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歷史很悠久,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自從酒出現之后,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氨∏ご?,壺中日月長”,無論怎樣,人在社會生活中都要直接或間接地與酒搭上關系。這種關系的物化表現就是酒趣。酒趣富于酒令之中,酒令則純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文化精粹。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酒令就在黃河流域的宴席上出現了。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較豐富文化知識的人士間流行。白居易曰:“閑徵雅令窮經吏,醉聽新吟勝管弦?!闭J為酒宴中的雅令要比樂曲佐酒更有意趣。文字令又包括字詞令、謎語令、籌令等。
酒令是酒與游戲的結合物。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投壺游戲,秦漢之間的“即席唱和”等都是一種酒令。但是游戲的發展成了一種帶有強制性與結束性的游戲后,就成了既輕松又嚴肅的—種文化現象了。西漢時呂后曾大宴群臣,命劉章為監酒令、劉章請以軍令行酒令,席間,呂氏族人有逃席者,被劉章揮劍斬首,為喝酒游戲而戲掉了腦袋這也許就是戲中之戲了。此即為“酒令如軍令”的由來。唐宋是中國古代最會玩的朝代,酒令當然也豐富多彩。白居易便有“籌插紅螺碗,觥飛白玉卮”之詠。酒令在明清兩代更步上層樓,發展到了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清代俞敦培將酒令分為四類:占令、雅令,通令、籌令、籌令是酒令中的重頭戲。
籌令,顧名思義,行酒令必用籌子,籌子是此類酒令的顯著特征。說起籌令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籌?;I本是古代的算具。古代沒有計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籌來進行運算、善計者可以不依賴算具求得結果,因此籌引申為籌謀、籌劃?!稘h書.高帝汜》記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爆F在把軍事指揮將在室內制訂作戰計劃,即稱為運籌帷幄。其中的籌,志義為籌劃、籌略、籌謀之義。從唐代開始,籌子在飲酒中就有了兩種不同的用法:其一,仍用以記數、白居易詩“醉折花枝作酒籌”中的”酒籌”即為此類、這種意義下的籌在后代酒令游戲中仍可見到,作用是以籌計數,后再按所得的籌的數量行酒。另一種就比較復雜了,人不滿足于籌子的原始用法,而把它變化成了一種行令的工具?;I的制法也復雜化,在用銀、象牙、獸骨、竹、木等材料制成的籌子上刻寫各種令約和酒約。行令時合席按順序搖筒掣籌,再按籌中規定的令約、酒約行令飲酒。據考,唐代的《論語》酒籌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種籌令。
籌令的包容量很大,長短不拘。大型籌令動輒有八十籌,而且令中含令,令中行令。
籌令因有這樣的特點,才有能力從長篇巨作的戲劇《西廂記》及《水滸傳》、《聊齋志異》、《紅樓夢》等小說中取材,也才能有包容像《易經》的六十四卦等具豐富內涵的文化現象。
酒籌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不能設想,在高節奏運轉的現代化生活的今天,再有幾個年輕人慢騰騰地坐麥當勞玩什么《紅樓夢》酒籌。但是酒籌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仍然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一份寶貴財產,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研究價值外,在某種特定的適當場合也會有一定的文明作用。比如,無論如何、總比什么“感情深,一口悶”式的蠻喝,“哥倆好哇,五魁首哇”地俗喝要好一些。因為“附庸風雅”總比“附庸粗俗”要有品位。而“附庸風雅”本來也就不是個貶義詞。
酒籌文化是中國飲食合餐制的產物,它的本質是農業文化。酒宴中的酒籌令有著很大的文化含量,參加者自古今名著、詩詞歌賦,至天文地理、 民俗俚語都要胸中有數才能現場發揮得好而不被罰酒。人們在歡宴中也鍛煉了才思敏捷和競爭精神;既活躍了飲食的氛圍又增添了審美情趣。
多資多才 回答采納率:26.7% 16:40 檢舉
中國釀酒的歷史淵源久遠,最初起始于商、周時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歷史了。朱翼中的《酒經》稱,夏朝初年,名為儀狄的一個官員用桑葉包飯釀成酒以此獻給大禹,大禹飯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為了飲酒而亡國的?!庇谑窍铝罱乖炀?,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宮中暗暗流傳。另據《說文解字》記載:“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弊怨乓詠?,文人學士多愛飲酒,因;而給酒起了許多雅名,如“金漿”、“琬液”、“瓊蘇”等,有些直接進入詩中。酒成為文人生活藝術中的重要內容?!袄畎锥肪圃姲倨?,酒在這里已成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
在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酒也不是作為一種單純的飲料來看待的,而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和個人性格的“壯膽劑”,它起到調節人際關系、培養和促激人們性格的作用。 中國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席”,酒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無所不在;從古到今,中國人一向敦于友誼,友人相逢,無論是久別重逢,還是應邀而逢,都要把酒敘情,喝個痛快。中國人把婚禮的筵席稱“喜酒”,生了孩子辦滿月稱“滿月酒”,重陽節要喝“重陽酒”,端午節要喝“菖蒲酒”,祝捷要喝“慶功酒”,情人喝“交杯酒”,交朋友喝“拜把子”酒,此外,敬神、祭祖、開業等等都要喝酒,酒已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橋梁和紐帶,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酒種類繁多,白酒、葡萄酒、啤酒、黃酒、藥酒等等應有盡有。其中,中國的名優白酒在國際市場上久負盛名,受到了中外賓朋的好評。1979年在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評出了18種中國名酒。這些酒是:貴州茅臺酒,四川五糧液,四川劍南春,貴州董酒,山西汾酒,安徽古井貢,四川瀘州老窖酒,江蘇洋河大曲酒,煙臺葡萄酒,北京中國紅葡萄酒,河北沙城白葡萄酒,河南民權白葡萄酒,煙臺味美思,煙臺金獎白蘭地,山西竹葉青,紹興加飯酒,福建沉缸酒,青島啤酒。
中國不僅酒的種類繁多,而且還有著源遠流長的飲酒文化。中國人飲酒最講究的是意境。最佳的狀態是似醉非醉,使人處于最快樂、最興奮的境界中。這時不僅人們話多,而且興致大發,會妙語連珠,詩如泉涌,“李白斗酒詩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證。
中國人在飲酒方面還編織了許多酒令和飲酒歌。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多不喝少,一點不喝也不好”、“一杯酒,開心扉”、“五杯酒,豪情勝似長江水”、“十杯酒,紅心與朝日同輝”……因此,從古至今以酒為引子的典故也十分豐富,如“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武松醉打蔣門神”等,至于以酒為題的文字創作則不勝枚舉,這些均為中國酒文化增添了饒有趣味的內容。 中國的酒文化的另一個表現是,喜歡慢慢的品嘗,不喜歡一飲而盡,更不喜歡喝得酩酊大醉。所以不僅在飲酒的器皿上有許多講究,在飲酒的方式上也多種多樣。如酒盅要小,滿杯為多少份量都有固定標準。 在民間,還有溫酒、燙酒的習慣,認為飲涼酒有害于健康,常常把瓶中的酒倒入酒壺中,放在熱水中溫一下,熱了再飲。 這些有關酒的文化,是中國人民的一種生活習俗。但隨著外國酒文化的侵入,中國的酒文化也逐漸在發生著變化。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