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黃,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層孔菌的子實體。分布于華北、西北及黑龍江、吉林、臺灣、廣東、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血,化飲,止瀉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脫肛瀉血,帶下,經閉,癥瘕積聚,癖飲,脾虛泄瀉。
桑黃子實體為擔子果,均具菌蓋,其呈不規則圓形或半圓形,菌蓋比菌肉色深,有暗棕色、深褐色至灰黑色,新鮮時為木栓質,成熟衰老后為硬木質,蓋長徑3-21菌厘米,短徑2-12厘米。
擴展資料
桑黃菌往往寄生于桑樹的枯木之上,子實體為多年生,木質。桑黃菌的菌傘呈圓錐形或傘裝,也有馬蹄形的。由于桑黃菌的生長周期相當長,要長成適合藥用的大小,需要3~4年的時間。加上近年來掠奪性的開發,天然桑黃菌已瀕于滅絕。
而人工栽培桑黃菌的生物技術一直到了近幾年才獲得突破。另外,從桑黃菌的名稱和定義的復雜性中也可以看出,要想獲得真正的桑黃菌是相當不易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桑黃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