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是紹興人最愛喝的酒,黃酒文化,是紹興深厚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紹興黃酒中的“古越龍山”品牌,為“中國馳名商標”之一。紹興黃酒節始于1991年,旨在弘揚紹興黃酒文化,擴大黃酒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并以紹興黃酒為載體,開展一系列的經貿洽談、招商引資、技術人才引進、旅游項目推介等活動,展示紹興改革開放新形象,促進紹興與外界在經貿、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紹興黃酒是中國黃酒的代表,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2000年,紹興黃酒產量15.7萬噸,實現利稅2.07億元。紹興黃酒采用自然發酵方式釀造,以精白糯米、優良小麥和鑒湖水為原料,俗稱三者為“酒中肉、酒中骨、酒中血”。其色澤黃澄透澈,香氣濃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紹興釀酒業已較為普遍,秦、漢以降,歷唐、宋、元、明、清而經久不衰,并逐步發展成為紹興傳統支柱產業之一。 紹興歷來名酒迭出,不乏朝廷貢品。到明代,開始銷往國外。時山陰葉萬源酒坊所產之酒,以其質特優,專銷日本和南洋群島。1915年,紹興酒云集記和謙豫萃、方柏鹿酒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分別獲金牌和銀牌獎章,產品遠銷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大城市。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覽會上又獲金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元紅酒、加飯酒、香雪酒、善釀酒、花雕酒先后獲國際金獎7個、國家金獎5個、省部級優秀獎30個。1988年起,加飯酒、花雕酒被列為國宴專用酒。近年來,又在黃酒制曲工藝上采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并注重品牌。1999年,“古越龍山”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馳名商標。中國紹興黃酒節黃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紹興是中國著名的黃酒之鄉,釀酒的歷史十分悠久,關于酒的節會活動也早就產生。據史籍記載,元代紹興路的總管泰不華,曾在紹興縣東浦鎮附近的薛瀆村“飲鄉酒,賽龍舟,與民同樂”。在東浦鎮上,至今還完好地保存在著一方鐫刻著《酒仙神誕演慶碑記》的石碑。碑文中不僅記載著當時紹興酒的釀造和經營情況,還詳細地記載了清咸豐七年舊歷七月初七當地祀酒神的盛況。據傳,每年舊歷七月初六至初八,東浦都要舉行喪達三天的酒業會市,除了祀神、演社戲、賽龍舟等文化節目之外,還有許多經濟活動,商販云集,熱鬧非凡。新中國建立以來,紹興酒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由豐富的酒文化釀造出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地方新興節會,即中國紹興黃酒節。首屆中國紹興黃酒節始辦于1990年,以后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續至今。節期起初多在春季,以后逐漸下移到秋季,與春季的書法節形成時間上的對應。操辦黃酒節的思路,基本遵循“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原則,以經濟活動為重心。以2000年黃酒節為例,共有以下20余個內容:1、開幕式;2、名牌產品彩車巡回展示;3、招商項目推介;4、經貿、科技、人才、旅游洽談;5、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周;6、考察美國ABA國際聯營集團紹興聯營窗口;7、“榮譽市民”、“蘭花友誼獎”頒獎;8、袍江工業區投資說明會;9、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10、“21世紀與紹興”論壇;11、房地產產品展銷會;12、大型文藝晚會;13、酒文化學術討論會;14、酒謎、酒詩大獎賽;15、東湖酒會,水上酒會;16、城市廣場群眾文藝調演;17、全國黃酒題材書畫邀請展;18、黃酒、美食一條街;19、旅游資源和精品線路考察;20、越州之夜藝術燈展;21、國際友城青年經濟論壇、聯歡;22、地方產品展銷會……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紹興黃酒節雖以黃酒命名,而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節會,經濟的色彩非常濃重。而從經濟活動的規律觀察中國的傳統節會,其實也集中于春秋兩季,所謂“春耕秋收”、“春祈秋報”是也。今天的經濟活動,當然早已不同于過去的農耕時代,因此這秋天中的節會,自不會僅僅只有“歡慶豐收”而已。紹興集中在仲春、仲秋辦兩個大節,以整合和統領全年的工作和經濟活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頗有見地的創舉。與具有政治色彩的祭禹大典和“陽春白雪”的書法節不同,黃酒節以其經濟特色和滲人民俗而更加貼近群眾,具有很高的群眾參與度,因此尤其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和歡迎。盛夏一過,人們就會不時地相互打聽,盼著過黃酒節了。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