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在中國飲用歷史悠久,中國的古代葡萄酒歷史是很長的,從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葡萄植株開始有了葡萄的種植,隨后開始了葡萄酒的釀造。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就非常直接的描述了葡萄酒,那喝了這么多的葡萄酒,你了解葡萄酒嗎?什么是葡萄酒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什么是葡萄酒,怎么定義
根據1996年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sationofVineandWine)規定,葡萄酒是由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鮮葡萄果實或葡萄汁經完全或部分酒精發酵后釀制而成的酒精飲料,通常酒精含量范圍處于8.5%-16.2%之間。當然,根據氣候、土壤條件、葡萄品種及產區傳統等特定因素,有的葡萄酒的酒精度也可能低于7%。
而根據中國葡萄酒國家標準GB15037-2006規定,葡萄酒是以新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發酵后釀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發酵酒。
此外,在國際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Robinson)撰寫的《葡萄酒牛津辭典》(TheOxfordCompaniontoWine)一書中的定義則非常簡單,葡萄酒就是通過葡萄果汁發酵而來的一種酒精飲料。
2、葡萄酒與紅酒,有什么關系
葡萄酒可以說是學術名,而紅酒則是國人對葡萄酒的通稱。國人之所以會把紅酒和葡萄酒之間劃等號,就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市場上都以干紅消費為主流,以致于人們普遍認為葡萄酒都是紅的,于是才有了紅酒一說。
3、中國的葡萄酒,歷史悠久
中國的古代葡萄酒歷史是很長的,從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葡萄植株開始有了葡萄的種植,隨后開始了葡萄酒的釀造。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就非常直接的描述了葡萄酒。
但是現代葡萄酒的歷史卻起源于19世紀末。1892年,愛國僑領張弼士先生創辦了中國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煙臺張裕釀酒公司。煙臺雖然氣候環境不是最佳的葡萄酒產地,但卻是中國最老牌的葡萄酒產區,至于后來的甘肅、寧夏不過是后起之秀。
僅僅200年的發展時間,讓中國消費者的葡萄酒品味還停留在相對入門的層次。這一點我們不用羞于承認,歐洲人在1000多年前學習飲用葡萄酒的時候不也啥事兒都干過,加蜂蜜、加果汁,甚至加海水。只有你不敢想的,沒有他們不敢加的。
4、葡萄酒如何釀: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酒區別
鮮食葡萄與釀酒葡萄除了栽培方式、成熟度、外觀、糖酸及酚類物質含量不同外,其釀造的葡萄酒之間也會有所區別。
?。?)、酒精度不同:鮮食葡萄的含糖量通常為100g/l左右,釀成的葡萄酒酒精度僅為8-9%,達不到常規葡萄酒的要求;而釀酒葡萄的含糖量可達205g/l左右,可釀成酒精度為12%左右的葡萄酒。
?。?)、風味物質含量不同:鮮食葡萄的單寧和多酚類物質含量較低,發酵過程中形成的醛、酸和酯等風味物質含量低,從而葡萄酒香氣寡淡,酒體會失衡,復雜性和優雅性欠缺,風味相對較差。而釀酒葡萄的單寧和多酚類物質含量較高,所釀成的葡萄酒風味物質含量也相對較高。
?。?)、營養價值不同:釀酒葡萄比鮮食葡萄的酚類物質含量高,所釀成的葡萄酒中白藜蘆醇等抗氧化物質含量也較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釀酒葡萄所釀的葡萄酒營養價值也更高。
整體上,鮮食葡萄比釀酒葡萄的糖度、酸度、單寧和多酚類物質含量低,所釀成的葡萄酒風味物質、口感和營養價值相對都較差,因此不太適合用來釀酒,這也是為什么很少有酒莊用鮮食葡萄來釀酒的原因。
5、葡萄酒,適量喝好處多
?。?)、延年益壽
2007年《老年醫學雜志》(journalsofgerontology)中刊載,在芬蘭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別對2,468名芬蘭男士進行了研究,觀察他們在29年內身體的變化情況。研究結果發現,喝葡萄酒的人要比喝啤酒和烈酒的人死亡率低34%。
?。?)、減少患心臟病的危險
2007年《內科醫學年鑒》(annalsofinternalmedicine)中刊載,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別對11,711人近16年的身體狀況進行觀察和分析。經研究發現,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在適度飲用葡萄酒后,要比那些不飲用葡萄酒的人遭遇心臟病的危險低30%。
?。?)、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2006年《自然》(nature)中刊載,在對倫敦瑪麗女王學院進行相關研究后發現,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含有一種叫原花青素(procyanidins)的物質。這種物質對預防心臟病有重要的作用,而來自意大利撒丁島(sardinia)和法國西南部的葡萄酒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要比其它地區的葡萄酒高。
?。?)、減少患糖尿病的風險
2005年《糖尿病醫療》(diabetescare)中刊載,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別對369,862個人進行了平均長達12年的觀察。經研究發現,適度飲用葡萄酒的人,要比那些不飲用葡萄酒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低30%。
?。?)、降低患中風的風險
2006年《中風學》(stroke)中刊載,在哥倫比亞大學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別對3,176個人進行了平均長達8年的觀察和分析。經研究發現,適度飲用葡萄酒的人,要比那些不飲用葡萄酒的人患中風的風險低50%。
?。?)、降低患白內障的風險
2003年《自然》中刊載,在冰島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別對1,379個人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發現,適度飲用葡萄酒的人,要比那些不飲用葡萄酒的人患白內障的風險低32%。而相比那些飲用啤酒的人,經常飲用葡萄酒的人患白內障的風險更低。
?。?)、降低患結腸癌的風險
2005年《內科醫學年鑒》中刊載,在紐約石溪大學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別對2,291個人進行了平均4年的觀察分析。結果發現,適度飲用葡萄酒(尤其是紅葡萄酒)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低45%。
?。?)、減緩大腦衰退
2006年《神經列病學》(neuroepidemiology)中顯示,在哥倫比亞大學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別對1,416個人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發現,相較于不飲用葡萄酒的人,適度飲用葡萄酒的人腦功能衰退速度明顯減緩。
總而言之,通常而言,葡萄酒一般由釀酒葡萄釀造,鮮食葡萄較少用來釀造葡萄酒。一般根據語境就可以判斷是哪一種情況,所以下次別再紅酒和葡萄酒傻傻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