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葡萄酒,飲用歷史悠久,每年新酒上市時,法國餐館都會忙乎一陣。全國大大小小的餐館開始出售各種牌子的新酒,而親朋好友、同事、戀人們則會去餐館相聚,品嘗新酒,空氣中到處飄揚著豐收的節日氣氛,在法國,每一個大的產區里又分很多小的產區。一般來說,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也會越高,因此,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法國葡萄酒的等級制度吧!
1、法國葡萄酒的等級,有幾個
?。?)、日常餐酒(VindeTable)
用來自單一產區或數個產區的酒調配而成。法國釀酒歷史悠久,調配技術高超,因而日常餐酒品質穩定,是法國大眾餐桌上最常見的葡萄酒。此類酒最低酒精含量不得低于8.5%或9%,最高則不超過15%。
VindeTable日常餐酒,又分三級
VindeTableFrancais(高級,只混合法國產的葡萄)
MelangedeVinsdedifferentsPaysdeCommunauteEuropeenne(中級,混合歐聯諸國生產的葡萄酒)
VinotenuenFranceaPartirdeRaisinsReolten(低級,不限定葡萄品種,在法國國內釀造者)美味與否全憑生產者的巧手,無等級之分。
?。?)、地區餐酒(VindePays)
由最好的日常餐酒升級而成。其產地必須與標簽上所標示的特定產區一致,而且要使用被認可的葡萄品種。最后,還要通過專門的法國品酒委員會核準。
?。?)、優良地區餐酒(V.D.Q.S)
等級位于地區餐酒和法定地區葡萄酒之間。這類葡萄酒的生產受到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委員會(InstitutNationaldesAppellationsd`Origine)的嚴格控制。
?。?)、法定地區葡萄酒(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簡稱A.O.C)
最高等級的法國葡萄酒,其使用的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最高產量、培植方式、修剪以及釀酒方法等都受到最嚴格的監控。只有通過官方分析和化驗的法定產區葡萄酒才可獲得A.O.C證書。正是這種非常嚴格的規定才確保了A.O.C等級的葡萄酒始終如一的高貴品質。
2、法國葡萄酒,最好產區
?。?)、勃根地第地區
本區約有一千八百處酒園,本區由南至北依序可再劃分六個產區:
莎布里(Chablis)、夜坡(CotedeNuits)、邦內坡(CotedeBeaune)、莎隆內坡(CotedeChalonnaise)、馬孔內(Maconnais)、薄酒萊(Beaujolais)-----勃根地六區中最精華的一區乃夜坡與邦邦內坡所構成的『黃金坡』(Coted’Or),前者以紅酒著稱,后者則以白酒為尊。該地區的沃恩·羅曼尼(Vosne-Romanee)酒村中的『羅曼尼·康帝』酒園(DomainedeLaRomaneeConti,DRC)所釀產的『羅曼尼·康帝』(LaRomaneeConti)位居紅酒首席。
?。?)、波爾多地區
僅僅以法國波爾多地區一地而言,酒園(堡)已超過九千多座的。該地區的五大產酒區有:梅鐸(Medoc)、柏美洛(Pomerol)、圣特美隆(St.Emilion)、格拉芙(Graves)、蘇岱(Sauternes)。
梅鐸(Medoc)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區,生產紅酒。梅鐸(Medoc)可細分為四個小酒區,由北至南依序為圣特夫塔夫(St-Estephe)、波儀亞克(Pauillac)、圣朱利安(St.Julien)與瑪哥(Margaux)。其中波儀亞克區(Pauillac)內的三大名酒ChateauLafite-Rothschild(拉費堡)、ChateauLatour(拉圖堡),猶如三顆鉆石使得波儀亞克(Pauillac)簡直變成波爾多地區的代表了。
柏美洛(Pomerol)該區產地約只占波爾多的百分之三左右,真是『物以稀為貴』。如果說『紅酒巨鉆』是羅曼尼·康帝,至于搶占第二寶座榮耀的應當屬于法國波爾多的柏美洛(Pomerol)地區的代表作『彼德綠堡』(ChateauPetrus)。
圣特美隆(St.Emilion)這也是一個名園輩出的產區,在上個世紀中葉以前,本地區的酒品質普遍不佳,甚至有『車夫之酒』的譏諷!名列A等的只有兩家:歐頌堡(ChateauAusone)與白馬堡(ChateauCheval-Blanc)。
格拉芙(Graves):該地區的ChateauHautBrion(歐·布利昂堡)與ChateauLatour(拉圖堡)、ChateauLafite-Rothschild(拉費堡)、ChateauMargaux(瑪哥堡)、,ChateauMoutonRothschild(木桐·羅吉德堡)、ChateauHautBrion(歐·布利昂堡)共享波爾多官方評鑒的一等頂級酒,也是波爾多地區的五大酒莊。
?。?)、香檳區
香檳區與勃根地第、波爾多號稱法國三大產酒區。香檳區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葡萄汽酒產區,也是葡萄汽酒的原創產區。香檳酒是以它的原產地法國香檳(Champagne)的地名命名的。
3、法國葡萄酒,有什么優勢
法國每年生產70到80億瓶葡萄酒。這相當于全球葡萄酒產量的20%?,F在世界各地種植的許多葡萄品種(赤霞珠、長相思、霞多麗、黑皮諾)最初來自法國。
葡萄酒是法國文化的一部分,購買一瓶葡萄酒是一種儀式,品嘗葡萄酒是一種藝術。每一種葡萄酒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可以沿著葡萄品種、土壤、種植、產量和釀酒的標準進行探索。
由于葡萄酒的文化是建立在知識和儀式的基礎上的,所以法國人經常從其他人那里了解本國的葡萄酒,比如老年人,他們樂于向新一代的人介紹本國的葡萄酒藝術。法國有一種叫做AOC(原產地管理名稱)的認證,奇怪的是,它并不能保證葡萄酒的質量,而是它的原產地。在法國,有不少于293個最初的產區,從巨大的波爾多和香檳,到勃艮第(Burgundy)的DomainedelalaCornasse或盧瓦爾河谷(LoireValley)的laCouleeSerrant的小型單葡萄園產區。每個稱謂都有自己的風格。
4、不會選法國葡萄酒,可選種類
?。?)、起泡酒——香檳(Champagne)、卡瓦(Cava)、阿斯蒂(Asti)
裊裊升起的氣泡、晶瑩剔透的酒液、還有那豐富多彩的風味,很難讓人抵擋得住起泡酒的誘惑,其口感酸爽,風味多樣,不僅開胃化膩,而且可與各色餐前小食搭配。起泡酒需要在冰凍之后才能展現其新鮮果味與活潑酸度,5-7℃是最佳侍酒溫度,一般在冰箱中冰凍2個小時就可以達到。此外,年份香檳(VintageChampagne)的侍酒溫度稍高,可在7-10℃,這樣才能激發出其烤面包和餅干氣息。
“好馬配好鞍”,好酒當然就需要好杯具來搭配。起泡酒一般都采用笛形杯,其杯身細長的特點不僅能延長氣泡停留的時間,讓我們更久地欣賞優美的氣泡,而且還能突現出酒的香氣。
?。?)、酒體輕盈的干白葡萄酒——長相思(SauvignonBlanc)、雷司令(Riesling)、灰皮諾(PinotGris)
干白葡萄酒是海鮮類料理的絕配,其勁爽的口感不僅能突現海鮮的鮮美,而且還能豐富酒的結構。一般而言,顏色越淺的白葡萄酒,其酒體越輕盈,而酒體輕盈的白葡萄酒最適合在7-9℃飲用,也就是在冰箱中冰凍1.5個小時左右。
通常,干白葡萄酒都采用杯口收窄、杯肚較大的高腳杯,因為這樣的杯子不僅將果香和花香集中,而且能將酒液直接導向前腭,起到平衡酸度和果味的效果。
?。?)、酒體飽滿的白葡萄酒——霞多麗(Chardonnay)、維歐尼(Viognier)、教皇新堡白(Chateau-du-PapeBlanc)
風味濃郁的飛禽肉類料理適合采用酒體飽滿的白葡萄酒來搭配。酒體飽滿的白葡萄酒通常結構復雜,有層次,適合在10-13℃下飲用。一般而言,受橡木桶影響越小的白葡萄酒,其理想侍酒溫度越低,而像勃艮第白葡萄酒(BourgogneBlanc)由于經過橡木桶陳年,一般理想侍酒溫度也在13℃上下。
經典的霞多麗酒杯杯肚圓、杯口寬是酒體飽滿型白葡萄酒的最佳搭檔,因為這種杯形能將酒的酸度和風味恰到好處地送達口腔中的相應位置,達到完美品鑒的效果。
?。?)、酒體輕盈-中等的紅葡萄酒——博若萊(Beaujolais)、基安帝(Chianti)、羅訥河谷丘紅(CotesduRhone)、黑皮諾(PinotNoir)
這類紅葡萄酒眾多,如酒體輕盈的博若萊新酒(Beaujolais)、瓦坡里切拉紅(Valpolicella)等,酒體中等的基安帝(Chianti)、羅訥河谷丘紅(CotesduRhone),還有眾多的黑皮諾(PinotNoir),是搭配風味較淡的紅肉類料理的理想用酒。一般這類酒的理想侍酒溫度在12-16℃上下,為的就是保證其果味的新鮮以及口感的平衡。通常,這類酒只需在冰箱中冰凍45-60分鐘即可達到理想適飲溫度。
基安帝風格的高腳杯,杯口略為收窄,適合用于那些酸味活潑、以果香和礦物質風味為主的紅葡萄酒;而杯肚更大的黑皮諾葡萄酒杯則適合風味復雜、酒體適中、口感雅致的紅葡萄酒。
?。?)、酒體飽滿的紅葡萄酒——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hiraz)、波爾多紅
常見的波爾多紅葡萄酒大多都屬于酒體飽滿型紅酒。此外,用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hiraz)等釀制的紅葡萄酒也酒體偏于飽滿,這類酒是風味濃郁的紅肉類料理如燒烤等的絕配。通常,酒體飽滿的紅葡萄酒適合在16-18℃下飲用,這樣能營造出一種口感飽滿、單寧圓潤、酸度均衡的感受。我們通常所說的室溫對于這類酒來說其實有點偏高,只需在冰箱中冰凍25分鐘即可達到理想飲用狀態。
波爾多杯是酒體飽滿型紅葡萄酒的不二之選,其杯肚大而圓的特點能讓酒液得到充分氧氣,釋放出這類酒中的果味,并柔化其單寧,達到圓潤的口感。
以上就是關于法國葡萄酒等級的介紹,總之,葡萄酒分級制度是指按照某種標準將葡萄酒從質量上進行分級的一項制度,歐盟葡萄酒法律要求每瓶葡萄酒都要標明其質量等級,但具體等級由各國自己制定,因此各國不同等級的酒較難直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