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是酒中的主要成分。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就是酒的度數,通常是以20C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C)。酒中乙醇含量最高可達67%。乙醇在體內,被分解成水和CO2,放出7.1大卡/克的熱量,可作為機體活動的能源。乙醇對一切神經有麻醉作用,所以古人曾用酒作為手術麻醉藥。但由于它引起的興奮期太長,大量使用則導致大腦麻痹,安全度不夠,所以今天已沒人用了。不過用酒安神鎮靜的情況,仍然存在。國外科學家還通過實驗證明,對于控制精神緊張,酒具有同安定劑相同的緩和作用。
酒既可安神鎮靜,又可做興奮劑。當人們還沒有完全失去知覺或因鬧貧血而暈倒時,喝一小杯含乙醇較高的酒很快就會恢復狀態。這主要是由于濃酒直接刺激食道和胃壁,反射地刺激大腦,從而使血液循環恢復到正常,起到恢復意識的作用。
但是飲酒過量時,大腦控制功能減弱,使人的辨別能力、記憶力、集中力、理解力收到影響甚至消失,視力出現障礙。這就是飲酒過量發酒瘋、誤事、斷片的原因。
醬香型白酒富含有益健康的有效成分 醬香酒含有的SOD成分,是氧自由基專一清除劑,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人體內多余的自由基,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顯。適量飲用醬香酒還能誘導肝臟產生金屬硫蛋白,金屬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強得多。金屬硫蛋白對肝臟的星狀細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離膠離纖維,也就不能形成肝硬化。
肝病專家程明亮教授,他大膽做了《貴州茅臺醬香酒對肝臟的作用及其影響的研究》的課題。通過實驗,專家們發現,茅臺醬香酒中含有抗衰老的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還含有能誘導肝臟產生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的金屬硫蛋白。
正常情況下,人體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千克體重一克。一個60千克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100克以下。比如忠孝華釀這種優質醬酒由于相對健康,每天飲用量控制在150克內為宜。
從肝臟角度看沒有好處。酒精分解過程就是肝臟,無論哪種香型白酒主要成分是酒精、水、微量的香味物質。分解酒精的過程主要在肝臟,喝酒就是增加肝臟負擔。特別是過量喝酒對肝臟傷害大。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