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每4年換屆一次,省評委是企業推薦參加評委考試,考試合格后成為評委。國家評委是省釀酒協會推薦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后聘為評委。
每年國家和地方都評“省名牌”“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 “某某金獎”“某某銀獎”
評委就負責品,讓后評價這酒如何如何。但是各個酒廠都事先準備好特殊勾兌的酒拿去評,評的結果都挺好, 但是大量生產的時候酒質會差很多。我親屬就是白酒評委他跟我說的。
當前白酒行業值得關注的九大問題
問題一:電子監管碼
隨著國家對食品行業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28大類,525種食品都要實行生產準入和市場準入制度。2007年11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管理總局、商務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聯合發文,關于貫徹加強食品安全的特別規定中,明確提出對9大類69小類產品實施電子監管碼管理。隨著“電子監管碼”實施日期的臨近,企業的質疑聲音也越來越高。2008年春節過后,幾家大型啤酒企業聯名上書,對實行該規定后企業的生產成本、新設備的更換、生產中的可操作性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事實上,“電子監管碼”已經不僅僅是酒行業的問題,飲料行業、乳制品行業、化妝品行業都對此有較大意見。今年“兩會”期間“電子監管碼”也成為了一個熱點,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宗慶后建議取消對食品行業的產品“電子監管碼”制度。
在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三屆五次理事會(擴大)會議(武漢會議)上,來自全國100余家白酒企業代表在討論時,對白酒產品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提出了諸多意見,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已根據白酒會員企業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報告《關于暫緩在白酒產品中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的建議》(中酒協[2008]17號),建議國家質檢總局暫緩在白酒產品中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的工作,可先選擇不同企業、不同產品進行試點,待取得經驗后,再全面實施。
問題二:過度包裝
2007年7月,國家質監局和標準化委員會頒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通則》,提出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基本要求、限量要求和計算方法。標準規定,飲料酒的包裝空隙率不能超過55%,包裝層數不得超過3層,包裝成本總和不宜超過商品出廠價格的15%。這一規定應該引起白酒企業的重視。商品需要包裝,但過度包裝不可取。過度包裝不僅助長社會的浮躁、奢靡之風,更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大量消耗紙張、木材、金屬等自然資源,這顯然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目標背道而馳。
問題三:原酒流通
近年來,白酒原酒業的發展在白酒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關系,獲生產許可證企業1061家?,F有白酒(原酒)企業、白酒(散裝)企業,占全部白酒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的12.06%,年產量達到近百萬噸。從發展趨勢看,原酒大企業發展迅速,小企業逐漸被淘汰,瓶裝大企業生產的原酒因質量有保證,也被行業內白酒生產企業廣泛認同。充分證實了白酒原酒業正向規?;?、區域化、規范化發展,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分會決定今年國家白酒評酒委員年會對白酒原酒產品進行感官品評,目的就是為了全面了解原酒產品質量狀況、鍛煉白酒國家評委品評原酒的能力、統一把握原酒產品感官鑒評方法,提高商品白酒生產中的品控能力。
白酒企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堅持和加大自身企業的原酒生產能力,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才能保證產品風格的穩定性,才能擁有長期穩定的產品質量。在原酒生產上不走捷徑,踏實釀造,才是白酒企業及行業發展的根本之所在。而作為原酒廠來說,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條件,打造原酒消費的品質化、品牌化,是一個較好的發展方向。
問題四:年份酒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曾經曝光嘉裕長城年份酒生產年限與標簽存在不符現象,該公司承認嘉裕長城1992年酒用的葡萄并非1992年的,輿論稱之為紅酒的“年份門”事件。在白酒行業,年份酒也是倍受社會各界和政府職能部門關注的事情。消費者之所以青睞“年份酒”,源于酒這種商品的獨特性和普遍的社會心理,通常講“酒是陳的好”,在不少人心目中,“陳年老酒”就是好酒的代名詞。白酒廠家出于市場營銷的需要,紛紛推出了標注不同年份的佳釀,個別企業“想標哪年標哪年”,動輒標注幾十年陳釀,造成了市場的混亂,一方面是具備陳年窖藏條件的企業雖然開發了年份酒,卻遭遇了市場上魚目混珠的攻擊,使“陳年酒”的信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是制造假年份酒者,增添了白酒市場的新亂,使原本就不完全理性的白酒市場,再次面臨新的考驗。那么,究竟什么是“年份酒”?有人是按照原酒儲存期計算,還有人是按照窖池計算;究竟“年份酒”中應該含多少該年份的原酒?眾說風云,莫衷一是,原因就是年份酒標準的缺失,是國家對白酒酒齡的標志標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針對目前白酒行業盲目炒作“年份酒”的現狀,國家質監總局將委托白酒分會參與制定《飲料酒年份標注原則及其管理細則》,對“年份酒”生產企業的實際窖池、原酒存量進行全面摸底,對“年份酒”的年限、原酒含量等細節予以規范,以便凈化白酒市場,讓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費。
問題五:市場競爭
白酒行業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大家都深有體會,這其中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從客觀上看,是因為目前我國酒類流通的“游戲規則”尚不完善,市場管理和執行力不到位;從主觀上看,也有我們白酒行業自身的問題。一些企業為了增加市場占有率或開發新市場,不計成本地進行所謂的“深度營銷”,比如增加“進店費”、買斷酒店進行專廠銷售、加大促銷品等等,這都加劇了市場競爭的進一步惡化,增加了企業銷售費用,雖然可能會獲得一部分利潤,但是給企業造成了長期而沉重的負擔。因此,白酒企業應該加強行業自律,摒棄惡性競爭,倡導誠信經營,以品牌影響力贏取市場,以質量保證取信于民。
問題六:原料漲價
國家CPI不斷創出新高,正在防止從結構性物價上漲演變為準通貨膨脹,白酒的原材料價格也一路飚升。以白酒主要原料高粱為例,以前價格為每噸1500元,現在的市場價每噸近2700元,增長了80%,加上其它原材料的上漲,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度增長。這就要求白酒企業進一步重視節能降耗,增收節支,加強財務管理,改進生產工藝,梳理生產流程,嚴格控制市場費用。
問題七:立法
近年來,為酒業立法的呼吁一直比較高漲,今年“兩會”期間,酒行業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再一次呼吁,這對于行業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規范酒類市場秩序,有助于通過法律的約束規范生產、流通環節,有助于促進白酒行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有助于維護國家利益,有助于保護酒類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事實上,協會一直在協助政府職能部門建立和完善立法的基礎工作,我們提出的建立生產準入體系、流通準入體系、標準化體系、質量認可體系、人才體系、服務體系,都將對酒業立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根據我國目前的現狀和立法程序,酒業立法的道路還很漫長,在立法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我們只有通過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體系去規范市場,這些體系的建立,可以與其它管理辦法相結合,起到行業自律的作用。
問題八:稅賦問題
白酒稅收負擔沉重,取消從量稅,廣告費稅前列支等問題,是行業多年來向各政府部門呼吁的老問題,雖然至今沒有得到解決,但協會始終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今后仍然將為此不懈努力。
問題九:勞動合同
從今年開始實行的《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用工制度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希望引起各個企業的高度重視,根據白酒行業生產過程中的特殊性,妥善解決好季節用工、合理安排淡旺季工時,做到既合理合法又不增加企業負擔。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