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勾兌,很多酒友一談到“勾兌”二字,就談而色變、嗤之以鼻、避之不及啊。大家普遍有一個認知就是“勾兌”的白酒不是假酒就是爛酒,但也不怪廣大消費者對“勾兌”有如此的認知,因為確實屢次發生因非法“勾兌”,制販假白酒,導致傷人害命的事件,這時候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么現在都是勾兌酒呢?這其實不怪勾兌,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相信大家會有一定了解!
1、勾兌白酒釀造工藝當中的一種技藝手段
絕大部分的酒類都會有勾兌的程序和步驟,比如:我們大家都了解的國外的威士忌、干邑、朗姆酒等烈酒、以及大家非常喜愛的葡萄酒都是有“勾兌”工藝的哦,只是不同類型的酒勾兌的方式和技藝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勾兌”是一個中性詞,我們更可以簡單地理解勾兌就是一個“組裝”的過程。但隨著這些年大家對白酒品質問題的關注,讓“勾兌”更具貶義的味道了。
2、有沒有不勾兌的白酒
現在正規的酒企酒廠,出廠的成品白酒都是要經過勾兌環節的。對于家族式的酒莊作坊來說,還是有直接是原酒封存不進行勾兌的酒。
但這類酒確實很少。說句實話,至于有沒有勾兌,勾兌多少,也只能是酒莊老板的良心賬,因為到底有沒有勾兌也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了。
其實二鍋頭酒也是需要勾兌的,因為二鍋頭作為廣大酒友的口糧酒,在保證品質穩定、不斷提高酒質口感來說,勾兌更是關鍵和重要。
從香型的分類來看,二鍋頭酒屬于清香型白酒,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二鍋頭酒企還有濃香口味的白酒,而且這類白酒是酒精勾兌的。
3、白酒勾兌和不勾兌的有什么區別
勾兌是白酒生產的重要工藝,可以說所有的白酒都是勾兌出來的。酒廠不同車間,同車間不同生產時間生產出來的白酒,口感參差不齊,要使酒的質量完美、符合品牌的固有風格、出廠產品質量統一,勾兌便必不可少。不同的是,固態法用基酒勾兌,液態法用食用酒精勾兌。
白酒的釀造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固態釀造法與液態釀造法。固態法白酒生產是采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等原料,固態糖化發酵,開放式生產,自然微生物接種制曲,甄桶蒸餾,陶壇或酒海儲存陳釀等一系列獨特的工藝和設備釀制而成。液態法白酒是以糧谷、薯類、糖蜜等原料,經液態發酵、蒸餾成食用酒精的工藝路線、再經串香、勾兌、調配而成的白酒。
問題中的勾兌白酒其實也就是用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不勾兌的白酒指的是用基酒勾兌的白酒。兩者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固態法白酒是通過制曲、釀酒、陳釀、勾兌等幾個環節制成的。由于純糧固態發酵工藝所遵循的是自然發酵、自然培甜、自然老熟的釀造規律,加上酒曲、老窖中微生物的作用,酒體中除了酒精外,還蘊含了豐富的酸類與酯類等營養成分。液態法白酒就是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干、玉米等制造出來的食用酒精為基酒,加入增香調味物質模擬傳統糧食白酒口感,經調配而成的液態白酒。液態法白酒,成分非常單一,只含乙醇,營養成分含量較低。
兩者除了成分與工藝的區別,適用的國家標準也不同。對應于不同的白酒生產工藝,國家有三套國家標準:第一是固態法白酒國家標準(即GB/T10781),第二是固液法白酒國家標準(即GB/T20822),第三是液態法白酒(即GB/T20821)。分辨兩者還有一個小技巧,固態法釀制的酒在加入清水后,會稍有混濁。這是因為用固態法釀造的純糧酒中含有具有芳香氣味的多種脂肪酸一類的有機物,這種有機物易溶于乙醇中,所以白酒成透明狀液體。加了水以后,酒精被稀釋,白酒中的脂肪酸乙酯類物質在稀釋后的酒中溶解度減少,從而析出,造成失光混濁,若是液態法制造的白酒,有機物含量較少,脂類物質甚微,所以加水后稀釋不會混濁。這個方法雖然有科學依據但是并不準確。
對于固態法釀造的酒來說如果度數偏低,基酒含量不高的話,白酒加水也不會渾濁。對于用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來說,脂肪酸一類的添加劑含量較高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加水后渾濁狀態。
液態法白酒與固態法白酒各有優勢。液態法白酒對滿足廣大低收入群體的白酒消費需求具有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不得不指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成本,受糧食價格及不同度數白酒的出酒率的差異影響,即使是最普通的,也是液態法白酒的幾倍,而且純糧固態法釀造的白酒蘊含了豐富的酸類與酯類等營養成分,正是這些成分賦予了白酒或張揚或低調的絕妙香氣。
4、為什么酒廠不會在酒瓶標簽上標明勾兌二字
因為大家都對“勾兌”二字避之不及,勾兌酒=劣質酒精酒這個說法在很多人心中都是成立的。但實際上真正的勾兌其實是一門可以提高酒質、改善酒體口感的技術,其為酒兌酒,勾兌完成后依舊還是純糧酒。而現在普遍的大家眼中的勾兌酒都是劣質酒精酒,就是食用酒精兌水兌香精所調成的。
正如茅臺王子酒,其并非是劣質的酒精勾兌酒,但是其瓶身上的注解也標明了其是勾兌而成!故就此來說,勾兌酒不等于劣質酒精酒,但是劣質酒精酒一般需要勾兌而成。而像王子酒這樣把勾兌放在明面上說的酒實在是太少了,更多的是一些酒精酒“掛羊頭賣狗肉”,企圖偽裝純糧酒,以賣出好價錢。
其實酒精酒的生產是合法的,且喝酒精酒的也大有人在,其并沒有大家所想的那么可怕。而酒精酒中可怕的就是一些欺瞞消費者的行為,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把酒賣出個好價錢,而打著純糧酒的噱頭以次充好。讓很多消費者以為買到了真正的好酒而沾沾自喜,殊不知還是商家的一個圈。
而且往往市面上出問題的很多都是酒精酒,因為其勾兌過程是需要添加一些香精的,若添加過量,或者為了提升口感等添加一些別的物質,又或者釀造時所用的木薯等原料處理不當,是可能會導致氰化物超標的。這種白酒喝了是對人體百害而無一利的,故此這也是很少有生產酒精酒的商家敢直接標明其生產的為酒精酒的原因了。
因為酒精酒在大家心中已經妖魔化,若直接標明,怕是很難打開市場。而也有生產純糧酒的商家并沒有標明其為純糧酒,那是因為純糧酒的認證是要花費大筆錢的,有的商家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相信自己只要把酒質把關好,顧客就不會流失,故也不必多此一舉。
所以說,真正的酒精酒之所以不標明為酒精酒,而有的純糧酒卻沒有標明其為純糧酒,無非都是為了市場,迎合消費者的喜好而已。
5、購買勾兌酒不要怕,學會鑒別即可
?。?)、看香型:一定選擇清香型白酒;(看正標標注、看背標配料表)
?。?)、看國標:清香型的白酒國家標準為GB10781.2優級;(看背標配料表)
?。?)、看配料:如配料表里有“固液法”、“液態法”,“食用酒精”、“食用香精”等字樣的酒就是酒精酒。這樣的酒建議不要購買。如果您好這個口兒,可以忽略。(看背標配料表)
總而言之,“勾兌”作為一種工藝來說,他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實施“勾兌”技藝的人。對于實施“勾兌”的人來講,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帶著對廣大消費者服務的心去勾調一杯好酒,這樣才對得起“勾兌”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