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茅酒就是茅臺酒。
據傳,遠古時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于釀酒,時間上比杜康還早。而更為確切的是在《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公元前135年,自漢武帝飲而“甘美之”(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仁懷已有了“枸醬酒”,可以說是茅臺酒的雛形。
至唐、宋朝,仁懷已成酒鄉,釀酒之風遍及民間。茅臺釀制的優質大曲酒“風曲法酒”盛行于市。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泵┡_燒、茅臺春、 茅臺燒春、茅春等酒名聲鵲起,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
光緒二年,商業新興,酒業隨之發展,華家在毀于兵災十多年的“茅臺燒房”的廢墟上,重建酒房,取名“成義酒房”,生產的“茅臺燒”即“華茅”。2、華茅歷史——茅臺酒原本是華家酒 貴州仁懷茅臺自古出燒酒。
1860年(清咸豐末年),華家在茅臺鎮始創成義燒房,釀造華家酒。起初年產茅臺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華聯輝之子華之鴻接辦之初仍只是附帶業務,直至華茅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之后才引起華氏的重視,年產擴大到8500一9000公斤。
1936年,川黔、湘黔、滇黔公路相繼通車,給華茅酒的外銷創造了良好條件。1944年,華聯輝之孫華問渠擴大經營規模,窖坑增加到18個,年產量高達21000公斤,其酒俗稱“華茅”。1951年,華家成義燒房被收為國有,政府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國營貴州茅臺酒廠。華家酒傳人華效先開始讓“華家酒”慢慢地又出現在人們視線中了。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