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釀造歷史悠久而迷人,據信早期的釀酒師將葡萄與大米混合在一起,制成發酵的酒精飲料?,F在可能并不常見,但是葡萄被人類的腳壓榨和榨汁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直到古羅馬人發明了工業木制壓榨機。盡管基本技術保持不變,但由于技術的發展,釀酒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酒,那在喝葡萄酒的時候好是否了解過為什么葡萄酒沒有葡萄味呢?快來了解一下吧!
1、為什么葡萄酒沒有葡萄味
葡萄酒以葡萄果實作為原料釀造而成,而且在釀造過程中沒有添加人工香料,但是釀成的酒無論聞起來還是喝起來卻擁有許多不同的香氣和味道,如香草味、煙熏味、熱帶水果味乃至辛辣味、泥土味或者海水的咸味等等。
這些味道與我們吃過的葡萄相距甚遠,而且葡萄酒與葡萄果汁的味道也完全是兩回事。
葡萄味只是葡萄酒眾多香氣味道中的一種,不過在大多數葡萄酒中并不明顯。而且,葡萄酒中出現“葡萄味”往往被視為一種負面特征,是不夠成熟的果實發酵的結果。
2、葡萄酒風味的來源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葡萄酒中的各種化合物是葡萄酒香氣的主要來源。例如,當葡萄酒的酸和酒精發生反應時,會產生酯類物質,它們會給葡萄酒帶來多種水果的香氣,如白葡萄酒中的青蘋果味和花香味,以及紅葡萄酒中的草莓和樹莓味等。
又如,除了酯類化合物帶來的果香之外,葡萄酒中的吡嗪類化合物還會給葡萄酒帶來植物性香氣,如蔬菜類氣味(青草味、燈籠椒味、醋栗味等)、巧克力乃至咖啡味等等。
3、葡萄酒風味,源于葡萄的可塑性
使用葡萄釀造而成的葡萄酒擁有那么多類型的香氣,是因為葡萄無可比擬的可塑性特質。葡萄是一種非常敏感、微妙、可塑性很強的水果,除了產生其他果類香氣之外,葡萄在發酵和陳年過程中還能發展出非果類的香氣,如香草、胡椒、皮革等等。
釀酒葡萄的類型數之不盡,每一種葡萄都有其特的香氣和味道特點,再加上葡萄酒對特定風土的展現(葡萄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吸收周邊環境的風土元素),以及釀酒師在釀酒過程中的種種決定對葡萄酒最終的風味造成的影響,使得葡萄酒作為一種酒精飲料擁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和復雜性。
正是由于釀酒葡萄的這種可塑性,原本“簡單”的葡萄汁,在發酵和陳年的作用下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發展出各種類型的香氣和味道,使得葡萄汁最終變成風味豐富而復雜的葡萄酒。
4、不同類型的葡萄酒都有一個“主導”的味道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濃重的黑色水果香氣,如桑葚、李子、黑醋栗,以及香料的香氣,如胡椒味;
?。?)、霞多麗(Chardonnay)——檸檬、香蕉、桃子、芒果等果香;
?。?)、美樂(Merlot)——櫻桃、草莓、黑莓以及桑椹的氣息,尤其是顯著的櫻桃味;
?。?)、長相思(SauvignonBlanc)——綠色草本芳香,如青草味;
5、哪些因素讓葡萄酒在香氣特性和品質上相差懸殊
?。?)、酸味
恰當的酸味有助于展現葡萄酒的長度,若酸度較低,會使葡萄酒的收結軟弱無力。然而,如果酸味成為主要印象,那所謂“長度”就變得跟喝純檸檬汁或醋的余味差不多了。導致這一結果的常見原因有:葡萄成熟度不夠、產量過高或釀造過程中增酸過多。
?。?)、單寧
單寧就是優質紅葡萄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葡萄酒余味中的澀味較重,遮蔽了(而不是豐富了)原有的香氣和酒香,那么這是單寧的綿長則反映了欠佳的釀造,通常是浸提過度或與橡木桶接觸時間過長的結果。若單寧品質優良也比列恰當,我們雖然仍可感覺到它的存在,但它不會阻礙酒的香氣自由飄逸。
?。?)、酒精的灼燒感和苦味
不管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水平如何,只要它能與其他香氣成分達成平衡,便不會造成不良影響。若非如此,酒精會增強余味中的苦味,同時帶來顯著的熱度和灼燒感,而這兩種感覺都會令人不悅,讓人在品酒時產生疲勞。相對于紅葡萄酒而言,酒精過量現象作為一種缺陷在干白葡萄酒中更容易被注意到。而如果這兩種酒的酒精度都高于13度的話,由于會顯得香氣不足,酒精過量也很容易被發現。在炎熱氣候條件下產量過高(此時葡萄酒糖分高而香氣弱),或者在涼爽氣候條件下加糖過度,是導致酒精過量的常見原因。
?。?)、余味
即在您品嘗完(咽下或吐出)一種葡萄酒之后,其味道和酒香的持續現象及持續時間——持續時間越久就越好。
綜上所得,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完全沒有所謂的“葡萄味”。不過,使用麝香葡萄(muscat)釀制的白葡萄酒帶有最原始的葡萄果實的香氣(Grapey),這種葡萄酒也非常流行,深受全球各地消費者的喜愛,很值得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