火:
應提前一天做好準備,將曲間品溫恰好熱到38℃,待曲塊由五層翻成六層時,抽去葦稈,將曲塊擺成人字形。一天后,再由六層翻成七層,中間空出火道。晝夜升溫兩起兩落,窗戶兩封兩啟,大約經過四五天,逐步升溫,曲間頂點溫度達到44-46℃,可晾曲降溫(憑經驗和感覺),以曲間溫度降到28-30℃為限。晾曲時應嚴密注視,不使曲心溫度太低或太高。1-2天翻曲一次,排列方法同上,至七層為止。
5.大火:
由潮火至熱曲的頂點溫度44-46℃,開始進入大火期。晝夜溫度兩起兩落,窗戶兩啟兩封。大約7-8天,熱曲頂點溫度保持44-46℃,晾曲降溫限度保持28-30℃。大火期每天翻曲一次。
6.后火:
由大火熱曲的頂點溫度44-46℃,逐步下降,直至曲塊自身不發熱,但曲心尚有余熱。然后再加外溫,保持熱曲升溫頂點溫度32-33℃。晾曲降溫限度28-30℃,大約需5-6天,每2-3天翻曲一次。
7.養曲:
曲心稍有余熱,加外溫使曲塊保持32-33℃,晾曲降溫限度28-30℃,維持3-4天??偱囵B期24-25天,不超過28天。
上面是以汾酒大曲中清茬曲為代表,闡明中溫曲的工藝過程。關于釀造汾酒所使用的后火曲,紅心曲,其工藝過程大體相似,這里把不同的地方敘述如下:
后火曲的上霉、晾霉階段和清茬曲完全相同,唯起潮火末期和大火期的熱曲頂點溫度為46-48℃,晾曲的降溫限度為30-32℃。因此,清茬曲叫做小熱大晾,后火曲叫做大熱中晾。
紅心曲的上霉,與清茬曲、后火曲完全相同。晾霉至起潮火無明顯界限,可邊晾霉邊起潮火。晝夜升溫,應根據制曲工藝要求,開關窗戶,隨時調整曲室溫度和曲間品溫。紅心曲起潮火較快,趕火較緊,潮火末期和大火(座火)期的熱曲頂點溫度為45-47℃,晾曲降溫限度為34-36℃。大火結束時,有80-90%的曲塊出現紅心。所以紅心曲的溫度升降叫做中熱小晾。
8.出房和貯曲:
養曲期結束,曲心僅有的一點水份己排出,曲塊即可出房;出房的汾酒大曲,按清茬、后火、紅心三種分別存放,垛起,曲間距約1厘米左右。貯曲期半年。
(二)茅臺酒大曲
茅臺酒的醬香主要來源于曲香,它的制曲工藝特點為高溫堆曲。大曲的堆積培養過程可分為堆曲、蓋草灑水、翻曲、拆曲四步。
1.堆曲:
將壓制好的曲坯放置2-3小時,待表面略干變硬后,移入曲室培養。堆曲方法是先在靠墻的地面上鋪一層稻草,厚約15厘米,起保溫作用。然后,將曲塊橫三塊、豎三塊,相間排列,曲塊間約留間距2厘米,用草隔開,行間及相鄰曲塊互相靠緊,以免曲塊變形,影響翻曲操作。排滿-層曲坯后,在曲塊上再鋪一層稻草,厚約7厘米,上面再排曲塊。但曲塊的橫堅排列應與下層錯開,以便流通空氣。一直排到四至五層,再排第二行,直至堆放到曲室只留1-2行曲坯的空位。留下空位,便于下次翻曲。
2.蓋草及灑水:
曲塊堆好后,用稻草復蓋曲坯上面及四周,進行保溫保濕。要常在曲堆上面的稻草層上灑水,灑水量夏季比冬季要 多,以水不流入曲堆為準。
3.翻曲:
曲堆蓋草及灑水后,立即緊閉曲室門窗,微生物逐漸在曲表繁殖,曲堆品溫逐漸上升。夏季經5-6天,冬季經7-9天,溫度達到最高點應為65℃左右。此時,曲坯表面的霉衣已經長成,即可進行第一次翻曲。再過一周左右,翻第二次。翻曲要上下、內外層對調,將內部濕草換出,墊以干草,曲塊間仍夾以干草,將濕草留作堆旁蓋草;曲塊要豎直堆積,不可傾斜。溫度每升高到60一65℃即翻曲,直至曲快成熟。每次翻曲后,曲間行距可逐漸放寬。確定適宜的翻曲時間,特別是第一次翻曲時間,對茅臺酒曲質量的優劣至關緊要。踩曲過早,白色曲多;翻曲過遲,醬黑色曲多,翻曲適時,黃色曲多。茅臺酒大曲,以黃色曲的曲香味最為濃郁。根據實踐經驗,適宜的翻曲時間是當曲坯中層品溫達60℃,口嘗曲坯具甜香味時。
4.拆曲:
翻曲后,曲間品溫一般要下降7-12℃;6-7天后,溫度逐漸回升至最高點,以后又逐漸降低。曲塊逐漸干燥,在第-次翻曲后十五天左右,可略開門窗散潮換氣。夏季約四十天,冬季約五十天,曲間品溫臨近室溫時,曲塊大部份干燥,即可拆曲出房。成曲出房水份不超過15%,重曲、底曲,與正常曲應分別貯放。重曲、底曲的通風更要求良好,以促使干燥。成曲的貯存時間,一般為端午拆曲,重陽下沙(使用)。應建立專門的曲庫貯存曲塊,應注意通風防潮,防止曲塊被青霉污染,防止蟲蛀。曲庫殺蟲,常用甲醛和硫黃適量混合,燃燒熏蒸,殺蟲時,封閉門窗30分鐘即可。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