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
1、碎沙,醬香型白酒原料為“沙”,指的是紅纓子糯高粱。
2、大曲粉碎,醬香型白酒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酵。
3、下沙,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
4、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后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
5、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采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后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
6、攤涼,潑水后的生沙,經攤涼、散冷,并適量補充因蒸發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kg,拌勻。
7、堆集,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
8、入窖發酵,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經拌勻,并在翻拌時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發酵窖加滿后,用木板輕輕壓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層稻殼,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發酵。
9、精心勾兌,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后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經理化檢測和品評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
醬酒陳釀老熟的機理:
主要是通化過氧化和酯的作用,使酒味更加醇和綿軟,香味更為馥郁細膩。因此,貯藏原酒的酒庫的溫度、濕度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白酒的成分和質量。
環境溫度高,熟化程度快,但原酒中的水分和乙醇也蒸發得快,損耗增大;而環境溫度低,造成的損耗小,但老熟的程度也相應較慢。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醬香型白酒
1、碎沙
醬香型白酒原料為“沙”,沙是仁懷地區土話,指的是紅纓子糯高粱。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過八次發酵,每次發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
由于原料需要經過反復發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
2、大曲粉碎
醬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酵。
3、下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公斤,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
4、糙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
5、入庫貯存蒸餾所得的各種類型的原酒,要分開貯存容器中,并存放在避光密封處,存放的地點最好是地下,因為地下是溫度變化不大的環境,基本保持常溫;用天然的溶洞進行儲藏,可以促使醬酒的發酵更加的醇美,經過三年陳化使酒味醇和,綿柔。
6、精心勾兌
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后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經理化檢測和品評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
醬香型酒的特點
醬香型酒氣幽雅,空杯留香持久??诟胸S滿,諸位協調,余味悠長。醬香型酒的香氣主要由己酸?、己酸乙酯?、芳香族化合物?、二元醇和等物質發出,這些起香物質有“四高一低一多”的特點,即酸高、醇高、醛酮高、氨基酸高、酯低、含氮化合物多(種類、數量多)。
醬香型白用料大而成本高、自然環境限制嚴、釀造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產量低,其產量僅占中國大陸白酒總產量的2-3%,但銷售額卻占15-20%,利潤更是占全行業的35%。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