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是人們對白酒需求最多的時候,也是白酒銷售最大的旺季。也就在這時,各家酒商都期待著趁機賺一筆,特別是一些名酒,比如:老白汾酒。如果是勤勤懇懇賣酒,踏踏實實賺錢倒也罷了,就怕不良商人濫竽充數,以次充好。讓我們買回去的酒,不僅浪費錢,喝了還傷身體,因此,作為消費者來說,一定要知道老白汾酒怎么查真假!
1、什么是老白汾酒
老白汾酒起源于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釀酒廠,選用優致的高粱精釀而成,屬清香型白酒,多次在獲得全國評酒會的金獎,注冊商標有兩種:“古井亭”牌和“長城”牌。該酒向來以色、香、二絕而著稱于世。
2、真品老白汾酒是什么特征
?。?)、商標:“古井亭”注冊商標以古井亭正面圖和“古井亭”三個字組成,亭頂兩邊除翹起的兩黑角外,有16條寬窄均一的豎黑線條,亭檐下黑底金框扁額上有“古井亭”三個金字。“汾酒”及古井亭圖案為凸版印刷,印制精細。注冊商標兩邊以外為15毫米的1915年巴拿馬賽會一等獎章和1963年全國評酒會金質獎章圖案,“注冊商標”中的“冊”字為“冊”,頸標字跡工整、清晰。
?。?)、瓶蓋:用進口鋁質材料制成,螺紋蓋上印有古井亭圖案,蓋內壁呈銀白色,內墊有白色彈性塑料墊,瓶蓋外的螺紋處有紅色的“→”指示開口方向,并標有英文“open”字樣。
?。?)、酒液:無色清澈、無懸浮物。酒香純正、醇甜柔和、諸味諧調、余味爽凈、回味悠長。其理化指標為:酒度60±0.5度,總酸度大于或等于0.6g/v,總酯大于或等于3.00g/v。
3、假的老白汾酒特征
?。?)、商標:商標圖案印制粗糙、字跡模糊無光澤。亭頂的黑線不足16條,亭檐下的“古井亭”三個字,字跡不清兩邊的裝飾獎章圖案外徑小于65毫米,注冊商標的“冊”字與真品不同。
?。?)、頸標:頸標印制粗糙,有的把“酒”寫成“灑”,陶瓷瓶頸標字跡不清,紅色相互滲透。
?。?)、瓶蓋:用料質雜,頂上的古井亭圖案不清,瓶蓋內壁色澤灰暗,有用紙墊,有用黃色塑料墊,封口不齊。瓶蓋外螺紋處沒有開口指示箭頭和英文“open”字樣。
?。?)、酒液:酒色渾濁不正,發白或有懸浮物。酒的香味雜,酒度不等,總酯均低于3.00g/v。
4、白酒應分為合成白酒、調和白酒、曲酶轉化蒸餾白酒
合成白酒,是酒精、香精和水的合成液體。調和白酒,是釀造基酒、酒精、香精和水的混合液體。曲酶轉化蒸餾白酒,是經發酵、蒸餾釀造工藝凝成的酒液。“是否發酵蒸餾生成”和“是否添加化學香料”是區分其它白酒的重要依據,是否用“窖”發酵釀造是確定窖酒的標桿。
5、汾酒:中國中的好酒之一
?。?)、茅臺酒
論起老酒界的土豪,茅臺是當之無愧的。
?。?)、五糧液
一瓶蘿卜瓶五糧液,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女神級藏品??!尤其是七十年代的五糧液,比起動不動十幾萬的茅臺,收藏價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仁慈的。八十年代的五糧液酒色泛黃,粘稠醇香,美不勝收。
?。?)、劍南春
七十年代的紅標劍南春,在市場上非常少見,因此價格也不便宜。同樣較為少見的還有用于出口的長江大橋牌劍南春以及方瓶端蓋劍南春。至于蓮花瓶型的劍南春,則是老酒市場里性價比很高的喝品哦!
?。?)、瀘州老窖特曲
收藏高峰時期的工農牌瀘州老窖特曲,曾經是萬元難求。事實上,更難求的還是工農牌頭曲、二曲、三曲,如果能集成一整套,那真的是瀘特當家了。
?。?)、郎酒
圖中的這瓶三大革命郎酒,可是郎酒中的土豪。這是文革期間的郎酒產品,市場極少。而八十年代初的紅標郎酒,價格也是隨隨便便突破萬元大關,可見醬香型白酒,還是更值錢??!
?。?)、全興大曲
全興大曲由壓蓋封口到塑料蓋,再到白色鋁蓋,再到金色鋁蓋,由七十年代的青羊牌到全興牌,價格也就一路從一萬到了一千多。個人認為,這是收藏市場性價比比較高的老酒。
?。?)、沱牌曲酒
沱牌曲酒最初就是大眾化的品牌,后來品牌向上延伸,有了“舍得”這個高端品牌。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這樣的名字用在酒上,真是深入人心??!在老酒界里,沱牌曲酒的藏量少,所以基本上只要有貨出現,立馬被掃光。下次您看到,八十年代的沱牌曲酒,只要價格合適的,趕緊下手吧!
?。?)、董酒
在收藏界里,除了紅城董,還有黑邊董、以及藍董、白董、紅董和褐董,這些董酒如能成系列收藏,則讓人心馳神往。不過小編看過最早的一瓶董酒,當時酒廠的名稱還是遵義酒精廠,據說應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生產的。這瓶酒現在還靜靜呆在江西陳香老酒曾品堂展廳的某個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呢!
?。?)、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應該是目前白酒行業里的中端品牌,但是文革時期的古井酒可絕對是老酒界里的土豪,這是根本有錢都買不到的好酒。
?。?0)、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在當地是走情訪友的最佳伴手禮,老的洋河大曲的酒標和瓶型小編都很是喜歡,敦煌牌的飛天仙女婀娜多姿,美人瓶型洋河大曲體態豐盈。
總之,名酒是開山鼻祖,其中汾酒乃國榜中的有名名酒。如今市場龐大,當然相當的假酒也是必然存在的。汾酒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家恢復生產的白酒企業,大曲清香的代表產品。在文革時期的汾酒可是香餑餑,不信您上拍賣會瞧瞧,可都是上了萬的土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