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具有記載顯示僰人釀蒟醬(即現在的白酒)達到了成熟期,故有“釀酒三千年,僰人開先河”的美譽,現在四川有家酒企至今還在推廣“僰窖古酒”白酒品牌。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而在這釀造中,酒曲酒顯得很突出啦,那家庭怎么自制白酒酒曲呢?快來探討一下!
1、釀酒曲,有什么方法
中國有著悠久的白酒釀酒歷史,酒粬,一般寫作酒曲,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曲。在曲霉的淀粉酶的強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淀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糖的原料,用來制造酒、甜酒和豆醬等。
2、釀造白酒,主要有幾種酒曲
?。?)、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曲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
?。?)、老窖酒
老窖是指經過多年的窖泥培養,窖壁微生物群已經形成,這樣的窖池生產的固態發酵酒中微量成分較高、口感濃烈、品質優良,稱為老窖酒。
?。?)、洞藏酒
與常規貯存方式相比,在相同的時間內,洞藏能使酒質發生更大飛躍,洞內常年恒溫,濕度適宜,空氣中微生物種類豐富等特點,使洞藏對于原酒的保存和后天的老熟、生香具有獨特作用。當然,并不是說隨便一個洞就可以將酒升華的,里邊有很多講究的。
?。?)、小曲酒
小曲的品種很多,所用藥材亦彼此各異。但其中所含微生物以根霉、毛霉為主。小曲中的微生物是經過自然選育培養的,并經過曲母接種,使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不僅含有糖化菌類,同時含有酵酵菌類。在小曲酒生產上,小曲兼具糖化及發酵的作用。我國南方氣候溫暖,適宜于采用小曲酒法生產。
?。?)、小燒酒
狹義指農村家庭酒作坊的燒酒。一般幾個酒窖,一套蒸餾設備,幾個人,季節性生產,以消化糧食為主,酒糟喂豬,燒酒為副產品,質量一般般,價格較低,銷售范圍十里八村。
廣義包含規模較大的酒廠,但仍然以消化糧食為主,酒糟喂豬,燒酒為副產品,質量一般般,價格較低。散酒銷售為主,或為大酒廠提供原酒。
3、除了酒曲,釀造白酒需關注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的那些個體微小,構造簡單的一群小生物。大多數微生物是單細胞,部分是多細胞。一般來說,微生物主要是指細菌、放線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五大類。與釀酒有關的主要是酵母菌、細菌和霉菌,它們在白酒生產中對酒的質量、產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霉菌
曲霉:曲霉是釀酒業所用的糖化菌種,是與制酒關系最密切的一類菌。菌種的好壞與出酒率和產品的質量關系密切。白酒生產中常見的曲霉有:黑霉菌、黃曲霉、米曲霉、紅曲霉。
根霉: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廣,它們常生長在淀粉基質上,空氣中也有大量的根霉孢子。根霉是小曲酒的糖化菌。
念珠菌:是踩大曲“穿衣”的主要菌種,也是小曲掛白粉的主要菌種。
青霉:是白酒生產中的大敵。青霉菌的孢子耐熱性強,它的繁殖溫度較低,是制麩曲和大曲時常見的雜菌。曲塊在貯存中受潮,表面上就會長青霉。車間和工具清潔衛生搞不好,也會長青霉。
鏈孢霉:它的孢子呈鮮艷的桔紅色,常生長在鮮玉米蕊和酒糟上,一旦侵入曲房不但造成危害而且很難清除。
?。?)、酵母菌
酵母菌:酵母菌是一類有真核細胞所組成的單細胞微生物。由于發酵后可形成多種代謝產物及自身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酶,可以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及化工等生產方面,從而在發酵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細菌
乳酸菌:自然界中數量最多的菌種之一。大曲和酒醅中都存在乳酸菌。乳酸菌能使發酵糖類產生乳酸,它在酒醅內產生大量的乳酸,乳酸通過酯化產生乳酸乙酯。乳酸乙酯使白酒具有獨特的香味,因此白酒生產需要適量的乳酸菌。但乳酸過量會使酒醅酸度過大,影響出酒率和酒質,酒中含乳酸乙酯過多,會使酒帶悶。
醋酸菌:白酒生產中不可避免的菌類。固態法白酒是開放式的,操作中勢必感染一些醋酸菌,成為白酒中醋酸的主要來源。醋酸是白酒主要香味成份之一。但醋酸含量過多會使白酒呈刺激性酸味。
丁酸菌、己酸菌:是一種梭狀芽孢桿菌,生長在濃香型大曲生產使用的窖泥中,它利用酒醅浸潤到窖泥中的營養物質產生丁酸和己酸。正是這些窖泥中的功能菌的作用,才產生出了窖香濃郁、回味悠長的曲酒。
4、曲酒和白酒的區別很微妙
所有的白酒,也包括曲酒,都是要經過酒曲發酵才能釀造出來,用沒有加入其它香料的酒曲發酵出來的就是白酒,酒曲中有其它的香料發酵出來的就是曲酒。曲酒是用米酒密封然后深度發酵后的度數比米酒高。一般價格的白酒的產量比較大,因為這也是一個市場的需求而導致的結果。
曲酒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獨特的釀酒方式,就是因為這種方式是有區別于其他的釀酒方式的,并且曲酒以此而著名,作為自己的一種獨特的標簽。但是卻有很多人對此不了解,才會有那么多人問曲酒和白酒的區別。
曲酒與白酒的區別也可以這樣說,曲酒其實是用酒曲釀的酒,所以不但有白酒的味道,而且還會很甜。不過在盛產曲酒的地方就不會曲酒和白酒的區別這種事情,因為他們對每一道釀酒的工序和步驟,以及順序不一樣,缺少了某個步驟,稍微改動了某一個步驟會導致那些微妙或者是很大的變化。這些種種的情況都比價了解或者至少知道其所以言。
5、四川呈V形名酒分布區域,大約在漢代以前就已形成
古代的四川酒文化,是我國酒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美譽度??疾煅芯看ň频臍v史,對認識古代酒文化的形成,促進白酒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到了商代中期,中國人將曲、蘗分離,單獨制曲釀酒,實現了釀酒工藝上的重大突破。在商周出土的各類文物中,酒器就占了40%的比重。由此可見,這時的酒對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星堆”見證川酒始于漢代四川釀酒歷史起源于何時,歷來眾說紛紜。但隨著20世紀大量文物出土,遂日漸清晰。1959年和1980年,彭縣竹瓦街兩次發現戰國青銅器,出土有尊、觶等酒器10多件,鑄造水平與河南殷墟相當。1976年,綿竹出土了戰國中期的銅?、提梁壺等11件,證明在中國名酒劍南春的發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已開始釀酒。
1985年,在綿竹劍南春所在地,考古工作者在發現地下窖池的同時,還發現了一塊“永明五年”的南齊紀年磚。根據出土層的疊壓關系和出土器物的時代特征,認為綿竹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應不晚于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
幾乎與此同時,距綿竹僅30公里的廣漢“三星堆”更有驚人發現,3000年前至3500年前的大量陶酒器橫空出世,從釀造、貯藏到飲用的酒器亦應有盡有。
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從此打破了中華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的傳統學術觀點,形成了古蜀地區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發源地之一的新觀念。就酒文化而言,在當時的川西地區就有了相當高的釀酒水平,應該說,川西的飲酒之風與中原同樣盛行。
廣漢、綿竹、彭縣三地彼此相距不過30余公里,即使在交通、通訊很不發達的古代,經濟文化的交往也應該非常緊密而頻繁,其釀酒歷史無疑也應趨于同步發展。20世紀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還在瀘州、宜賓等地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不少漢代酒器。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四川呈V形狀的名酒分布區域,大約在漢代及漢代以前就基本形成了。
總而言之,酒在中國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酒的存在,尤其是白酒在中國絕對是主流酒水品類。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在國內最為出名的白酒是五糧液、瀘州老窖、茅臺、西鳳酒、汾酒等十大名酒,而釀成這些就必不可少的便是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