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的八大晉商通常指的是喬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即祁縣喬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介休候家、祁縣渠家、臨汾亢家、介休范家和太谷孔家。其中臨汾亢家號稱山西首富,資產達幾千萬兩,主要業務在販鹽、賣糧食和開當鋪。
八大晉商的集體覆滅與晉商幫的集體衰落基本是一致的。晉商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與時俱進,而其最終集體覆滅的原因恰恰又在于沒有與時俱進,正是應了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上圖為劇照
晉商的崛起之路晉商早在明清之前就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隸社會,是中國最早興起的商幫之一。山西的地理位置比較特別,傳說中最早的部落聯盟首領堯舜禹都在這里定都,首領們開明,領著大伙搞農業,也支持大家發展商業。
盡管晉商興起較早,但成為明清時代舉世矚目的強大商幫還走了一段很長的歷史。春秋時代的晉商靠著解州的鹽池,和當時離政治中心較近的地理優勢,走上了販鹽的道路。他們從晉南解州拿鹽賣到當時的平陽、安邑等都城,從中賺取豐厚的利潤,挖到了幫會的第一桶金。
有趣的是,到了明清時期,歷史似乎又重演了一遍,晉商又遇到了相同的境遇。明朝洪武年間,為了防御北方瓦剌和韃靼等游牧民族的侵擾,在山西北部等北方沿線設立了九邊重鎮以此進行防御。
由于九邊重鎮距離統治中心比較遠,后勤補給成了大問題。為了解決前線官兵的糧草問題,朱元璋與晉商達成了一個協議,即山西商人負責向大同、居庸關等邊關要塞輸送糧草,作為交換條件,明朝政府則給晉商合法販賣“官鹽”的資格--鹽引,這一舉措史稱“開中制”。
值得慶幸的是,晉商抓住了這個拓展機遇,從以鹽業貿易為主轉向多元化經營,實現了成功轉型。從此,山西商人走出了關外,走向全國。
上圖為征途中的晉商
由于關內關外的商品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再加上食鹽生意的壟斷性,還有晉商身上獨有的崇尚關公誠信仁義的經商文化,以及經商多年的豐富經驗,晉商很快聚斂了大筆財富,成為富甲天下的商幫。
到清代,他們利用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之機,隨軍做起了軍事貿易,又一次得到了大發展。噶爾丹被平定后,清朝又開始大力開發北部邊疆,建立了許多以北京為中心的邊疆驛站網絡,晉商又一次抓住開發邊疆的機遇,由此把生意做到了蒙俄。
上圖為晉商的一個家族
明末清初,中國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長途販運成為當時商業活動的重要特征。但是支付又成了一個問題,當時不像現在,各種支付手段應有盡有,出門一個手機搞定。那時候遇到大筆交易怎么辦,推一車銀子去交易,風險系數太高,晉商的票號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了。
清道光初年,晉商創辦了票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山西票號迅猛發展,盛極一時。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后路過山西,向晉商籌措了40萬兩贊助費,后來還了一個人情,命令各省交給中央的款項全部由山西票號經手。
日升昌開辦第一家票號
于是,山西票號幾乎成了清朝的總出納,承擔的是國家財政部的職能。甚至連庚子賠款連本帶息的9.8億兩白銀,也是由票號來完成的??梢哉f,票號控制了大清的金融流通,甚至在日本開起了海外分部。
明清晉商壟斷了中國的北方貿易,并涉獵了東亞和歐洲市場,經營范圍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能夠經營的物品。與此同時,晉商把持著全國的資金調度,可謂登上了發展的巔峰。
通過晉商的崛起,不難看出,具備了幾個條件:其一,獨特的地理資源和地理優勢。其二,得益于一定的政治條件。其三,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面對時局的變化,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快速找準定位。簡單總結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
上圖為銀錠
晉商的覆滅之路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這是一個規律性的現象,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實質上是行業發展優勝劣汰的選擇結果。
清朝末期,盡管大環境戰亂頻繁,但卻是晉商最為輝煌的時期。我們看到晉商從早期的販賣實體商品,不斷的進化,逐漸演變為資本大戶,充分演繹了資本積累的過程。
上圖為戶部官票一套
晉商后期的主要表現在票號,其主要業務為白銀匯兌和存貸業務,以及不同成色的白銀在折算中的差價。說白了,晉商在票號領域的迅猛發展,得益于官商結合。匯兌和貸款業務的大客戶就是清政府,對政府的依賴性非常強。一旦政局不穩,票號的風險就大大加劇了,這是一個潛在的危機。
官商結合的經營模式還存在一個腐敗問題,票號為了得到政府的存貸款,與官員的私下交易在所難免。據說喬家和曾國荃、九門提督馬玉昆、湖廣總督端方等有來往,官商勾結的目的很明顯,在票號而言,將政府的錢存入票號從而放貸獲利。在官員而言,獲取個人好處費。但是雙方都不設底線,也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上圖為清代咸豐年間發行的紙幣,左側為“戶部官票”,右側為“大清寶鈔”。
傳統文化對晉商的經營理念影響深刻,比如他們崇尚關公的誠信仁義,這在早期工業發展水平低的時期是一個優勢,符合中國傳統社會注重人治的法則。但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西方先進文明的入侵,制度的先進性更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對于一個行業,建立權責分明的現代管理制度顯然更有利于行業的發展。
固守傳統文化的另一個缺陷就是保守,以自我為中心盲目排外。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國資本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外資銀行在中國廣泛設立,深居山西偏遠之地的掌權派們,并不了解世界的巨大變化,更談不上學習外國銀行先進的制度、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了。
喬致庸的匯通天下
1905年,“慈禧新政”實施,中國首家國家銀行--大清銀行成立,并發行了紙幣,逐漸取代了白銀作為流通貨幣的地位。也就是說,票號業最原始的作用被剝奪了。
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也亡了,官商結合的經營模式也劃上了句號,清政府所債的巨款民國也不認,誰賠?票號自己吃掉。
在歷史巨變的過程中,晉商幫沒有再次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抓住時代發展的命脈實現再一次的轉型,稱雄商界500余年的一代商幫就這樣被擠出了商界巨頭的行列。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了晉商積極的一面,也看到了晉商消極的一面,成也,與時俱進,敗也,與時不俱進。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