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白酒文化源遠流長,這僅僅是一部分的白酒,文中統計的這些白酒,真的讓你去挑選,可能你都挑花了眼。酒有時候一種感情的釋放,但還有一種酒是體味人生的精彩。白酒對人而言也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延續著民族的精神,看似簡單實際復雜,需要用心領會,特別是對于白酒的釀造原料,快來了解一下吧!
1、現代白酒的釀造用什么原料
?。?)、大米
大米酒也是用糧食釀制的一種酒,主要的原作料就是大米。大米酒。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米酒了。不過因為它的脂肪以及纖維過多,所以口感上并不會那么好。
?。?)、小麥和大麥
小麥和大麥也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釀酒的糧食了,不過它因為它的蛋白質比較高,所以在釀制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其他的雜質,導致口感并不會那么好。
?。?)、玉米酒
玉米酒也是挺常見的,而且價格也不貴,我覺得還是挺好喝的,而且他的口感并不辣,是比較甜甜的,非常的適合不能喝酒的人來喝。
?。?)、高粱
高粱是最適合釀酒的一種糧食了,因為它的淀粉含量比較高,釀出來的酒非常的好喝,而且也容易被發酵,這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一種酒了,而且它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紅薯
紅薯是可以用來釀酒的,不過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他的釀出來的口感并不是很好。
2、古代釀酒的原料
酒的種類非常多,酒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也深入人心,現在,酒成為了人們聚會助興,消遣娛樂的時尚飲品,酒的歷史悠久。古代釀酒的原料和現代的原料差不多,都是以五谷雜糧為原料,通過酒曲發酵儲存得到的,釀酒需要的主要糧谷有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等,甘薯和糖分及淀粉含量高的水果也經常用于釀酒。
古代的酒主要是蒸餾酒,根據歷史文獻資料的考察,我國古代的蒸餾酒分為南北兩大類型,在明代的劃分更為明顯。
其中一類是北方的燒酒,除了用糧食釀造的蒸餾酒外,還包括西北的葡萄燒酒、內蒙的馬乳燒酒。另一類是南方燒酒,主要以稻米釀造,蒸餾燒酒的使用的原料因地制宜,不同地區原料不同也是正常的事情。
酒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從是否帶酒糟來看,可分為濁酒(帶糟)和清酒(不帶糟);從口味看,有甜、苦、辛、辣等品種;從濃淡上看,可以分為質厚的酒和質薄的酒。
3、如何釀白酒,簡單又好喝
?。?)、準備材料:大米若干(10斤以內為宜),曲藥若干(500克左右),甑子(蒸屜)一個,家用攪拌機一個(不嫌麻煩可以手動攪拌),家用抖料機一個(也可以手動抖料),家用發酵罐三到五個(可以用有蓋子的塑料桶代替),家用蒸餾器一個。
?。?)、清洗原料,即大米,用水澆洗就可以了;(類比淘米)
?。?)、把洗清后的大米裝到甑子里蒸煮,圓氣后15~20分鐘,上蓋再蒸20分鐘,潑第一次水,蒸熟后再潑第二次水,保證飯粒熟透,一般蒸熟后飯粒的水量的為62~63%;(類比煮飯)
?。?)、蒸熟后的飯粒在抖料機中攪散,鼓風揚涼,使飯溫降至36~37度,加入原料量0.8~1.0%小曲粉(或藥小曲粉)拌勻。(加曲藥)拌勻后的飯倒入罐(缸)中,飯層厚度為10~13厘米,中央挖一空洞,下缸時品溫控制在32~34度,加上蓋子,進行培菌糖化,經20~22小時,品溫升到37~39°度為最好,根據氣溫做好調溫工作,糖化總時間為20~24小時。(糖化)
?。?)、糖化24小時后,加入原料量120~125%的水拌勻,品溫控制在36°左右,醅料糖分應在9~10%,總酸量不超過0.7%,酒精含量為2~3%(容量),拌勻后每一飯缸分為兩個醅缸進行發酵6~7天,注意溫度調節,發酵結束,酒精含量達到11~12%(容量),總酸量小于1.5%,殘糖接近于零為正常。完成以上步驟以后,將酒醅進行蒸餾。蒸餾的時候,火力要勻,接酒溫度控制在30度,并截去酒頭酒尾,以保證初餾酒的醇和。蒸出的酒盛入容器,待冷卻后酒可以喝啦(不怕燙嘴的話,趁熱也行)。
4、白酒釀造的注意事項
?。?)、拌酒曲一定要在飯涼透以后。否則,熱米會把霉菌殺死。結果要么是酸的臭的,要么就沒動靜。
?。?)、糖化和發酵過程中一定要密閉好,保持半密封狀態,也就是保證發酵氣體能排出,外面空氣無法進入。否則釀出的酒會又酸又澀。
?。?)、做酒釀的關鍵是干凈,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手和各種工具都要洗干凈,否則就會發霉長毛。
?。?)、如果發酵過度,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于濃烈;如果發酵不足,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釀酒要用溫水,生水含有其他微生物和雜質會破壞酒質,熱水會殺死酒曲里的微生物。
5、中國白酒,釀造歷史非常悠久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中國白酒跟中國文化一樣源遠流長,歷史豐富。白酒的歷史追溯可4000-5000年前,但具體源于核實有多種說法。
中國白酒生產原料有高粱、玉米、大麥、大米、糯米、小麥等糧食谷物,或紅薯為主的薯類,以及米糠、稻皮、谷糠等代用原料。在中國有南黃北白的說法,對于酒的風格也與原料有密切關系“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凈、大麥沖”的說法。
中國白酒以含淀粉或糖類的物質為主要原料,以曲為糖化發酵劑,糖化和發酵同時進行(復試發酵法),一般要經過多次糖化和發酵,多次蒸餾長期貯藏才能成酒。
白酒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特殊飲料,千百年經久不衰,并不斷發展提高,國內消費量逐漸上升,出口量不斷增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國古代的商品交換中,白酒僅次于鹽、鐵,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財源之一。中國白酒技藝精湛,產品的色、香、味備受各界人士的青睞,尤其是國家名酒,色澤澄清透明、玉潔冰清,香氣馥郁芬芳、優雅細膩,味甘潤柔和、醇厚綿甜,余味凈爽,風格獨特,深受人民喜愛,有著廣闊的國內和國際市場,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綜上所得,釀酒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糧食了,糧食的好壞的品質直接影響著釀酒的品質。釀造白酒的原料很多,但就是高粱酒,玉米酒,這兩種酒是非常好喝的兩種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