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原料,制曲(曲用于發酵釀酒原料)和蒸餾等環節上各不相同,因此白酒的香味也不盡相同,其中以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為三大主要香型,三者雖同本溯源,但是醬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三者之間確實存在本質的區別。
一:釀造工藝的不同
1、醬香型白酒,原料有高梁(釀酒)、小麥(制大曲),大曲工藝是高溫曲(60℃以上),原料清蒸,采用八次發酵八次蒸酒,用曲量大(1:1.2),入窖前采用堆集工藝,窖池是石壁泥底等,貯存期3年以上。
2、濃香型白酒,原料雖然是高梁、小麥,制大曲則是中溫(55~60℃),原料混蒸混燒,采用周而復始的萬年糟發酵工藝,用曲量為20%左右。窖池是肥泥窖,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并強調百年老窖。瀘州特曲、五糧液都號稱是數百年老窖釀成,貯存期為一年。
3、清香型白酒,原料為高粱,出酒率高,出酒率按成品酒62°,為46%以上。采用11株菌種。黃曲、根霉、毛霉及犁頭霉采用通風制曲,以內孢霉培養簾子曲,紅曲以曲盒培養。由于采用6種微生物制成麩曲故名六曲香。釀酒酵母拉斯12號,3種生香的漢遜酵母和白地霉用于培養菌液。制酒工藝采用清蒸混入老六甑操作法,發酵期為8~10天。成品酒度62°。
二:發酵容器不同
醬香型的采用石窖泥低,濃香型多用泥窖,而清香型的多選擇地缸來進項發酵。
三:接種劑不同
醬香型白酒多用高溫曲,濃香型則為中溫曲,而清香型白酒用的一般是低溫曲。
四:感受的不同
1、醬香型白酒:酒色微黃而透明,醬香、焦香、糊香配合諧調,口味細膩、優雅,空杯留香持久。以茅臺酒、郎酒、武陵酒為代表。
2、濃香型白酒:窖香濃郁,口味豐滿,入口綿甜干凈,純正。如以瀘州特曲、五糧液、劍南春、全興大曲、沱牌曲酒為代表的四川派,以洋河、雙溝、古井、宋河糧液為代表的純濃派。
3、清香型白酒:酒色清亮透明,口味特別凈,清香純正,后味很甜。以汾酒、黃鶴樓酒和寶豐酒為代表。
五:氣候條件不同
這是很重要也是無法改變的一點,有人曾經流傳茅臺之所以優質與茅臺鎮的自然優勢也是分不開的,曾經茅臺酒廠也自己做出研究,將酒在其他地方釀制,看是否有相同的口味,結果以失敗告終。加上各個地區獨特的氣候條件,就造成了釀酒微生物的不同,以及相同微生物代謝的差異。也就導致品質、口味的不同。
綜合以上的幾點,形成了風格特異的不同香型白酒,他們之間也有很多的聯系,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來劃分他們,作為一名消費者則感覺,清香也罷,濃香也好,只要優質,都可以欣然接受,大可不必糾結香型的區別。
前往百度APP查看
回答
醬香型白酒是純糧釀造的,以優質糯高粱、小麥、水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經傳統固態法發酵制成,屬大曲類酒。在釀造過程中,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清香型白酒亦稱汾香型,是以高粱等谷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
正宗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可概括為十全十美。即一年一個生產周期,二次投料,兩種發酵(開放式發酵,封閉式發酵);三種典型體(醬香、醇甜、窖底),三高工藝(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四十天制曲發酵,五年封壇窖藏、六個月存曲、七次取酒、八次發酵、九次蒸煮、十全十美、從投料到成品出廠,至少五年時間。整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
清香型白酒采用清蒸清糟釀造工藝、固態地缸發酵、清蒸流酒,強調“清蒸排雜、清潔衛生”,即都在一個“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不應有濃香或醬香。
醬香型白酒各種芳香物質含量都較高,它的香氣中含有100多種微量化學成分。醬香型的白酒香氣柔和幽雅,香而不艷,柔而不淡,入口醇厚柔綿,回味綿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持久不失,飲后空杯香氣猶存,空杯香為其絕珍。
清香型白酒是一種傳統的老白干風格。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諧調,余味爽凈。它的主要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從含酯量看,它比濃香型、醬香型都要低,而且突出了乙酸乙酯,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協調。
更多3條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