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聞名世界的,知名白酒多以高粱、小麥、豌豆為原料,其中的淀粉用麥芽或麩曲作糖化劑,再經發酵,麥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變成了酒精。不過這種酒里面的酒精含量比較低,經過蒸餾,便得到了含量較高的白酒了,那在白酒釀造過程中大曲和小曲各自有什么特點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1、大曲和小曲各自有什么特點
中國白酒中的易經哲理:《易經》是中國古人對宇宙運行規律的整理,它的中心思想,是以一陰一陽交替變化來描述世間萬物,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對于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影響。仔細思索中國白酒的固態釀酒工藝,竟與《易經》思維有驚人的吻合。
以固態生產的中國白酒來說,曲是生的(陰),原料則需蒸煮(陽),將曲和原料(一陰一陽)混合在一起,這就是「太極」的概念,經過陰陽調和的發酵,再經過蒸餾取出陰陽結合而產生的大地精華,堪稱天之美祿。蒸餾后,原來的曲也變熟的(陽)了,然而「孤陽不生」,所以還需再借陰的元素制造新東西,所以再加生曲進行二次發酵(這也是中國白酒的獨特之處),因為是一陰二陽的組合,所以第二次發酵所蒸餾出來的精華,跟初次蒸餾的結果不同。如果要進行第三次以上發酵和蒸餾,生曲所代表的陰,需對應蒸餾一次的原料與蒸餾兩次的原料,又跟之前一陰二陽的組合不同。不管蒸釀幾次乃至茅臺酒的八蒸八釀,都能用易經八卦的陰陽關系來詮釋與演繹。
因為是固態的形式生產,每一粒原料都是獨立發酵的個體,每粒原料殼內所產生的微生物狀況都不同,所以發酵槽的中間位置,上、下層,甚至角落,都是不同的發酵結果。各部位小區域基本相通,但并不完全相同,是早期賦予微生物個體自由以及區域相通概念的工程設計。所以如果發酵槽夠大,取發酵槽不同部位的酒醪來蒸餾,即「分區蒸餾法」,就能獲得不同的風味取材,利用這一特性進行蒸餾上的排列組合,來增加勾兌樣本,能產生多樣化的風味表現。
?。?)、發酵槽的大?。赫麴s酒能控制變因,將實驗室獲得的結果,放大套用在生產上,但中國白酒光是發酵槽的大小,產生結果不同,所以無法如法炮制。
?。?)、發酵槽?。汉每刂?,風味單調,勾兌變化原素少。
?。?)、發酵槽大:不好控制,風味復雜,勾兌變化原素多。
2、大曲、麩曲、特曲、頭曲區別
曲酒按照制曲原料的不同,一般分為大曲、小曲、麩曲以及混曲法白酒。
?。?)、大曲酒是指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釀的酒,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部分大曲會加入一定數量的豌豆。
大曲酒一般是固態發酵,釀出的酒質也比較好,但出酒率比較低,現在的品牌優質白酒基本都是大曲酒,比如茅臺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等。
?。?)、小曲基本以稻米為原料,采用半固態發酵的方式制酒。氣候溫暖濕潤的地方適宜采用小曲酒生產,比如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大多是小曲酒,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桂林三花酒、廣東長樂燒等。
?。?)、麩曲酒則算是新時代的新發明,麩曲酒起源于我國白酒的各種試點活動。
在解放初期,為了提高白酒產量、節約釀酒糧食,我國在煙臺、威海等地進行了多次白酒試點,并總結出了“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麩曲酒母”的十六字“煙臺操作法”,這些試點研究出使用麩曲代替大曲提高出酒率的方法,使我國白酒行業得到飛躍式發展。
麩曲是以麩皮為原料,蒸熟后接入純種曲霉或其他霉菌,人工培養的散曲。麩曲釀酒法可以使用薯干、糠餅等為原料釀酒,而且具有發酵時間較短、出酒率高、生產成本低等特點,一研制出就大多數酒廠為采用。
一時之間,誕生了大量麩曲名酒,比如號稱貴州老三春的黔春、筑春、碧春、河北廊坊的迎春酒、曾經的北大倉酒等,二鍋頭也屬于麩曲白酒。
麩曲酒因其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的優勢,一度占據白酒市場極大的份額但麩曲酒也有局限,以麩皮為原料制成的酒曲生成的香氣物質較少,釀成的麩曲酒香氣淡薄、口感單一,通常需要加入香氣物質提香,因此新時代以來,麩曲酒逐漸不被人們喜歡。
?。?)、混曲法白酒則是指大曲小曲聯合使用釀酒,比如曾經的八大名酒之一董酒,便是采用大曲釀制香醅、小曲釀制酒醅,然后在蒸餾中分層放置、串香而成。至于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則是大曲酒下的某些酒類的特殊分類。嚴格來說,這是屬于瀘州老窖特定的分級方法。
1952年,瀘州老窖將大曲產品按照內在風格上的細微差異進行分級,分為特曲、頭曲、二曲、三曲。這些曲酒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也叫做量質定級。其中規定特曲貯存三年,頭曲貯存二年,大曲貯存一年,二曲貯存半年。
3、白酒酒曲有什么作用
所謂曲酒,是指在發酵過程中借助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通過酒曲中的酶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制成的酒。以酒曲釀酒是我國釀酒歷史的一大發明,在酒曲的幫助下,原料谷物中的淀粉加速轉變為糖,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
酒曲釀酒大大加快了酒精的轉化速度,提高了谷物的出酒率,節省了釀造周期;而且在酒曲的作用下,谷物中產生了復雜多樣的香氣物質,賦予了釀出的酒豐富的香氣,所以我國的白酒才有那么多香型區別。
平時酒友們在喝酒選酒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這么個問題,有的酒明明是同一個牌子,但是因為標注的“曲”不同,價格也天差地別。
4、白酒釀造,發酵的奧秘
?。?)、原窖法:不管是發酵蒸餾幾次,酒醪都會被放回到原來的窖池發酵,這就是原窖法。
?。?)、跑窖法:每次發酵的窖池都不一樣,每次蒸餾之后逐一輪流換窖發酵,就是跑窖法。廠房必須要足夠大,至少是在50~100公尺以上,因為發酵環境的差異,造成發酵結果的變化,跑窖法才有意義,比如五糧液的廠房就有一公里的規模。
?。?)、分層法:這種方法必須建立在「分區蒸餾法」上,也就是將酒醪分層挖出,分開蒸餾,放回窖池時也有順序,主要是為了增加更多排列組合的變化。
5、歷史悠久的甑鍋蒸餾法
中國白酒使用「甑鍋」蒸餾的方式,主要來源于中國飲食文化與農業社會勤儉的傳統。殷商時期就有甑鍋,是用來蒸煮食物的器具,早期是使用陶制的,形狀上大下小,底部打七個洞讓蒸氣通過,又稱為「花盆甑」,現代甑鍋的形制仍然與傳統相同。
古時釀造白酒之后剩余的酒糟,通常都是拿來喂豬,但酒糟也有殘酒和香氣,基于不浪費食物的勤儉傳統,古人就想到用甑鍋來蒸酒糟,取其精華,并且在甑鍋上加蓋子,收集所產生的蒸氣露水。
也因為用甑鍋進行水蒸氣蒸餾,造成中國白酒的酒頭成份比較復雜,而且含有許多高沸點物質,與西方液態蒸餾法的結果大不相同。
綜上所得,大曲和小曲都可以釀造白酒,只是操作方式不同。也有大、小曲混用的例子,但大曲和小曲仍然是分開釀制,后來才把兩種酒混合在一起,比如董酒、酒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