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沙一詞,源自茅臺鎮“12987”工藝制作出來的坤沙酒,坤是當地的方言,沙,是指當地釀酒用的紅纓子高粱。坤沙酒,要歷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三年窖藏,缺少任意一個環節,都釀不出正宗的坤沙酒。
而坤沙,代表的不僅是傳統的固態發酵工藝,更是堅持、穩當、固守原則的酒匠精神。坤沙也被稱作捆沙,意為捆住隨心所欲和滿頭雜緒,每行一步,都要克制和忍耐。從百年秉承的端午節前后制作酒曲,重陽前后取最清澈的美酒河水下沙,到三年窖藏和勾調,克己守則一直是每位酒匠人的必要修行。
親自參觀過酒廠的酒友,會發現茅臺的酒坊里有很多必須遵守的原則。如進入之后不能帶明火,禁止吸煙,如果想進入酒窖,不能攜帶任何的電子設備……事實上,這些都是酒匠人自我約束用的,一瓶好酒的誕生,注定要摒棄很多東西。
制作酒曲時,本就濕熱的空氣中,溫度會被調節至人體承受的極限,纖細的女子在酒曲上跳躍,踩踏,麥秸中飛出的蟲子附著在赤裸的皮膚上,也不見她們露出不適的表情。
樸實的匠人為了快速降溫,赤腳翻覆剛出甑的滾燙酒糟,五分鐘不到,腳就被燙得通紅。而單是給酒糟降溫,一天就要重復無數遍。入甑蒸煮時,匠人們都要用特制的內窄外寬的簸箕,裝上酒糟,再平行抖動,篩糠一樣一層一層地鋪滿整個甑鍋。他們手臂上堅實的肌肉,就是這樣日積月累練出來的。
酒釀出來后,測量酒精度數,標注日期,進行足年的窖藏。三年時間,少一個月、一日都不行。之后再經過勾兌師千萬次的實驗,研究出最佳的勾調比例,加入調味酒,才能得到醉人的佳釀。
從制曲、下沙到窖藏勾調,蒸的是高粱,釀的是醬酒,修行的是人心。這就是醬酒的釀制叫坤沙的原因。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相信大家對坤沙工藝都了有更多的了解,我是品酒師越平。如果對我分享的內容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關注,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謝謝。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