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價上漲推白酒漲價。
有一種說法稱,除了宏觀經濟環境的大手推動和“消費稅新政”影響,全球糧價上漲、國內水價上調等,也是這次白酒漲價的幕后推手之一。糧食價格的上漲,酒類產品勢必會隨之漲價,低端酒類對于糧食價格更為敏感。壓力不光在此。水價、石油價格的上漲,也給釀酒行業的成本壓力帶來影響。
2、高檔白酒成消費主力,控量保價或為漲價主因。
消費升級,使高檔白酒成為消費主力產品?,F在,在很多沿海城市,婚宴用酒一定要喝高檔白酒已成為一種時尚和風俗,這也造成了茅臺、五糧液旺盛的市場需求,成為其敢于漲價的社會基礎。一般來說,企業漲價行為會受到市場的制約,由于漲價會影響商品的銷售,所以企業一般都會謹慎出臺漲價措施。白酒行業也屬充分競爭性行業,按說企業同樣會慎重提高產品價格,但是由于高檔白酒銷售一方面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一方面又有公款消費支撐,而公款消費又一定程度上具有對商品漲價不敏感的特點,所以白酒企業不擔心漲價會對產品銷售造成大的影響。另外,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敢于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漲價運動,在于他們還看到,漲價其實還是打擊對手的一個有效暗器。由于消費者對國家名酒非常認可,只要是國家名酒,在沒有其他附加值吸引消費者的前提下,價格最高的當然就是第一品牌。這一規則很快被一些白酒企業決策者們洞悉,于是他們就想方設法地把價格往上提。當然,在當時這種提價還不像現在這樣赤裸裸和明目張膽,于是,他們就想出了一個頗具創造性的“控量保價”模式,把價格悄悄地“做”上去。
控量保價的第一步是“饑餓療法”,即按市場實際需求適當控制供貨量。
第二步是待市場“饑餓”到一定程度,渠道和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愈感強烈之際,廠家開始宣布上調出廠價格。對于已經饑餓的經銷商和消費者,此舉猶如火上澆油,高端名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即被烘托出來,經銷商積極進貨備貨,甚至囤貨,消費者也覺得一酒難買,越漲越喝,市場呈現價升量增勢頭。
第三步是廠家根據市場需求,控制貨源的“水龍頭”進行調控,定期上調出廠價格,名酒價格一路走高,高端產品品牌形象也更加鮮明突出。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