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醒酒被當成喝葡萄酒的必須儀式,任何東西都被扔到醒酒器里醒上兩個小時…現在,太多人喜歡開瓶直接喝,哪怕一些值得稍微花點耐心的作品,事實上醒酒是為了喝掉那些還沒到適飲期的作品,比如你非要現在打開一瓶2015年份的波爾多左岸列級、2000年之后的Barolo名家或者90年代之后的年份波特酒......那么適當醒酒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醒酒的相關知識吧!
1、醒酒是什么意思,醒酒的意義
醒酒主要是為了除渣和改善香氣。在“改善香氣”這一部分,我們提到了適度的氧化可以促進酒中香氣的發展。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種“氧化論”并不可靠,認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讓葡萄酒大面積接觸氧氣無異于謀殺葡萄酒。已故的?milePeynaud教授曾經公開說過,對于健康的葡萄酒而言,氧氣明顯是一個有害物質,而且酒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越長,它的口感、香氣等被損害的程度也就越大。所以,他建議喝前只需除去酒渣,并不建議將酒放在醒酒器中太長時間。
某些傳統的勃艮第人就是“不醒酒派”,他們認為醒酒完全是人類自以為是的一件事,我們是永遠無法讓酒醒來的,所以為什么要浪費時間醒酒呢——更何況醒酒過程中會造成一部分香氣的損失,他們為了香氣,也絕對不會醒酒的。
因此,不少人認為勃艮第人其實是在“為了香氣,賠上口感”。大家都知道,經典的勃艮第紅葡萄酒的特點之一就是陳年潛力極強,所以,不少酒都會等到成為“老酒”(陳年時間夠長)后才被打開。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勃艮第人倒酒之前不除渣,酒渣和酒一起自由自在地流入人們的酒杯,為原本的口感蒙上一層又苦又澀的面紗。不少葡萄酒愛好者為此扼腕嘆息:“因為不醒酒而被毀掉的勃艮第葡萄酒,是數也數不清了。”
2、老酒與新酒不同體格,決定醒酒方式
?。?)、新酒:我們這里說的“新酒”,是相對“老酒”而言的,更多地是指強勁飽滿的葡萄酒,而不是指單純年份新的酒。對于這樣一瓶葡萄酒,如果打開直接喝,可能會覺得它不是那么富有表現力。這時,最好醒酒2~3個小時,讓酒在醒酒器中慢慢發展。
?。?)、白葡萄酒:由于白葡萄酒幾乎沒有單寧,而且香氣和口感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被破壞,所以一般是不需要醒酒的。但假如你的白葡萄酒足夠強壯(例如勃艮第特級園),或者有些不良氣味,可以稍微醒一下,醒酒的時間通常不超過30分鐘。在醒白葡萄酒時,你必須隨時品嘗,避免它因為接觸了過多氧氣而失去活力和新鮮度。
?。?)、桃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往往以它活潑優雅的果香、細膩甜美的口感著稱,醒酒對于它可能不是一個好選擇。當然,少部分經過橡木桶陳年、風格嚴肅的桃紅葡萄酒,短暫的醒酒也未嘗不可。
?。?)、起泡酒:說到醒起泡酒,其實人們最擔心的就是醒酒導致氣泡的消失。人們為了醒起泡酒,發明了專門的醒酒器,比如著名的Riedel七弦琴,瓶頸修長,內側平滑,既可以避免氣泡逃逸和氧化,也減緩了二氧化碳形成氣泡的過程。
香檳專家孟蕾的觀點是:“一般優質香檳和豐潤濃郁的年份香檳適合醒酒,名家沙龍帝皇(Billecart-Simon)也強烈推薦對長期陳釀的年份香檳進行45分鐘的醒酒,否則酒性不開,酒體過緊。而桃紅香檳、少年或暮年的年份香檳則不適合醒酒,如果放入醒酒器中,最多兩三分鐘即可。”
所以,假如起泡酒有足夠的酒體和深度,或其中有沉淀,且香氣沒有全部打開,醒酒也是不錯的選擇。
3、葡萄酒醒酒能改善的氣味
?。?)、打火石、硝煙、硫磺…
這些是酒液中游離態的硫化物揮發帶來的氣味,有時類似保存不當的芝麻或瓜子;在白葡萄酒和甜酒里較為常見;這些作品為了保證酒質穩定往往加入了更多硫……
通過氧化和揮發,這類氣味通常會在0.5-1小時內消失。
?。?)、貓砂、馬廄、臭雞蛋…
也是硫,不過是還原下的硫化氫和各種酒類其他味道的混合……在勃艮第,以及各種生物動力或自然法酒莊越來越常見…,和上面情況一樣,這些臭哄哄的味道會隨著醒酒消失。
?。?)、較重的土腥味、青椒味、青豆味…
這往往來自于葡萄成熟期積累的吡嗪類物質。在氣候冷涼導致成熟度不足、或者過于炎熱導致生長暫停的兩種環境下都容易遇到,尤其是赤霞珠、美樂、品麗珠、佳美納、長相思等品種最容易出現;波爾多左岸和智利、以及新西蘭不成熟的廉價長相思年輕時很容易帶有這類氣味,但并不是每次都很糟糕。適當的吡嗪味可以增加復雜度,讓酒顯得迷人,但太多就俗氣甚至讓人不悅。
萬幸這類作品的生青味通過醒酒可以一定程度上削弱,更容易讓人接受。
4、哪些葡萄酒需要醒酒
?。?)、剛從酒柜/酒窖/冰箱里取出來的紅葡萄酒
除了和空氣交互之外,醒酒期間另一個重要變化是溫度。
紅葡萄酒的適飲溫度在20度左右;酒柜或冰箱里的酒,整瓶酒放在室溫下需要1-2個小時才會達到適飲溫度。如果沒有提前把酒拿出來升溫,建議前幾杯都喝慢一點,給出升溫的時間。如果直接拿來干杯,只會喝到酸度和微弱的果味。(當然,本身就難喝的酒可以反其道行之,冰鎮再喝)
?。?)、意大利的3B1A或類似風格產區
大多數產區的廉價葡萄酒一般都追求易飲性,唯獨意大利最自豪的四個產區例外,即:Barolo、Barbaresco、BrunellodiMontalcino和AmaronedellaValpolicella;隨著現在葡萄酒市場越來越進步,你可以在一些超市200以下價位段看到這些作品,不過請注意,它們仍然需要醒酒。
?。?)、貴腐甜白
為了保持穩定,大多數貴腐甜白加硫都很給力……如果聞到煙熏或者打火石的味道,別陶醉,直接醒酒。
?。?)、土腥味重的葡萄酒
波爾多左岸、智利的廉價赤霞珠和新西蘭的便宜長相思都會出現強到土腥氣略重的作品,哪怕是那些百元出頭的便宜作品。喝之前進一下醒酒器都會有明顯的改善。
?。?)、惰性氣體封瓶的葡萄酒
法國盧瓦河、德國、新世界很多白葡萄酒為了保存期更長更穩定,常在封瓶前在酒瓶里噴入少量惰性氣體(通常是二氧化碳);有些干脆通過控溫發酵保存微量的蘋果酸在瓶中,等裝瓶后讓酒液在瓶中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產生少量二氧化碳;目的就是不讓氧氣接觸酒液。這些酒判斷起來也不難,喝起來口中會有微微碳酸氣泡感(其實是靜態酒);適當晃動就能讓酒液里溶解的二氧化碳(以及惰性環境下封閉的香氣)施放出來。
5、葡萄酒醒酒要注意什么
?。?)、通常家里沒必要備著醒酒器,買幾個大號勃艮第杯慢慢喝那些需要醒的酒即可。你的酒杯和耐心是最好的醒酒設備。
?。?)、真的要買醒酒器,選好洗的比好看的更重要。最好造型簡單,口可以伸進去擦拭的。
?。?)、快速醒酒器可以很好的消滅硫/還原/過重吡嗪類風味,但真正要慢慢醒著喝的酒沒啥用。
?。?)、不知道一杯酒的香氣是不是值得醒的話,倒上半杯,用(干凈)的手或者蓋子捂住杯口后,豪邁的晃動酒杯(別甩手上)。把酒杯湊近鼻子揭開蓋子,聞到濃郁的果香沒有,沒有的話就不用長時間醒酒了,醒不出來啥東西。
以上就是關于葡萄酒醒酒的相關知識介紹,總之,醒酒的初衷是為了改善葡萄酒的品質,這就意味著,醒不醒酒不是關鍵,葡萄酒本身的品質才是關鍵。如果是一瓶需要醒的葡萄酒,經過了恰當的醒酒后,必然容光煥發、精神飽滿;如果是一瓶不需要醒的葡萄酒,醒酒對它來說就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