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方法:
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
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
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拓展資料
白酒有香味,就有了香味的分類,那么就出現了香型。
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中國質量管理協會、中國食協白酒專業協會在1994年12月28日聯合發布的通告中,已將中國的白酒分為以下7種香型:
醬香型
又稱茅香型,以貴州省仁懷市的茅臺酒、望驛臺、郎酒、懷莊酒、揚帆茅醬、泥土埋藏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為原料。
清香型
又稱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的汾酒為典型代表。
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等谷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有的用麩曲和酵母為糖化發酵劑),采用清蒸清糟釀造工藝、固態地缸發酵、清蒸流酒,強調“清蒸排雜、清潔衛生”,即都在一個“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
其主體香味成份是乙酸乙酯,酒質特點無色、清亮透明,清香純匯.醇厚柔和。
濃香型
又稱瀘香型、窖香型。以四川瀘州老窖特曲酒瀘州老窖拇指酒及安徽沙河特曲為典型代表。
這種香型的白酒是以高梁、大米等谷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或小麥制成的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有的用麩曲和產酯酵母為糖化發酵劑),采用的釀造工藝是混蒸續餷、酒糟配料、老窖發酵、緩火蒸餾、貯存、勾兌等釀造工藝釀造而成的。
米香型
以桂林三花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大米為主要原料,以大米制成的小曲為糖比發酵劑,不加輔料,采用微生物發酵、液態蒸餾,超濾膜技術取酒貯存的工藝釀制而成。
鳳香型
以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的西鳳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粱為原料.足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人曲或麩曲和酵母為糖比發酵劑,采用續馇配料,土窖發酵(窖齡不超過—年),酒海容器貯存等釀造工藝釀制而成。
兼香型
兼香型白酒又稱復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兩種以上主體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風格,一般均有自己獨特的生產工藝。好喝不上頭,屬于清淡型酒類!兼香型白酒改善了醬香型白酒粗糙的后味,克服了濃香型白酒香濃口味重的通病,更加適應現代人科學飲食的需要,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全方位飲酒舒適度的需要。
其它香型
除了以上6種主要香型的白酒外,采用獨特工藝釀制而成的獨特香味白酒,均稱為其它香型。因為這種香型的酒品繁多,沒有特定要求,只規定有共性要求.如酒質要無色,或微黃、透明,有舒適的獨特香氣,香味協調,醇和味長等。
參考資料來自:百度百科-白酒
白酒的釀造方法如下:
白酒釀造大多是固態發酵,其主要產物是乙醇。經檢測分析,白酒中除了大部分是乙醇和水外,還含有占總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質。由于這些香味物質在九中種類的多少和相互比例不同,才使白酒有別于酒精,并形成不同的風格特點。白酒中所含的香味物質主要是醇類、酸類、脂類、酮類、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這些物質能實現彼此的相互轉化。
1、原料及其配比???
釀制釀酒的原料是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他們的質量比例有很嚴格的要求。配料時按先多后少原則依次運到辦料場地,不得配錯各種糧食比例。
2、粉碎???
五種糧食按比例準確配料后經充分攪拌,將五種糧食進行粉碎。粉碎的技術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粉碎度均為4、6、8瓣,無整?;烊?。
3、蒸糠???
糠殼是釀酒中采用的優質填充劑,在發酵和蒸煮過程中能生成甲醇和糠醛等物質。蒸糠可去除糠殼中的雜異味。
4、開窖???
發酵期滿的窖應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糧糟窖的發酵期為70天。
5、配料、攪拌和潤糧???
此過程要做到三準確:配料準確、配糟準確、配糠準確,兩均勻:拌糧均勻、拌糠均勻。
6、上甑???
上甑要平,穿汽要勻,不準跑汽,輕撒勻鋪。
7、蒸餾摘酒???
蒸餾時要掌握緩火流酒,大火蒸糧的原則。摘酒時,以感官品嘗判斷酒質,切實做到邊嘗邊摘。摘完后,將酒運入酒庫,稱量后按質并壇。
8、出甑,攤涼???
出甑前先關氣閥,取下彎管,揭開甑蓋;用行車將甑吊至涼糟床附近,打開甑底。
9、入窖??
糟醅入窖前必須將窖池清掃干凈,撒上一千克左右的曲粉。入窖后,必須迅速挖平,進行踩窖。踩窖后找五個測溫點,插上溫度計,檢查后作好記錄。
拓展資料: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瀘州、綿竹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國白酒Liquor and Spirits)之一,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醅或發酵后經蒸餾而得。
白酒又名燒酒、白干,是中國的傳統飲料酒。據《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庇纱丝梢缘贸?,我國白酒的生產已有很長的歷史。
優質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為低度酒。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