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都督中,周瑜文武全才,拒曹操于赤壁,保江東之不失,奠定三分天下之雛形;魯肅長于戰略,為孫權訂百年大計,力主聯劉抗曹,鞏固孫劉聯盟共圖天下;呂蒙勇而有謀,勤而好學,白衣渡江,襲取荊州,為東吳擴大地盤;陸遜智勇雙全,沉著冷靜,大破劉備于夷陵,為東吳解除亡國之險。
周瑜是帥才,魯肅是謀才,呂蒙是將才,陸遜是相才。那么誰更歷害呢?
周瑜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領導赤壁之戰,大破曹操,赤壁之戰明顯是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在弱者對抗強者時,沒有膽怯,非常冷靜,在東吳與曹操的首次交鋒中能夠憑借自身優勢,合理選擇戰術,一舉擊破曹操,周瑜功不可沒,其眼光、膽識、能力、思維均優于常人。
周瑜的才能不僅體現在軍事上,而且在戰略上很有眼光,赤壁之戰前,周瑜就是堅決的主戰派,力主孫權統一長江以南,與曹操劃江而治,二分天下。赤壁之戰后,看出劉備絕非善類,力主孫權軟禁劉備,分化其黨羽,但孫權不聽,只可惜英年早逝,要不然就能看到周瑜西征益州。
魯肅一生最大的貢獻是替孫權擬定三分天下的戰略,早在孫權剛接手東吳時,魯肅就為孫權謀劃了江東版的“隆中對”,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要早7年,可見其眼光深遠,在赤壁之戰前,力主孫權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赤壁之戰后,在周瑜死后接任大都督位置,勸孫權借南郡給劉備,仍然奉行聯劉抗曹的戰略,確保了東吳能在三分天下有其一。
然而正是由于魯肅的戰略,才導致劉備集團的坐大坐強,包括后來劉備不愿意歸還南郡,都是聯劉抗曹的副作用。
呂蒙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襲取荊州、攻取益州、伺機消失劉備集團,呂蒙的行為讓東吳用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利益,不僅占有大半個荊州,而且將劉備勢力徹底趕出荊州,讓東吳的領土增加近三分之一,成為僅次于曹操的第二大割據勢力。
呂蒙與孫權的謀劃偷襲荊州,有利也有弊端,在戰術上看是成功的,在戰略上看是失敗的,幸好還碰到曹丕這個二楞子皇帝,要不然帶給東吳的就是滅頂之災。由于呂蒙偷襲荊州,導致了后來的夷陵之戰,當時魏國皇帝曹丕選擇了坐山觀虎斗,沒有聽從劉曄的建議聯蜀擊吳,事后來看劉曄的建議是完全正確的,退一萬步講,如果當時曹丕聽從了劉曄的建議,聯蜀攻吳,那么東吳的滅亡就是完全有可能的,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呂蒙的偷襲荊州,導致吳蜀聯盟破裂,這是相當危險的一步棋。
陸遜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在夷陵之戰,以沉著冷靜、處事果斷一興擊敗身經百戰、老謀深算的劉備,直接導致劉備集團在荊州的徹底消亡,讓蜀漢勢力嚴重受損,間接導致劉備的郁郁而終。身為東吳四大家族之一的陸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守土有責,進取無志,在夷陵之戰后,再也沒有意愿發動對曹魏更大的戰爭。
陸遜由于才能出相入將,成為東吳的丞相,能夠很好的處理政務,但深受孫權猜忌,由于卷入太子與魯王的爭權,被孫權逼死。
綜合起來看,周瑜最歷害,其次是陸遜,再次是魯肅,最后是呂蒙。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