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中紅葡萄酒已經為大眾所熟知,一說到買酒,耳邊總是充斥著行貨、水貨、山寨貨和假貨等。那么,這時候大家就要問了,購買葡萄酒的時候怎么挑選好酒呢?就讓小編來給你說說吧!
1、挑選葡萄酒,用什么方式
挑葡萄酒就和挑衣服一樣,衣服分男女老少,酒分紅白干甜;衣服分不同布料,酒分不同葡萄品種;衣服分不同風格,酒也有不同的國家和產區;我們且來簡單說一說。
葡萄酒分為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中國人常說的紅酒,理論上是包括了紅白兩大派別,但很多人都把紅酒等同于紅葡萄酒。這是一個很基礎的誤解,白葡萄酒里是一片同樣廣闊而美妙的世界。不論是紅白葡萄酒,都按照含糖量的不同分為干型或是甜型,這兩個標準里又劃分了半干半甜等級別,暫且不細說。人們常說的“干紅”,就是說這個酒由紅葡萄釀制而成,且含糖量在4g/L以下。
不同的葡萄酒由不同的葡萄品種釀制,品種最大程度地決定了一款酒的風格。最出名的當數國際品種,其中紅的有赤霞珠(Carbennet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yrah)等,白的有霞多麗(Chardonnay)、長相思(SauvignonBlanc)等。許多產酒國都有自己做得很不錯的代表品種,比如西班牙的丹魄(Tempranillo)、智利的佳美娜(Carmenere)以及阿根廷的馬爾貝克(Malbec)等。
2、選購葡萄酒,了解貼牌酒與冒牌酒區別
貼牌酒指的是一種代工形式,由生產廠商按照商標持有者的需求和授權,代為生產產品。簡單來說,就是進口商在國內注冊一個品牌,再專門聯系國外酒莊為其生產葡萄酒,貼上自己的品牌酒標回國銷售。
其實貼牌酒有很多好處,比如說酒商不必花費高昂的費用購買國外的酒莊,就能擁有品牌的完全控制力;有經驗的進口商甚至可以根據顧客的偏好,適當的調整酒的口味和酒標外觀,定制更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假如生產商的品質有所下滑,酒商只要收回商標另請高明即可。不僅能有效控制產品的成本和品質,而且不用擔心苦心經營的品牌因為供應商變卦而白費。
但在目前葡萄酒市場不透明的情況下,貼牌酒也給許多奸商提供了可趁之機。把自己的品牌包裝成“拉菲”的親戚便可以隨意抬價,打一槍換一炮,蒙騙了不少消費者。因此,很多消費者開始認為“貼牌=冒牌”,這也讓不少認真做品牌的進口商傷透了腦筋。
隨著市場發展,越來越多的進口商開始認真打造自己的品牌,市場上也出現了一大批高性價比的貼牌酒。決定一款酒命運的永遠是它的質量與性價比,英雄不問出身,好的貼牌酒一樣能有好的發展。
3、有缺陷的葡萄酒,什么樣
如果葡萄酒在裝瓶時出現漏洞,或是儲存條件不合適,酒就有可能變質,產生令人嫌惡的氣味。遭受軟木塞污染的葡萄酒帶有濕紙板、濕報紙或濕狗的味道;微生物污染如醋酸菌廣泛繁殖,讓葡萄酒散發出醋和洗甲水等揮發酸的刺鼻氣味;葡萄酒殺菌時使用的二氧化硫假如處理不當,會產生硫化氫的臭雞蛋味,或是燃燒橡膠和熄滅的蠟燭氣味;太妃糖和焦糖本是陳年白葡萄酒的香氣,如果大量出現在年輕的葡萄酒中,就說明這瓶酒已經過度氧化。當你聞到以上這些不愉悅的氣味,你就應當多加小心了。
4、價格可作為選購的依據:影響價格的因素
?。?)、成本,葡萄酒的定價需要考慮土地成本、葡萄園管理成本、葡萄酒釀造成本、包裝成本以及運輸、關稅和分銷等其他費用。拿一瓶幾十元的酒和一瓶幾千元的酒做對比,幾十元的酒款為了實現量產,不會在葡萄園選址、葡萄種植和釀造方面花費高昂成本,一般選用可以大規模使用機械化管理的區域種植葡萄,采用簡單釀造工藝來實現大批量釀制,品質一般,價格低廉。
幾千元的酒款則大多產自風土條件卓越的葡萄園,土地費用十分昂貴,比如,勃艮第特級園每公頃的均價在2019年超過了五千萬人民幣。同時,釀造精品名酒的酒莊在葡萄種植、管理和葡萄酒釀造方面都會嚴格管控,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如此精心釀造的葡萄酒,與大批量出產的酒款相比,成本自然高出許多,當然在品質上也有壓倒性的優勢。
?。?)、品牌聲望。知名品牌憑借優異而穩定的葡萄酒品質贏得了認可,一般在品質上有保障,同時也能讓消費者獲得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的認同感,這在無形中也抬高了葡萄酒的價格。
?。?)、專業酒評。專業酒評家的高分好評往往能讓一款葡萄酒迅速脫穎而出,獲得關注度和好口碑,進而促使酒款的售價提高。
?。?)、市場供需。一些頂級酒款,如車庫酒、膜拜酒等等,備受消費者追捧,但產量卻極為有限,這種失衡的供求關系自然會讓價格居高不下。
?。?)、年份差異一般來說,天氣狀況理想的好年份出產的葡萄酒品質更佳,價格也會更高。
5、選購葡萄酒進口國家,有幾個
?。?)、美國
美國是新世界的代表國。1976年,在震動酒界的巴黎審判(TheJudgmentofParis)上,來自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納帕谷(NapaValley)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紅葡萄酒一舉擊敗了所有來自法國的名莊酒,拔得頭籌,自此開辟了以美國加州為代表的新世界陣營。而納帕谷的赤霞珠也因此聲名鵲起,被認為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之一。由于納帕谷南北縱長跨越50公里,微氣候十分多變,生產的赤霞珠風格也相當多樣。在鹿躍區(Stag’sLeapDistrict)和豪威爾山(HowellMountain)等位于丘陵和山區的子產區,出產的赤霞珠往往帶有胡椒和煙熏等咸鮮的風味,而種植在山谷內的赤霞珠則一般果味豐沛,帶有黑莓和摩卡的味道,不過總的來說,納帕谷的赤霞珠以奔放的個性、宏大的酒體與強勁的風格著稱,是入門美國酒的首選。
除此之外,加州還有一個葡萄品種不得不提,那就是仙粉黛(Zinfandel)。該品種被認為是加州“自己的”葡萄品種。自1857年第一瓶加州仙粉黛誕生至今,仙粉黛已遍布加州,成為該產區產量最大的紅葡萄品種。雖然果味四溢的“白仙粉黛(WhiteZinfandel)”桃紅葡萄酒是這一品種最廣為人知的風格,最能體現其品質的還是干紅葡萄酒。用仙粉黛釀造的干紅葡萄酒口感濃郁,酒體飽滿,酒精度高,帶有紅色和黑色水果、果干以及甘草的香味,而品質最優異、風味最復雜濃郁的仙粉黛往往產自干溪谷(DryCreekValley)和洛迪(Lodi)這兩個子產區的老藤葡萄樹。
?。?)、加拿大
加拿大位于葡萄種植的北部臨界區,這里最為著名的葡萄酒便是芬芳純美的冰酒(Icewine)。這類葡萄酒采用結冰葡萄壓榨出的果汁釀造而成,口感甜潤,酸度極佳。安大略(Ontario)是加拿大的冰酒之鄉,最為優質的冰酒大多產自這里。而在該產區,雷司令(Riesling)和威代爾(Vidal)是釀造冰酒最主要的兩個品種。前者釀造的冰酒最為精致、優雅,花香濃郁之余,還會帶有蘋果、蜂蜜和水果糖的風味,口感復雜,陳年潛力巨大;而后者由于果皮厚,可更好地經受低溫,常常更晚進行采收,釀造的冰酒具有與芒果、菠蘿等熱帶水果風味相平衡的酸度,相比前者,酒體更為飽滿,口感也更偏濃郁,適合早飲。
?。?)、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最經典的葡萄品種非西拉(Syrah)莫屬。這一品種原產自法國羅訥河谷(RhoneValley),18世紀時便已成為該產區的明星品種,后于19世紀30年代引入澳洲。在這片新大陸上,西拉有了新的名字——設拉子(Shiraz),葡萄酒風格也有了180°的大轉變:相比羅訥河谷細致、緊實的風格,澳洲的設拉子風格宏大、奔放,果味更直接,逐漸成為了新世界西拉葡萄酒的代表性風格。不過由于該品種廣泛種植于澳洲的絕大多數產區,不同產區的設拉子風格不盡相同,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巴羅薩谷(BarossaValley)、獵人谷(HunterValley)和邁拉侖維爾(McLarenVale)這三大產區。
巴羅薩谷氣候炎熱、干燥,出產的設拉子強勁而濃郁,富有成熟的黑莓、醋栗干、摩卡以及絲絲煙草和泥土的香氣,酒體飽滿,單寧顆粒精細,酒精度較高。獵人谷的氣候雖也炎熱但卻潮濕,所以其設拉子展現出有別于巴羅薩的細膩、優雅,口感柔順,常散發著泥土、皮革,甚至是焦油的氣息,別有一番風情,最好的獵人谷設拉子可陳年20年甚至更久。位于沿海地帶的邁拉侖維爾氣候溫暖,其設拉子的口感與巴羅薩谷相似,單寧更柔和,帶有黑巧克力、藍莓和香料風味,酒體中等至飽滿,一些老藤設拉子釀成的葡萄酒具有驚人的深度與復雜度。
?。?)、新西蘭
談及新西蘭,絕大多數葡萄酒發燒友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便是長相思(SauvignonBlanc)。的確,盡管新西蘭從1973年才開始釀造長相思白葡萄酒,長相思已在短短幾十年間成為了新西蘭最閃亮的名片,而馬爾堡(Marlborough)出產的優質長相思更是業界標桿式的存在。位于新西蘭南島的馬爾堡東臨太平洋,西靠南阿爾卑斯山(SouthernAlps),夏季白天光照充足、晴朗干燥,夜晚則較為涼爽,延長了葡萄的成熟期,使果實得以累積豐富的風味物質并保持充足的酸度,生產出的長相思白葡萄酒酸度激爽,香氣撲鼻,果香純凈、活潑,香氣以草本植物和熱帶水果為主,絲絲礦物質氣息賦予了葡萄酒更多的深度,在極佳的風味純凈度與濃郁度之間取得了巧妙的平衡。
?。?)、智利
佳美娜(Carmenere)被認為是智利的標志性葡萄品種。這個葡萄品種起源于法國吉倫特?。℅ironde),曾廣泛種植于梅多克(Medoc)地區,但在19世紀末葡萄根瘤蚜肆虐之時,佳美娜逐漸走向滅絕。柳暗花明,當人們認為該品種已徹底滅絕時,在隔海相望的南美大陸上,在被誤認為種植了梅洛(Merlot)的葡萄園里,人們重新發現了佳美娜的蹤跡。原來早在19世紀50年代之時,智利的葡萄種植者們便從法國將誤以為是梅洛的佳美娜葡萄藤帶回了智利。失而復得,自確認種植的“梅洛”是佳美娜之后,智利便開始重視這一品種的栽培和釀造,致力將其打造成使該國有別于其他產酒國的獨特招牌。如今,佳美娜在智利的種植面積已超過10,000公頃,全球有90%的佳美娜產自智利。
由于佳美娜需要最溫暖的氣候和最充足的陽光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成熟度,阿空加瓜(Aconcagua)與中央山谷(CentralValley)地區出產的佳美娜最為優質。這些佳美娜葡萄酒往往顏色較深,帶有成熟的覆盆子、李子、青椒和巧克力的氣息,酒體中等到飽滿,單寧質地柔軟、緊致,酒精度和酸度較高,適宜與烤豬排和牛排等食物搭配。相比谷地和沿海區域,位于安第斯山脈(Andes)區域的葡萄園出產的佳美娜風格一般更優雅,也會具有更多的花香與更悠長的余味。截止目前,2008、2010、2011和2013這四個年份的智利佳美娜最為出色。
?。?)、阿根廷
馬爾貝克(Malbec)之于阿根廷就如同佳美娜之于智利。與佳美娜在智利的重生經歷相似,原生于法國卡奧爾(Cahors)的馬爾貝克同樣是在葡萄根瘤蚜疫爆發前被帶到了阿根廷。阿根廷陽光明媚、氣候干燥,馬爾貝克在這里很快便大獲成功,一躍成為阿根廷栽培量最多的葡萄品種。如今,全世界有超過75%的馬爾貝克產自阿根廷。
顏色深邃、單寧充沛的馬爾貝克最初主要用于與赤霞珠和梅洛等葡萄品種混釀,但現在更常用于釀造單一品種葡萄酒。門多薩(Mendoza)是馬爾貝克種植面積最大的產區,也是生產高品質馬爾貝克最重要的產區。這里得益于安第斯山脈(AndesMountains)的庇護,免受降雨的影響,又得益于高海拔,晝夜溫差大,出產的馬爾貝克酒液深濃,口感柔順、圓潤,風味十分集中、濃郁,除了甜美的花香外,最常見的水果風味有黑莓、黑李子等,隨著陳年還會漸漸發展出果醬、皮革和煙草的氣息。
?。?)、南非
1925年誕生于南非的皮諾塔吉(Pinotage)是該國的特色葡萄品種,由黑皮諾(PinotNoir)和神索(Cinsault)雜交而得,適應南非炎熱的氣候條件,在其他產酒國難覓蹤影。因此,若打算一品南非葡萄酒,皮諾塔吉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首選。該品種在南非既用于生產類似博若萊(Beaujolais)風格,即帶紅色漿果香氣、風格易飲的紅葡萄酒,也用于釀造酒體飽滿,帶有濃郁、成熟的黑色水果及絲絲香料風味的優質葡萄酒,有時還會與赤霞珠、梅洛和西拉等國際品種混合,釀造“開普混釀(CapeBlend)”風格的葡萄酒。如果在釀造過程中使用了重度烘烤的橡木桶,皮諾塔吉還會帶有使之更加美妙復雜的煙熏、巧克力或是咖啡香氣,搭配燒烤,堪稱一絕。
以上就是關于葡萄酒選購的相關介紹,總之,選購葡萄酒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各種品牌吧,這些品牌下有哪些品類,然后還要知道各國都有哪些葡萄酒法令,有哪些酒標標明的規則,知道各個產區、種類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大家去了解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