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我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名酒之一,屬復香型白酒,集清香與濃香型白酒的優點于一體。1915年,西鳳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創下中國酒業的輝煌。西鳳酒傳統產品65度,目前又發展了60度、55度、39度等品種,已形成系列產品,此酒連續3次被評為國家名酒。品系眾多,產品包裝、質量不一。很難有統一的辨別方法,高端系列基本都有防偽驗證,如電話驗證、西鳳酒的彩信驗證等,快一起看看吧!
1、通過酒質鑒別西鳳酒
?。?)、酒度:西鳳酒保存期限一年內,誤差范圍在±1度以內;而假酒一般酒度低,酒度和標簽不一致。
?。?)、酒質:西鳳酒清亮透明,香氣優雅,口感愉快,具有醇香典雅,甘挺爽,諸味協調,尾凈幽長,清亮透明,沒有沉淀和懸浮物,搖動瓶子后,酒花細碎且消失較慢。假酒大多是酒精勾兌而成,有香精味,有些是用廉價酒改制而成,口感差,有雜味、異味、沒有鳳香型酒的風格和特點,酒體中有沉淀物、懸浮物或雜質。
2、通過防偽鑒別西鳳酒
?。?)、包裝盒
西鳳系列酒的包裝盒制作精細,印刷質量高,色彩鮮艷,套色準確,文字、圖案清晰規范,光亮度好,包裝采用一次性封裝方式。而假冒酒的包裝盒制作粗糙,印刷質量差,套色重疊或者錯位,文字、圖案模糊、不規范,盒表面復膜有皺折或氣泡,整個盒體色彩不諧調,灰暗。
?。?)、防偽瓶蓋
真酒為扭斷式防盜蓋,其特點是選用材料好、制作精良、蓋體光滑形狀統一,蓋側有”西鳳酒”字樣或”xifeng”拼音字母,均經磨光處理,光潔度好,精細美觀,扭斷連接處噴碼(為出廠日期、批號等),蓋上圖案.文字.噴碼清晰規范,封口嚴密,用手一擰即斷;而假冒西鳳酒的瓶蓋用料不好,制作粗糙,蓋面圖案、文字、噴碼模糊不清.殘缺不全等。
?。?)、瓶體及標簽
真酒瓶體商標為凹凸版印刷,制版精細,大紅底色,燙金文字,色澤鮮明協調,文字、圖案清晰規范,裁邊整齊,白邊均勻,弧邊圓滑自然,瓶體底部一般都標注有“陜西西鳳酒專用字樣”;而假酒商標印刷精糙,文字、圖案不規范,瓶口有破損,一般為回收舊瓶,非凹凸版印刷,裁邊不齊等。
3、外觀鑒別西鳳酒真假,有什么方法
?。?)、商標鑒別
真酒為“西鳳牌”全瓶貼注冊商標(原“鳳凰牌”注冊商標已于1987年7月18日起停止使用)。若見1987年7月18日以后所產的酒又使用了“鳳凰牌”注冊商標,當懷疑是偽品。“西鳳牌”商標為燙金壓凸版,圖案和字跡清晰,手摸“西鳳酒”3字和牡丹花圖案有凸感,花微大而逼真,葉是實心的;顏色配置和諧美觀,產地字體小而清晰,整個商標為機器縫邊,很整齊。假商標的燙金粗糙,凹凸感不明顯,牡丹花小,葉子是空心的。圖案著色不勻而帶淡白,切邊不整齊,細看弧角好象用剪刀剪成的。產地字體大小不均而粗糙,印刷無精美可言。
?。?)、瓶蓋鑒別
真酒的瓶蓋是鋁質的,用機器滾成,為扭動式防盜蓋;1985年以前產的酒其封口膠是淡黃色的,不透明,有內封。假酒的瓶蓋多用馬口鐵手工制成,封口不齊且不易扭斷;封口膠發紅,無內塞,還有漏酒現象。
?。?)、瓶底鑒別
真酒從1987年1月1日起使用的酒瓶底上都有“煙”字標記。自1987年7月18日將“鳳凰牌”商標更換為“西鳳牌”之后,所使用的酒瓶底上又都有“西鳳酒專用”字樣或(和)凸起的“8”或“△”標記。假酒用瓶很雜,沒有上述標記或標記不清楚。
4、西鳳酒的發源地位于陜西鳳翔縣柳林鎮
這座歷史上著名的酒鄉,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在此帶發掘的仰韶文化遺址就有二十余處,龍山文化遺址則數量更多。西鳳酒的釀造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距今已有2600年的歷史。從殷商開始,西鳳酒歷經周朝秦飲、漢朝秦州春、唐朝柳林酒、宋元橐泉到明清鳳翔燒酒的演變,直至民國時鼎立中華,在時代的更迭、歷史的變遷、法釀制工藝以及配方原料的不斷創新下,終于集西北酒業之大成,成為鳳香型白酒的典范。歷代文人留下不少與西鳳酒有關的故事,蘇東坡更是揮毫寫下“花開酒美喝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的膾炙人口的華美詩句。
5、西鳳酒的釀制除了天時、地利,更承載了千百年來西鳳人的智慧
西鳳酒以大麥、豌豆制曲,以優質高粱為原料,配以天賦甘美的柳林井水,采用土窖發酵法,六續渣混燒而得新酒,酒海貯存3年以上,自然老熟。西鳳酒的酒海實際上是盛酒的容器。明代,鳳翔昌盛振作坊始作“酒海”,采用當地荊條編成,內壁糊以麻紙,涂上豬等物,然后用蛋清、蜂蠟、熟菜子油等物按一定的比例,配成涂料涂擦、晾干。大簍稱為“海”,可盛六噸;中小型稱為“簍”,通常盛100多千克或3~5千克不等。酒海的特點是造價成本低,存量大,酒耗少,可使酒醇化、酯化,防滲漏性能強,適于長期貯存。傳統的工藝外加獨創的酒海釀出的西鳳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酸而不澀,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嗆喉,飲后回甘、味久而彌,被譽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頭”。西鳳的鳳香,與茅臺的醬香、五糧液的濃香、汾酒的清香、三花酒的米香不同,而是兼取眾酒所長,熔于一爐,醬清米濃齊集一身。
6、民國時,西鳳酒已享譽全國,曾多次獲得國際大獎
1910年,參加南洋勸業賽會獲銀質獎,1910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獎,1928年在中華國貨展覽會上獲銀質獎。遺憾的是,經過連年戰爭的摧殘,到1949年,柳林鎮僅剩下了7間小酒坊,西鳳酒這個曾經名噪一時的歷史名酒,在風雨飄搖中瀕臨破敗。1956年10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切下,由國家投資的陜西省西鳳酒廠在柳林鎮破土建廠,1957年8月酒廠正式建成投產,產品命名為“西鳳”,其中“西”指“陜西”、“鳳”指“鳳翔”。從此,西鳳酒迅速發展,在1952年、1963年、1984年和1989年的第一、二、四、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西鳳酒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西鳳醇馥突出、與眾不同的香型口感也被冠以獨立的香型——鳳香型。西鳳酒使用的注冊商標主要有“鳳凰牌”及“西鳳牌”,其中“鳳凰牌”是西鳳早期的注冊商標;而“西鳳牌”主要于1987年開始使用,并用于內銷酒。西鳳酒使用的瓶型較為簡單,20世紀90年代以前均為玻璃瓶型,只是隨著年代變化,器形稍微有了些許變化,瓶蓋也采用了不同的材質與工藝。
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中,西鳳酒被劃入了清香型酒當中,而忽視了其工藝和香型的差異。傳統的西鳳酒生產工藝發酵期較短,只有14天,口味香氣與典型的清香型白酒汾酒差異較大,所以西鳳酒沒有評選上國家名酒。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給西鳳酒廠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這次落選,對西鳳來講是一個壞事也是一個好事。正是這次落選讓西鳳酒廠開始重視香型的確立和工藝的調整,促進它重新回歸名酒的行列。當時西鳳酒廠從發酵工藝、產品風格、微量成分分析上做了很多工作,重點研究了西鳳酒跟清香、濃香等白酒的區別,而當地政府也開始重視酒廠的發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最終第四屆全國評酒會中,西鳳酒被列為其他香型參評,憑借卓越的品質重新回到“國家名酒”行列。隨后到了第五屆全國評酒會,西鳳酒被確立為鳳香型,以單獨的香型參與到名酒評選中,65°,55°和39°西鳳酒同時榮獲中國名酒稱號,一舉榮獲三枚金牌,此次也奠定了西鳳酒在整個白酒行業的獨特地位。
總而言之,西鳳酒原產于陜西省鳳翔、寶雞、岐山、眉縣一帶,唯以鳳翔城西柳鎮所生產的酒為最佳,聲譽最高。屬復香型白酒,集清香與濃香型白酒的優點于一體。1915年,西鳳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創下中國酒業的輝煌。西鳳酒傳統產品65度,目前又發展了60度、55度、39度等品種,已形成系列產品,此酒連續3次被評為國家名酒,是一種高品質的酒,但作為消費者來說,選擇好的很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