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看來兄弟也是好酒之人 經過不斷地摸索,“蘇式老酒”也漸漸得到了一些權威機構的認可:由振太酒業生產的惠泉十年陳榮獲布魯塞爾國際評酒會金獎;惠泉五年陳、蘇優三年陳、錫山特黃榮獲瑞士國際評酒會銀獎;蘇優二年陳、三年陳產品也紛紛榮獲中國黃酒學會推薦產品稱號……無疑是作為對振興江蘇黃酒業的最好鼓勵。黃酒一般都是在12-20度之間,而錫山特黃是12度的黃酒。三年陳錫山特黃是42度的酒??磥砝闲值奶釂栆庠谡易x書低最健康的酒了,個人推薦你喝紅標水香國色或者銀標國色,國色定位就是健康的酒,另外銀色國標是市面上度數最低的黃酒了!才9度左右,當然據說現在也有搞8度的黃酒,但是不知道好不好了,湖州百年乾昌黃酒品牌列表 古越龍山 會稽山 塔牌 錫山特黃 惠泉黃酒 蘇優黃酒 南通白蒲 山東即墨 古越樓臺 江蘇丹陽 阿拉老酒 烏氈帽酒業 古南豐 女兒紅 西塘老酒 中糧紹興酒 浙江善好 湖州乾昌 福建老酒 和酒
黃酒一般都在都在15、16度度左右,現在為了飲用方便也有低度的,12度的。烏氈帽就是低度黃酒。
文字:魏水華
圖片:Pixabay
古龍說:“一個人若想快醉,最好的法子就是用酒來下酒,用黃酒來下白干?!?/p>
這話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混著喝酒容易醉。但還有一個潛在的邏輯:黃酒是用來“下”的,不是“被下”的。
就好像醬菜下稀飯、油條下米線、羊湯下饅頭一樣?!跋隆钡闹黧w,往往是滋味跳脫、氣質輕靈,卻又做不得主角的食物。
黃酒當然也是。
No:1壹
關于誰是中國國酒的爭論,百年來從未停歇,但各類機構評選的四大、八大、十大中國名酒,都是清一色的白酒。其地位就像日本的清酒、德國的黑啤、法國的白蘭地、英國的威士忌、俄國的伏特加一樣不可動搖。
而真正原產于中國的黃酒,卻一直像個影子似地跟在白酒背后。雖被打上了風雅文藝、中正平和的標簽,但終究登不了大雅之堂。
就好像是常常被用來裝點門面、或針砭時弊的中國舊文人,從沒主導過歷史的發展進程。
許多文章把黃酒的發源前推到兩千年、甚至三千年前的中國。從何以解憂的杜康、到投醪勞師的勾踐、到煮酒論英雄的曹孟德、到斗酒詩百篇的李白、再到把酒問青天的蘇軾,通通歸于黃酒的范疇。這其實是極不嚴謹的。
在西方的酒精飲料譜系中,黃酒的歸類并不是“Yellow wine”,而是“Rice wine”(米酒)。泛指以酒曲為發酵媒介、以糧食釀造、未經蒸餾的酒類。和西藏青稞酒、日本清酒是近親。
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非蒸餾的米酒有一個重大弊?。旱矸墼谔腔桶l酵的雙重作用下,會釋放出大量懸浮顆粒,讓酒水變得渾濁。事實上,唐宋以前的中國,并沒有像樣的黃酒,人們喝的都是“濁酒”。古詩里的“濁酒一杯家萬里”、“一壺濁酒喜相逢”都是此物。
與濁酒相對的,自然就是清酒了。雖然傳說早在西周,中國人就發明了壓榨過濾法,但過濾技術的真正成熟,還是在唐宋之后。李白寫的“金樽清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可能不是夸張,而是初唐時代過濾技術成本高企,清酒不是一般人家喝得起的真實寫照。
No:2貳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與酒水過濾技術飛速進化的同一時代,還發生了另一件大事:以安培仲麻呂為代表的日本遣唐使來到了當時世界文明的中心——長安。
被遣唐使們帶回日本的,除了茶道、花道、棋道之外,還有酒曲的制作技術、濁酒的釀制技術和清酒的過濾技術。
雖然同出一門,但因為民族性格的不同,日本酒從此走上了和中國酒完全不同的發展軌道:日本人把“軸”“死腦筋”,亦可解讀為“工匠精神”的性格發揮到極致,通過不厭其煩的過濾,得到了清透的、絕無雜質的日本清酒。他們還發現了米粒外層蛋白質含量高,內層淀粉含量高,通過研磨,去掉米粒外層,只以米芯為原料,釀出了口味堪比水果酒的“大吟釀”。
而在中國,元代之后,阿拉伯人發明的蒸餾技術傳入中原。白酒,這種酒精含量高、取得成本更低的“清酒”開始流行——是的,對于天性善于取巧的中國人來說,一遍遍地過濾,哪有蒸餾來得方便。
但中國文化又是保守且多元的。明清年間,白酒發明之初,中國人因酒精度太高,將其視為只有下層人才喝的“臭酒”。有身份的士大夫,堅持喝價格不菲的過濾清酒。到了清初,過濾酒已經出現了南北兩大派系。
北酒以黍米為主要原料,京、冀、魯、豫都有出產。河北的滄酒、易酒都屬于典型的北派過濾酒,清初的文人筆記里還有“滄酒之著名,尚在紹酒之前”的說法。此外,山西的太原、璐州和臨汾的襄陵,都出產上好的黃酒。
南酒則以糯米為主料,福建、江浙都有出產,尤以紹興酒最為出名。因為糯米的蛋白質、淀粉含量都很高,在貯藏過程中,酒中的糖分與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應,產生色素,賦予了酒水清亮的黃色。這是辛苦把米粒表皮研磨掉的日本人永遠都釀不出來的顏色。
本質上,它和醬油的顏色是同一種東西。
這種顏色很難被過濾掉,也許是出于“差不多就好”的心理作祟,中國人把這種帶著黃色的過濾酒保留傳承了下來。
No:3叁
清中期康乾盛世年間,全國交通大發展。南北酒不可避免地狹路碰撞。這一局的較量,帶著黃色的南酒以絕對優勢打敗了北酒。其中原因未必是南酒口感超過北酒,而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南酒運往北方,經歷寒冷不會變味;而北酒運往南方,碰到酷暑則會變質。
所以,人們把南方那些時間長、顏色深、耐貯存的過濾酒稱之為“紹興老酒”。
為了金黃的色澤,釀酒師們還有意識地在制作過程中加入焦糖以上色。紹興黃酒之名,由此益顯。
到了清末,八旗子弟對口味甜美的紹興酒有特殊的愛好,官府命令已有所謂“禁燒酒而不禁黃酒”的說法。民國時期,黃酒作為糯米釀造、焦糖著色的過濾酒的統稱已基本確定下來。
| 山東即墨 |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是流傳至今少數的北方黃酒代表。這種以黍米為主料釀造的黃酒,能夠在眾多南方黃酒中保持獨立的姿態,幾乎是個孤例。
除了即墨老酒本身的品質不錯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清中葉以來魯菜的強勢。不管是作為烹飪的佐料,還是飯桌上的助興飲料,本土黃酒都有強烈的存在意義。
今天,在白酒為主導的北方,即墨老酒更多是被當成一種養生飲料。山東人用它來沖雞蛋、沖紅糖、泡黑棗、泡核桃,甚至是泡鯉魚燉著吃。所謂功效是不是真的是次要,滋味倒是都很特別。
| 河南安陽 |
雙頭黃酒
所謂“雙頭”,指的是小米和稷米,二者均為主料,不分前后。是很典型的中原黃酒。
這種復合谷物酒,頗有五糧液的范兒。事實上,在河南當地,確實把雙頭酒視作黃酒中的五糧液。
更為神奇的是,雙頭黃酒中還在釀制過程中添加蜂蜜和生雞蛋,增加的香甜的風味,著實講究。雖然明清以來,頻繁的黃泛讓古雅的中原文化節節倒退。但在釀酒這樣的細節上,依然能看到唐宋遺風的影子。
|江西九江|
封缸黃酒
到了江西,黃酒釀造已經是典型的南酒工藝。糯米是主料,摻入一點點的黍米,只為讓滋味更加復合。
所謂封缸,指的是密封發酵和密封澄清醞釀,前后要封兩次,時間長達五年。
黃酒和白酒不同,因為酒精度低,所以并不是愈陳愈佳,放置時間太長,可能會酸敗。所以,“陳年黃酒”的概念除了指醞釀時間夠長之外,還與黃酒品質的純凈度直接相關:達不到這樣的純度,根本沒可能成為陳酒。
|湖北襄陽|
襄陽黃酒
襄陽人對黃酒的喜愛,恐怕不在紹興人之下。當地的三大特產都能列入黃酒譜系:襄陽黃酒、丹河稠酒、地封黃酒。
后兩者與吳語區的黃酒區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襄陽黃酒。雖名為“黃酒”,但其實并不是狹義的黃酒,而是一種古老的濁酒。
因為沒有經過壓榨過濾,所以酒色乳白,滋味酸甜。據說這種酒是諸葛亮之妻黃月英所發明,又叫“茅廬春”。雖然多半是附會的傳說,但濁酒的發明年代,確實可以上溯到兩漢三國。
|湖南郴州|
倒缸黃酒
湖南酒并不以黃酒為主流,但郴州嘉禾縣,卻出產一種繞有特色的倒缸酒。
除了糯米、酒糟外,釀制過程中還要倒入燒酒,以提高酒精度、增加風味。故名“倒缸”。工藝雖然粗糙,但味醇香甜,與正統南酒的風味不同。
蕭克上將是嘉禾人,對故鄉的倒缸酒情有獨鐘。他說:“水是家鄉甜,酒是倒缸好?!币粋€甜字、一個好字,道出多少游子鄉愁。
|江蘇無錫|
惠泉黃酒
黃酒之正宗,當然在江浙吳語區。浙江酒首推紹興,而江蘇的蘇錫常滬皆有好酒:張家港的沙洲優黃、吳江的桃源黃酒、上海的石庫門老酒、南通的白蒲黃酒等等,。但論起歷史積淀,恐怕以無錫惠泉酒更勝一籌。
陸羽把無錫惠山泉,命名為“天下第二泉”后,惠山聲名大振。恰好水是除了酒曲、糧食之外,制作黃酒最重要的原料。從元代開始,就有人以“天下第二泉”為噱頭在此造酒。工藝逐年精進,自然釀出好的滋味。
曹雪芹的父親江寧織造曹頫,向皇上進貢的物品中,有“泉酒”一項,應該就是今天的惠泉黃酒,可見清中葉,惠泉酒的品質已經達到貢品級別。曹雪芹也就順手把它寫進了《紅樓夢》。
|浙江紹興|
女兒紅酒
在海外,紹興酒幾乎成了黃酒的代稱。而女兒紅又是上好紹興酒的代稱。事實上,女兒紅、加飯酒,都是民間對釀制精良的花雕酒的俗稱。
事實上,紹興酒的成功,并非原料選擇特別精良、也并非工藝水平特別高超。而是它在酒品分級上,最早引入了類似西方葡萄酒評鑒的體系化標準。按照糖度不同,紹興酒分為元紅酒(干型酒)、加飯酒(半干型酒)、善釀酒(半甜型酒)、香雪酒(甜型酒),以及改良式的,以善釀和香雪勾兌而成的太雕酒(混合酒)。
這種科學的、超前的酒品分級,成就了紹興酒在中國黃酒中卓然不群的地位,也讓各種不同口味的人,都能在紹興酒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款。
蔣介石是浙江人,傳說他去了臺灣后,非常思念家鄉的紹興酒。但臺灣水質、氣溫與江浙完全不同,釀出的黃酒有奇怪的酸味。因此臺灣人發明了在黃酒中加入姜絲、話梅后溫來喝的法子。改革開放后,又傳回大陸,成了東南沿海比較流行的做法。
其實,高品質的紹興手工黃酒,不僅有豐富的鮮味,還有麥香以及荷葉的香氣,不宜加料加熱,更適合冷飲。最好是在飲用前將酒瓶在冰桶中放置一段時間,在6攝氏度左右適合飲用。因為其香味成分脂類物質是酵母在低溫中長期發酵才能產生的,也需在低溫中激活其清冽的滋味。
|廣東梅州|
客家娘酒
黃酒在客家人聚居區分布廣泛,在江西贛州、廣東惠州、福建龍巖,都有上好的黃酒出產。但只有在梅州,黃酒被稱為“娘酒”。
究其原因,與客家人婦女奇特的矛盾地位有關。一方面,客家先民從移墾的艱辛生活中深深體驗到人丁繁盛的重要性,無論對外抵御侵犯,或是對內發展生產,人多都是優勢。所以,“娘酒”有贊美女性釀酒手藝、女性主導民族飲食的潛在意義。
但另一方面,南方社會傳統的男權思想對女性又多少存在著歧視。女人持家、釀酒,男人才是真正的家庭主宰者。
中國的黃酒是非常多的,有紹興的黃酒,龍陽的黃酒,如果要分種類的話,主要還是要看一下以什么標準來分,分甜度還是其他的。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