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目前已有100多年的釀造歷史。據有關資料記載,清朝末年,當地百姓發現郎泉水適宜釀酒,開始以小曲釀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應當地居民飲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釀酒,取名“回沙郎酒”,酒質尤佳,今天郎酒的名聲越來越大,聲譽也越來越高,從名聲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好的郎酒口感無疑是很好的啦!快一起了解一下郎酒吧!
1、郎酒獨特的口感與其傳統的釀造工藝及選料用水息息相關
其工藝特點為:高溫制曲,涼堂堆積,兩次投糧,八次發酵,九九次蒸釀,七次取酒,三年洞藏。其用料精選當地紅高粱和小麥。用水取自群山環繞中流出的一股清泉“郎泉”,郎泉水甜美怡人,據稱早在清末,當地就有人用郎泉水釀制小曲酒。后人亦對郎酒給予了高度評價:“酒液色清透明,醬香純凈,酒質醇柔,甘冽,口感似鮮果之甜潤酸爽,回味悠長,回香滿口。屬醬香白酒,但獨有風格顯著”。
2、郎酒香型素有“一樹三花之稱”
指的是醬香型,兼香型,濃香型,其中以醬香型最為著稱,“郎酒絕世風華”酒獨得天地靈氣無窮之厚,系依托特異的地域生態環境,由釀酒大師擷取“郎泉”之甘露,以著名歷史文化遺存之黃泥老窖、特選的優質原輔料,采用代代相傳神妙獨特的工藝,結合高科技,經以陶壇窖藏7年老熟而成。本品源自水谷清華,香氣幽雅,醇厚諧調,綿甜爽凈,回味悠長,風格典雅獨特,酒體豐滿完美,自古奇香獨秀,風華絕世,不可易地仿制,誠為天工開物,瓊漿玉液,國色天香。
3、郎酒:好山好水出好酒
郎酒產地二郎灘是一方神韻十足的風水寶地。發源于云貴高原的赤水河,綿延千余公里,其流域千溝萬壑海拔都有在1000米以上,而流經二郎灘,卻陡然降至400余米。千百年來,在郎酒生產基地一帶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圈??茖W工作者發現,在郎酒成品中的微生物多達400多種,它們中的某些種類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組合,替郎酒催生110多種芳香成份,自然形成了郎酒的獨特品位。
郎酒的產地為四川省古藺(lin)縣二郎灘鎮,此地位于赤水河中流,四川、貴州二省之交。據史書記載,二郎灘鎮的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生產的“枸醬酒”被漢武帝欽定為貢酒。“枸醬酒”隨著時代、工藝、原料的變化,經歷了由宋代“鳳曲法酒”到清代配制酒、直至回沙郎酒的轉變,可以說,現代郎酒的形成也是經歷了上千年的傳承后,在前人不斷積累下釀制而成的。郎酒也因與茅臺酒系師出同門,加之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釀造工藝、所具風格相似,被稱為茅臺酒的姐妹酒。
1904年,四川人鄧惠川在二郎灘開設“絮志酒坊”;1924年“絮志酒坊”更名為“恵川糟坊”,經茅臺榮和酒坊酒師張子興指導,開始用茅臺工藝釀造回沙郎酒,時僅一個窖池;1929年“恵川糟坊”更名為“仁壽酒坊”,發展為3個窖池,一次投糧8萬余斤規模。但之后有一大段時間停產,1938年鄧惠川與莫邵成合辦“成記恵川老糟房”,重新投入生產。1933年雷紹清創辦“集義糟房”,按照茅臺酒的傳統工藝生產回沙郎酒,產品正式命名為“郎酒”。
解放戰爭時期,兩家糟房皆散伙解體,郎酒一度絕跡。新中國成立后,1957年,周恩來總理在視察四川時,指示恢復郎酒生產。在原“集義糟房”的基礎上,成立“地方國營郎酒廠”。郎酒廠集聚了恵川和集義的釀酒技師,并派人奔赴茅臺酒廠運回曲藥和配糟,按照傳統工藝,恢復了郎酒生產。郎酒也因與茅臺酒系師出同門,加之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釀造工藝、所具風格相似,兩者被稱為“赤水河畔的姐妹花”。
現在的”四川郎酒集團有限公司“曾用名”地方國營郎酒廠“、”四川省古藺縣郎酒廠“和”四川古藺郎酒廠“。郎酒注冊商標經歷了由”郎泉“牌向”郎“牌過渡的過程。1957年~1986年左右,主要使用”郎泉“牌商標,其中”郎泉“牌商標于1979年獲得。1982年,開始使用”郎“牌,但注冊商標仍為”郎泉“牌。1985年郎酒正式獲得”郎“牌商標。主流郎酒的瓶型為白瓷瓶,但在60~70年代,郎酒曾使用玻璃瓶。1986年,郎酒除了使用塑料蓋,亦開始使用鋁蓋,直到1987年,塑料蓋才被停用。約1986~1989,郎酒瓶身出現紅綢帶字飄帶,左書:四川古藺郎酒廠,右書:中國名酒。1990~1991年,開始出現”亞運郎“。1995年郎酒推出高端郎酒,包括五年貯存、十年貯存等。1996年末,郎酒獲”綠色食品“標簽,并開始使用在瓶標上。2003年,郎酒集團推出以“國寶”級的原酒儲藏庫天寶洞基酒為基礎勾兌的年份酒系列”紅花郎“,產品包括紅花郎10年,紅花郎15年,青花郎20年以及由此延伸的紅運郎酒(30年陳)、青云郎酒(50年陳)、百年郎為主體的超高端產品。
4、郎泉:郎泉之水天上來
這一汪晶瑩剔透的古井清泉,通過巖層砂石的層層過濾,從崖縫石間豁然而出,匯聚成一泓碧綠耀眼的滾滾甘流,日夜噴涌,引來千山共醉,萬戶同香。
這一汪汩汩流淌的幽泉,明如鏡,碧如玉,甘如露,甜如汁,冬天,熱氣蒸騰,暖如春水;夏日,水寒徹骨,甜似果漿。最為神奇的是,這清泉雨天不濁,干旱不涸。古往今來,不知撩動了多少人的心弦,更引得許多文人雅士、墨客騷人為之心馳神醉。“山中借得郎泉水,云間釀出瓊漿美”、“赤水波澄明月光,郎泉玉露發奇香”、“蜀中盡道多佳釀,更數郎泉回味長”……一句句詩詞如玉珠滴落,郎泉濺開碧汪汪的漣漪。
5、郎酒:精湛的釀造工藝
郎酒人世世代代苦心經營,不斷總結前人經驗又推陳出新的結果。郎酒的整個釀制工藝,艱難曲折,一唱三嘆,細致周密,精湛考究,概括起來大致有這樣一些環節:“高溫制曲”、“兩次投糧”、“涼堂堆積”、“回沙發酵”、“九次蒸釀”、“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年洞藏”和“盤勾勾兌”。其中郎酒生產“回沙方式”是其他香型白酒廠家無法效仿的,也是所有白酒生產釀造周期最長的。
6、今天,郎酒獲得多個榮譽
1963年郎酒獲首屆四川省名酒評比金獎;1979年郎酒獲國家質量優質獎;1984年“郎”牌郎酒在第四屆全國酒評上被評為國家名酒,獲國家產品質量金質獎章,榮獲“中國名酒”稱號;同年“郎泉”牌兼香型郎泉酒被評為中商部優質酒;1985年郎酒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金爵獎”;1989年53°郎酒在第五屆全國酒評會上蟬聯“中國名酒”稱號,其中39°郎酒獲獎亦被確認為“中國名酒“并獲國家金質獎。所以39°低度郎酒的獲獎在酒行業一直有“高茅低郎”的品酒美譽。
5、美酒必有成因,關于郎酒的來歷、成名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畔,有一個聰明能干的男青年李二郎,愛上了美麗靈巧的姑娘赤妹子。赤妹子從小失去父母,在她舅舅家長大,而舅舅是個圖利貪財的人,見李二郎孤苦一人,家境貧寒,靠幫主家牧羊為生,不同意將赤妹子嫁給李二郎,但又不便于干涉拒絕。于是,他想出一條妙計:“誰要娶赤妹子,必須拿出一百壇美酒作為訂婚之禮。”李二郎明知是刁難自己,但由于鐘愛心切,便私下對赤妹子說:“你只要真心愛我,就耐心等待著,我一定要招一百壇美酒來接你成親!”
從此,李二郎放下牧羊鞭,不分晝夜地在赤水河邊挖呀、刨呀,尋找泉眼。他挖斷99把鐵鍬,99把鋤頭,撬斷99根木棒,挑斷99根扁擔……,真誠的心意,艱辛的勞動,終于感動了龍王三太子,使亂石灘中冒出了清澈透明的泉水。李二郎用此泉水釀酒,但酒的香味不濃。一天,龍王三太子為了進一步考驗李二郎,就變成一個年老體弱的老頭來到李二郎的酒坊,向李討酒御寒。李二郎爽朗地說:“我釀酒是為了取赤妹子成親,既然老人要喝,只要不嫌,盡管喝夠”。老人見他心地善良,對赤妹子忠心不二,便裝醉倒地把喝下的酒吐于泉中。李二郎趕快扶起老人回屋休息。老人似醉非醉地說:”你那泉水猶如酒泉,再刨尺把深,釀出來的酒就更美了。“李二郎聽了老人的話,扛鋤來到水泉,鍘刨幾鋤,只聞泉水香味撲鼻,李二郎大喜,立刻回去問問老人何故,然而老人已不知去向。
李二郎,從此用這甘醇芬芳酒泉水釀出了瓊漿美酒,送到赤妹子舅舅家,招回了赤妹子,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成婚后,赤妹子幫其夫李二郎精心釀酒,使美酒名揚四方。后來人們為了紀念李二郎,把他挖泉釀酒的地方,取名叫二郎灘;把這酒泉取名郎泉;把他釀造的酒取名郎酒。傳說歸傳說,但如今對岸的貴州地方還有郎酒的遺跡。優美的神話傳說,更為名酒添光增色,吸引著中外飲客。但郎酒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名,人們還得尋究其源!
郎泉水釀瓊漿液,天保洞藏酒生香。這就是郎酒成名之處。郎泉在云霧飄渺的普云山麓,泉水穿山過隙,蜿蜒流經幾十里,到古藺郎酒廠門前噴出成泉;泉水清涼爽口,甘美純凈,含有多種微量礦物。天寶洞是普云山上的天然巖洞,有上下兩層,共有8000多平方米。洞內常年氣溫在18℃——22℃,洞口洞內的溫差相距甚小。將酒儲存在這天然酒庫中,可促進酒體柔軟、香化、老熟,因而其酒醬香、焦香、酯香、醇香協調,酒液柔和,香味增多。郎酒要放在洞中存放3年以上,才勾兌出廠,故質優而味醇。
總而言之,科學工作者發現,在郎酒成品中的微生物多達400多種,它們中的某些種類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組合,替郎酒催生110多種芳香成份,自然形成了郎酒的獨特品位。其酒液清澈透明,醬香濃郁,醇厚凈爽,入口舒適,甜香滿口,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