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中,唐僧包括其徒弟在內均是出家人,按規矩是不能飲酒的。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里面除了唐僧不怎么飲酒之外,其他幾位徒弟每到一處都會或多或少喝上幾杯,有時甚至還會喝醉。但奇怪的是,唐僧從來沒有勸阻過。一向以嚴苛著稱的唐僧,為何會在喝酒問題上向徒弟網開一面呢?難道他不知道飲酒是違背佛門戒律嗎?其實,唐僧之所以不干涉甚至鼓勵徒弟飲酒,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客觀上,飲酒并沒有破壞戒律在《西游記》中,酒分為葷酒和素酒。兩者的本質區別并不在于釀造原料,而在于釀造工藝的不同。其中葷酒指的是經過精加工的酒,即通過蒸餾手段提純,色澤清澈明亮、度數非常高的酒;素酒指的是那些沒有經過精加工,僅僅通過發酵工藝釀造的酒,這種酒比較渾濁,度數也不高。盡管稱其為酒,但實際上卻屬于飲料的范疇,少量飲用并不違反戒律。孫悟空、豬八戒等人喝的就是這種素酒。例如,第十九回:
三藏道:“既如此,你兄弟們吃些素酒也罷。只是不許醉飲誤事?!?/p>
主觀上,飲酒是一種管理手段沒有讀過《西游記》的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唐僧很無能:既沒有法術、也沒有法寶,還整天哭哭啼啼,看起來好似累贅一般,實則不然。西天取經之所以能圓滿完成,至少能有唐僧一半的功勞。而他的主要優勢,就在于擁有出色的管理才能。在徒弟飲酒問題上,這種管理才能體現的淋漓盡致。
飲酒,是一種社交禮儀自古以來,酒都附加著一種社交功能。大到國事往來,小到朋友聚會,都離不開酒的身影。在適當的場合小酌一杯,是人之常情,也是禮儀所需。西天取經過程中,唐僧師徒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第十二回,唐太宗出城送別唐僧,以酒餞行:
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飲此一杯,以盡朕奉餞旨意。
在這種場合下,唐僧根本推辭不過,只得一飲而盡。但他畢竟自小出家 ,對清規戒律充滿敬意,不宜經常飲酒。但取經過程中又會經常遇到類似的場景,不喝酒可能會讓對方不悅,進而影響取經進度。在這種情況下,唐僧便會讓徒弟們代勞,既尊重了對方的訴求,也守住了自己的原則,可謂一箭雙雕。
飲酒,是一種激勵措施唐僧的三個徒弟中,孫悟空曾盜過御酒并喝的酩酊大醉,豬八戒也是酒從來沒斷過,兩兄弟對酒的依賴性很高。小說第十九回寫道:
悟能慌了道:“師父,我自持齋,卻不曾斷酒?!蔽蚩盏溃骸袄蠈O雖量窄,吃不上壇吧,卻也不曾斷酒?!?/p>
作為取經團隊的主力隊員,孫悟空和豬八戒都做出了很大貢獻。如果不讓他們喝酒,可能會引起二人的不滿,進而影響取經進度。西天之路本就長途漫漫,枯燥乏味,也只有在飲酒吃飯時才能放松一下,這個時候順水推舟,適當讓徒弟們飲點酒娛樂一下,無傷大雅,也不會影響取經大業,反而還會調動徒弟們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唐僧之所以放縱徒弟們飲酒,而自己卻滴酒不沾,也是在向如來凸顯自己比徒弟更遵守佛門戒律,以此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最終能得到與徒弟不一樣的待遇??紤]到此,我們不得不佩服唐僧的管理智慧:既滿足了別人,又抬高了自己,實在是不簡單!
關注傳統文化,解讀經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歡迎與我交流討論,一起成長~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