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每天工作結束,到吃晚飯時總喜歡吃半斤黃酒。普通的黃酒其實只比燒菜的料酒好一些。我們蘇州人喜歡吃甜,所以我總是吃“加飯”,或“善釀”酒,如果有親戚來,則用花雕酒。大概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蘇州生產一種“醇香酒”。酒味香而甜。據說國務院招待外賓時有一杯甜酒,就用醇香酒,但只是聽說。中國的黃酒略述于下:料酒,普通黃酒,三年陳,五年陳,加飯,善釀,花鵰,太鵰,女兒紅。等等。但告訴朋友們,黃酒中含嘌呤,酒愈好,嘌呤愈高。當心痛風。
紹興花雕,屬于黃酒的一種。是以酒壇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繪而得名,這些雕塑色彩斑斕,圖案瑰麗,題材多樣,四時花卉,靈禽神獸,歷史典故,無所不有。
我來跟你具體聊一下花雕的歷史。
它不僅為紹興黃酒增添了誘人的裝潢,也為古城紹興鑲了一道獨特的光環,糅合著紹興濃郁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風情畫卷。宋代的花雕酒壇外只是簡單的在酒壇外刷上大紅、大綠等顏色,寫上一個大大的“喜”字,作為婚嫁的禮品,人們稱其為女兒酒壇。這一習俗代代相傳又代代發展,成為紹興一帶婚嫁喜慶中不可缺少的民俗風俗。
明清時期,女兒酒壇上出現了彩墨繪畫,“畫花酒壇”應運而生,酒壇外面施以色塊裝飾及平面繪畫,頗受人們歡迎。翻開清代的《良跡續談》,便有最佳著名女兒酒,相傳富家養女,初彌月,開釀數壇,直至此女出門,即以此酒陪嫁。
其壇常以彩繪,名曰花雕”的記載,可見最遲至清代,已將畫花酒壇正名為花雕”。晚清時期,紹興籍著名畫家任伯年父子,以《水游》 中的武松打虎”為題材,以連環故事描繪。
從此,我國古代歷史典故的人物畫像相繼出現在花雕酒壇上,這大大開拓了花雕酒的應用范圍,從民間的婚嫁禮品,逐漸擴大至祭祀、做壽、建房、開業等日常喜慶活動,一些靠繪制酒壇度生的民間畫工也開始出現,不少酒作坊也經營起花雕生意,有的還輾轉外銷至東南亞國家。20世紀40年代初,紹興鵝行街的黃阿源借鑒庵堂廟堂油坭堆塑彩繪裝飾技巧,別出心裁地運用到花雕酒壇上,他創作的四壇“精忠岳傳圖”用瀝粉裝飾,貼金勾勒,體現了浮雕的效果,雖說顯得粗糙稚拙,但卻用油漆著色彩繪,邁出了花雕裝飾與浮雕造型相結合的第一步。
20世紀50年代后期,在 “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導下,一度受到冷落的花雕重新復蘇,黃阿源的弟子蔡阿寶在當地釀酒公司的支持下,對傳統的花雕技藝進行了開創和探索,他結合自己原來的佛像堆塑基本功,將花雕的彩繪平面,改為人物油塑浮雕,然后上漆著色。整個酒壇的表現手法以油坭堆塑為主,瀝粉裝飾為輔的藝術形象,真正開了花雕用“雕”藝的先河,令人耳目一新。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花雕酒壇上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遭到滅頂之災,紹興花雕從此進入低谷。
20世紀70年代后期,紹興花雕再度復蘇,紹興釀酒總廠組織紹興酒廠和東風酒廠的花雕人員,成立了花雕生產組,蔡阿寶的關門弟子徐復沛挑起了花雕的創新設計大梁。
徐復沛自幼愛好書法和美術,并有一定的文學修養,為了豐富花雕表現技法,他一方面徜徉藝海,采精擷華,認真借鑒陶瓷、木雕、石雕、戲裝等姐妹藝術的表現手法;另一方面他進高等學府深造,探藝術真諦。他大膽創新,努力實踐。
在色澤上,他走出傳統的大紅大綠的單一裝潢色塊,創出了以金、紅、黑三色為主的響亮基調,使古越的傳統地域色澤與人物的歷史背景相互輝映:在人物造型上,著力突出人物個性,以形寫神,形神具備;在花雕壇的裝飾上,開創了書寫詩詞的先河,使書、詩、畫三者融為一體。
從而使古老的紹興花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形成了中國酒類裝潢中別具一格的風采。20世紀80年代以后,紹興花雕得到不斷發展,并被列為我國政府贈送的國禮。
1994年 ,紹興釀酒總公司與沈永和酒廠聯合組成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司,紹興花雕改建為花雕廠,徐復沛作為紹興花雕技藝的正宗傳人擔任廠長兼設計室主任。目前,紹興花雕的油坭堆塑花色品種達200佘種,酒壇造型從原來的單一大酒壇發展到8 種不同造型,11種不同的規格。這一壇壇大小、造型不一的花雕,五彩繽紛,奇俏瑰麗,曾 30多次獲得國家、國際評比金獎、大獎、優秀獎,年產達五萬壇以上,為中國黃酒開拓了一條藝術裝潢的道路。
內容來源:東家匠人澄懷本味道的分享。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