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不同香型白酒突出的風味不同,醬香型白酒的味道主要還是與廠家的生產技術有關,各種物質把握不當,生產出來的白酒味道也是千差萬別,喜歡清香的人生淡雅,喜歡濃香的人生厚重,喜歡醬香的人生嘗盡人生百態,世間冷暖,是白酒世界綜合特點最高級別的存在,那醬香酒為什么曲味大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曲味大是醬香酒特點
曲味是糧食酒特有的味道,也就是糧食用酒曲發酵后產生的味道,所以純糧食酒多少都會帶一點曲味,小曲用量小,大曲用量大,所以通常大曲帶來的曲味更加明顯,但大多名優白酒都是大曲釀造,特別是醬香酒。
2、醬香酒為什么曲味大
曲味大小不僅跟用量多少有關,還跟溫度有關,發酵溫度越高的大曲,曲味就愈發明顯,而醬香酒使用的是高溫大曲,濃香酒使用的是中溫大曲,所以曲味大成了醬香酒的特點,而且正宗醬香酒也是出了名的用曲量大、出酒率低。
正宗醬香酒采用12987坤沙工藝釀造,最低的用曲量都是一斤醬香酒曲、三斤糧食,而茅臺酒更是達到夸張的1:1,而出酒量更是低至1斤糧食2兩酒,而且還需要進行3-5年的窖藏,所以醬香酒被認為是釀造工藝最復雜、成本最高的白酒。
曲味雖然是糧食酒的象征,但并不是說曲味大就更好,反而通過看曲味大小,可以判斷工藝是否到位。通常工藝做的好,曲味是不容易被嘗出的,一般剛蒸餾出來的白酒會有很重的酒曲味,同時度數也比較高,所以需要進行二次蒸餾或貯藏,來降低曲味。
當然還有的是選用過濾的方式進行降低曲味,但同時也會損失一些風味物質,所以真正的好酒,曲味并不明顯,而且是用貯藏的方式來降低曲味祛除雜質的,不過花的時間成本也很高,所以價格也略貴一些,但如果品不出曲味,那很可能就是酒精勾兌白酒了。
3、醬香是什么香味
醬酒以醬香味突出,醬酒特有的香氣,這種醬香似乎是焦香、糊香、窖底香的諧調統一的復合香氣。一年生產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餾酒,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制曲時間長、餾酒時間長、儲存時間長,這么復雜的制作工藝讓醬酒口感是很細膩的。
醬酒的優雅是香氣、味道的優雅,特有的醬香氣味純凈、沉靜、柔和,給人一種安閑舒適的感覺。
4、為什么有的醬香酒發苦,而有的甜
有的醬香型白酒喝起來苦,有的酸、有的甜,有的還辣。聞起來有的覺得是腳臭味、有的覺得是豆豉味,有的覺得很香,有花果的香味,可以說茅臺鎮每一家的醬香型白酒口感都不一樣,每一家都是各有各的風格。每一個人對于醬香型白酒的定義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喜歡的也不一樣,還有就是口感的喜好也不一樣,所以才有了“百人百醬”的說法。
有句話叫做“釀酒做豆腐沒有師傅”,就算是茅臺酒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每一批次的茅臺酒口感上都會有小差別,這跟釀造有很大的關系,包括從原料到釀造的工藝細節,勾調比例,存放時間都是有關系的,其中基酒的質量與勾調的比例占了很大的因素。
5、醬香酒分為不同分類,口感也不同
根據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的不同,醬香型白酒分為四大種類,分別是捆沙酒(即坤沙酒)、翻沙酒、碎沙酒和竄香酒,從品質上講,這四大類醬香型白酒的品質依次降低。
?。?)、坤沙酒(醬香高溫大曲酒)
坤沙酒(醬香大曲酒)也叫“圓籽酒”,坤沙酒在茅臺鎮也叫“捆沙酒”或“坤籽酒”,專業術語為醬香大曲酒,常說的正宗醬香型白酒,是嚴格按照傳統的茅臺酒工藝進行生產,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出酒率較低,品質最好;其工藝精髓為“多次高溫堆積發酵”工藝(又叫“回沙”工藝),即使將原料經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并經過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夠出廠,其高粱不能夠全部粉碎,破碎率小于或等于20-30%(下沙2:8比例和糙沙3:7比例)。
傳統工藝的醬香型白酒除開行政成本以為釀造成本就已經是幾十元了,所以銷售價格也是較高。其實在遵義地區,“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粱即高粱,最有名的即是當地產“紅纓子”高粱。因為本地產高粱細小而色紅,所以稱為“沙”。紅纓子高粱又稱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
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產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較完整的高粱,產的酒為“坤(當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產出的酒名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產出的酒為“翻沙酒”。
?。?)、翻沙酒
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丟糟)為配糟,再加入一些麩曲或者說少量的糖化酶和高溫大曲后釀出的酒稱為“翻沙酒”,“翻沙酒”生產周期也是嚴格按照傳統醬香白酒工藝,他等于是一次性的把酒糟里的殘余淀粉轉化為酒。翻沙出酒率不穩定視酒糟的品質而定,生產成本相對“坤沙”低,品質比較接近傳統“坤沙”酒,目前市場上只以翻沙做的酒很少,現在翻沙大多數被拿來給串酒調味。而且目前的翻沙很多廠家都不在烤取。翻沙的價格也不比坤沙便宜多少。
?。?)、碎沙酒
碎沙酒(是一種麩曲醬香酒)既用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稱為“碎沙酒”,生產期間短,出酒率高,品質一般(酒體的香味和厚重感不如大曲醬香酒好);不經過高溫堆積發酵工藝,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淀粉用完。此類醬香型白酒生產成本相對較少,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中低檔產品基本都屬于該類。
?。?)、竄香酒
竄香酒是用坤沙酒(捆沙酒)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丟糟)為甑醅、或者說碎沙酒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后的產品,酒質量差,成本低廉。最差的是竄香酒(用食用酒精催化釀造出來的),比如某寶上銷售的300元一箱(六瓶)以下的產品基本都是這類產品。
這類產品嚴格來說,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醬香型白酒。我認為簡直就是食用酒精兌水,只能說是偽白酒。
綜上所得,曲味大是醬香型白酒的特點,一般發酵溫度越高的大曲,這種香氣越明顯,盡管濃香和醬香使用的都是大曲,但醬香酒為高溫大曲,而濃香酒為中溫大曲,所以醬香酒的曲味要比濃香酒的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