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窖,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白酒品牌,其在市場上一直都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但是我們仔細看的時候就會發現,瀘州老窖價格并不是想象中那樣的高昂,反而是有很多親民的產品,這似乎和現在的白酒市場利益化風氣是不相稱的,那其中瀘州老窖52度具體價格多少比較合理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1、瀘州老窖52度,價格多少
以瀘州老窖52度價格為例,就有很多幾十元的產品,這些價格實惠的產品,并不是說質量就很一般,它們同樣是具備了這個品牌的特色,以相當卓越的品質呈現到了消費者的面前,具有相當高的品鑒價值。
在濃香型白酒中,該品牌是醉具有代表性的,所以有很多人都把其稱之為濃香型白酒的鼻主,如此之高的評價,自然不是隨意而來,都是經過了常年的品鑒而得出的結論,這是消費者們的口碑結晶。瀘州老窖52度價格實惠的產品,一般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因為現在大多數的人在日常飲酒時都不會選擇那些價格過高的產品,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他們才會購買那些比較名貴的。
2、瀘州老窖52度價格實惠,品質很高
醇和版瀘州老窖52度價格是相當實惠的,單瓶在40元左右,如果是經濟條件不太好的話,選擇這款產品將會非常的合適。雖然說這個價格看起來很低廉,但是當你飲用之后,你就會發現其超高的性價比,因為在質量方面確實非常的好,比起很多同價位的白酒都更具有品鑒價值。這也是該品牌產品能夠如此暢銷的原因,每一款產品都呈現給了消費者不同的體驗,以及很高的性價比,讓人覺得購買這樣的白酒是很劃算的事情。
如果說瀘州老窖52度價格很單一,沒有這么多親民產品的話,其實該品牌的市場銷售額肯定會下降很多,其推出這么多價位的產品,就是有效的提升了市場廣泛性,讓其產品能夠到達不同階層人群的餐桌,讓更多的人能夠實際的領略到該品牌的美酒。該品牌良好的口碑,也就是從這些眾多消費者之間慢慢建立起來,然后傳播開來,這對于整個品牌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得口碑者得市場,這個道理肯定是不會錯的。
3、選購瀘州老窖,怎么鑒別好
?。?)、廠家
在選購時,應該認準真酒商標上的“中國四川瀘州曲酒廠“四川省瀘州曲酒廠”字樣,外銷”或酒為川瀘州酒廠”8個字,沒有分廠的“中國四名稱。假酒為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常常標注與真酒字音雷同的廠如,如“分廠”瀘州老窖曲酒廠”、“瀘州曲酒廠等。
?。?)、商標
真酒為全瓶貼注商標,中間有“瀘州老窖”4個小字和“特曲酒”3個大字,上面中央還有用麥穗組成的圓形商標圖案與顏色,假酒甚至字形和瓶型,都和真的相近似,但在注冊商標“瀘州牌商”上有所區別,一般不敢冒用“瀘州牌”標而改用其它字號。
?。?)、封口
真酒在瓶蓋封口膠套上印有“瀘州曲酒廠”的字樣。金屬防盜蓋上印有“中國四川瀘州曲酒廠特曲(頭曲)”的字樣。假酒沒有封口膠套,即使用真瓶裝假酒也可以用這個方法鑒別出來。另外還可以從商標的新舊程序加以區別。
?。?)、品味
真酒具有“濃香、醇和、甜潤、回味”四個大特點。開瓶拔塞以后,芬芳飄逸,輕咽慢品,韻味無窮,飲后余香經久不絕,嗝噎回味,濃香猶存,不容易上頭,尤其是飲后的回味有一股特殊的水果香氣,使人感到心情愉快。假酒多為劣質酒,渾濁而有沉淀,味道與真酒之別,判若云泥。
4、瀘州老窖,價格實惠,歷史悠久
四川古城瀘州釀造瀘州老窖酒,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據“舒聚源”酒坊在清朝嘉慶十一年(公元1870年)重修“龍泉井”碑文記載,明朝末年,瀘州有一個姓舒的武舉,任職駐節陜西洛陽,喜飲酒,對當地所產洛陽大曲,十分欣賞,多方探求釀制大曲酒的技術。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舒解甲返瀘時,把當地的酒母、曲藥、泥樣,同釀造技師一起帶回四川。瀘州南城中云溝一帶,土質柔軟,黃泥有少量夾沙。附近有“龍泉井”,井水清澈見底,清冽回甜,適宜釀酒,他就在這里創辦了帝一個曲酒坊,取名“舒聚源”。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又開建四個窖,這時酒已馳譽川境。清咸豐末年(約公元1860年),舒姓因人力所限,乃將所創辦的“舒聚源”酒坊讓給杜天生經營。后來杜天生又轉讓與溫姓,招牌名“溫永勝”。從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起,瀘州大曲即遠銷省外,成為我國名酒之一。
一九九六年,國務院將連續釀酒四百余年的瀘州大曲老窖池群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命名為“瀘州大曲老窖池”加以保護,該窖池群至今仍在繼續生產,所釀產品口味尤佳。建國以后,由于計劃經濟的因素,“瀘州大曲酒”一直由“國營瀘州曲酒廠”專門生產,單獨儲藏、勾兌,由“四川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經銷,僅供出口銷售,深受海外人士的喜愛。一九九零年八月二十八日“國營瀘州曲酒廠”正式更名為“瀘州老窖酒廠”;一九九三年六月改制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酒廠更名后,“瀘州大曲酒”仍由“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單獨儲藏、勾兌,僅供出口。
隨著中國加入WTO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經過充分的市場分析與調查,決定成立“瀘州大曲酒有限公司”,專注于瀘州大曲酒的生產、銷售。瀘州大曲酒利用瀘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采用本地特產優質高粱、小麥、大米等為主要原料,運用自然、傳統的釀造工藝和現代科技的檢測、分析、管理手段,長期儲藏,自然熟化,精心勾兌而成。
據史料記載,瀘州,上古至秦朝時屬于巴國。專家考證,巴人(包括瀘州人)曾參加周武王伐紂,建立奇功,得到封賞。其中尹吉甫是輔佐周宣王的重臣。作為全球尹氏華人公認的先祖帝一人尹吉甫,是《詩經》的作者之一,也是古江陽人。漢初毛公著《毛詩故訓傳》訓釋詩經及西漢楊雄(前53——后18)著《琴清音》時,對其均有所言載。據明嘉靖十三年甲午(一五三四年)雷潔撰《重修周卿士尹吉甫廟記》曰:尹吉甫者,江陽人。”中華書局2002年版《平遙古城志》第248頁亦載:“尹吉甫(生淬年不詳),即兮伯吉父。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古蜀國江陽(今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石洞鎮)人矣”。
夏、商時期,瀘州為“梁州之域”,至周代則屬“巴子之地”。正所謂“清酒之美,始于耒耜”,巴蜀出產“巴鄉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納的貢品,江陽人尹吉甫在《詩經.大雅》中曾云:“顯父淺之,清酒百壺。”而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經注》卷33《江水(一)》中記述江陽縣時有云:“有巴人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可見,巴鄉清酒,無論從地域上,還是與瀘州人尹吉甫的詩文記載,雖然現在人們無法準確地判斷瀘州也出產清酒,但都與“巴子之地”的瀘州有著很大聯系。
5、瀘州老窖,獨具產地特色
瀘州老窖酒的釀造,鐘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貫華夏之慧根,釀人間之瓊漿。其施曲蒸釀,貯存醇化之工藝,不僅開中國濃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國釀酒歷史文化的豐碑。
瀘州酒業,始于秦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發展在新中國,與之一脈相承的瀘州老窖集團是享譽海內外的百年老字號名酒企業,是在明清36家古老釀酒作坊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有大型骨干釀酒集團。瀘州老窖源遠流長,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以眾多獨特優勢在中國酒業獨樹一幟。擁有我國建造醉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連續使用時間醉長、保護醉完整的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為行業手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綜上所得,瀘州老窖品牌本身就是來自于民間,而其一直都在傳承著這種惠民的文化,好酒必然是需要和天下人共享的,這樣才能夠體現出真的意義來,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去擔心這些價格不高的產品質量有什么問題,它們的品鑒價值同樣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