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釀造講究“水、土、氣、生”。
1、不管是釀造過程還是窖藏過程,微生物群落必不可少,離開茅臺鎮,這種長期生存在茅臺鎮的特殊微生物都存活不下來。
2、釀造醬香型白酒的材料也是特別有講究,取材上用的是茅臺鎮本地種植的紅纓子高粱、本地小麥和赤水河之水,河水因為地質原因,富含特殊的礦物質
3、釀酒的傳統工藝傳承千年,很多環節上一直沿用人工操作,秉承古法,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古法釀酒達不到醬香酒正宗口感,以茅臺集團酒廠為例,踩曲、下沙、取酒等一直都保持人工手工操作
4、茅臺鎮河谷一帶,海拔只有400多米,這里形成特殊的氣候和特殊的氣溫環境。
2000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向貴州省人民政府提出了茅臺酒原產地域范圍的界定申請,同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貴州省技術監督局核準,確定了茅臺7.5平方公里貴州茅臺酒原產地域范圍。同年8月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了茅臺酒原產地域保護申請,經審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1年3月29日發布公告,批準對茅臺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從這一天開始,茅臺成為了中國首個地理標志(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白酒,而茅臺7.5平方公里的范圍注定成為了茅臺酒的核心源地。
2010年5月,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初審推薦,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法受理了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茅臺酒調整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及保護范圍的申請,通過了將茅臺酒原產地域范圍擴大到15.3平方公里。
茅臺鎮位于仁懷市城西13公里處的赤水河東岸,處于東經106°22″,北緯27°51″,面積8平方公里,依山近水。在郁郁蔥蔥的河濱地帶,現建有“紅軍烈士陵園”和“紅軍渡河紀念碑”。茅臺鎮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繁華寫照;域內白酒業興盛,當地生產的“茅臺酒”,歷史悠 久,18世紀中葉即有酒坊20家。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從此茅臺鎮譽滿全球,到20世紀初已躋身世界名酒之林。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茅臺三渡赤水,寫下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壯麗詩篇。茅臺鎮集厚重的古鹽文化、燦爛的長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是醬香酒的故鄉。
茅臺鎮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冬季最低氣溫2.7攝氏度,夏季最高氣溫40.6攝氏度,炎熱季節持續半年以上,冬季溫差小,無霜期長。這里的空氣濕度和溫度為微生物群繁衍生息提供了絕佳條件,只要你進入茅臺鎮范圍,就由遠而近聞到越來越濃厚的酒香,其實這飄忽空中,移步不同的香味,就 是肉眼看不到,卻能聞得到的微生物精靈。站在茅臺鎮制高點眺望,滿山紫紅色的土壤入眼來,這種土壤稱作紫色砂頁巖,它是海拔高度、巖石沖擊后成土母質以及雨水沖刷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土壤中砂質和礫土含量高,土壤松散,孔隙大,滲透性強,地表水和地下水融入大地奔向赤水河 時,在被層層過濾、吸收、轉化中還原為清甜可口的天然山泉,蘊涵著豐富的礦物質和大量的微生物,為釀造美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宋酒師定制酒,每一滴都是選用原產地特級紅纓子高粱,傳承千年古法釀制,經歷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發酵,七次取酒。不是每粒高粱都有資格成為宋酒師定制酒的原料。每一滴茅香傳承。原產地茅臺7.5平方公里貴州茅臺酒不可復制的地理,每一粒都是天地造化
原產地紅纓子高粱與非原產地(例如東北高粱)的區別,不僅表現在外形,更在于其獨特地理,氣候環境造就的內在品質,但原產地紅纓子高粱因為產量稀少,常常到了收購季節,會出現一粒難求的,宋酒師定制酒選用茅臺集團的酒水,從集團實力和政策保護的前提下,我們絕對做到對客戶的酒水的品質和供應做到保駕護航。所以很多酒水廠家就用東北高粱去替代或者混合。
從傳統釀酒工藝的角度來講,原產地紅纓子高粱能做到7次取酒,而東北高粱則只有3-4次。守時節,每一粒紅纓子高粱都是過時不候,我們都是采用最新當季的紅纓子高粱進行傳統古法釀酒,7次取酒。手工收割,手工選料,每一粒都是精挑細選,不是每粒高粱都有資格成為宋酒師定制酒的原料。
宋酒師定制酒,原產地特級紅纓子高粱古法釀造,確保千年不變的茅臺酒口感,正本清源。
唯有土生土長,方保原汁原味,唯有古法傳承,正本清源,才能確保每一滴茅香傳承。原產地茅臺7.5平方公里貴州茅臺酒不可復制的地理,氣候環境,賦予了茅臺酒核心產區的絕對壟斷,也保證了每一滴茅香的醇厚與清源的傳承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