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酒已溶入到人們的生活,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假如沒有了酒,人們的生活將失去很多的樂趣。其中白酒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酒液清澈透明,質地純凈、無混濁,口味芳香濃郁、醇和柔綿、剌激性較強,飲后余香,回味悠久,是沒有什么雜質的,但大家在喝白酒的時候回發現瓶裝的白酒會出現乳白色的絮狀沉淀物,那這是白酒質量問題嗎?并不是的,下面小編就說說這個問題吧!
1、白酒有沉淀物的原因?怎么去除沉淀物?
白酒中酯類物質含量高是產生沉淀物的原因,但還得有低溫這個條件,否則就不會產生沉淀。當溫度降低到十攝氏度以下時,這種酯類物質在酒中的溶解度就降低,就會析出白色結晶而形成沉淀。當氣溫升高,溶解度增大,沉淀物又會溶解。有人做過實驗,把二十種會產生乳白色沉淀物的粱曲酒放在冰箱中,在四攝氏度下存放十二小時以后,每種酒都出現了沉淀物。把這些酒取出放到二十二攝氏度的室溫下四小時,酒中的沉淀物全都不見了。
可見,低溫時白酒產生乳白色沉淀物的條件,白酒一旦產生了乳白色沉淀物,要消除是很容易的,只要將酒放到溫水中稍稍加溫,沉淀物就溶解了;不能加溫時,用幾層紗布過濾一下也就沒有事了,完全可以喝了。但是,經過加溫后,酒中仍然有沉淀物,出現了其他沉淀物或雜志,那就另當別論。
2、白酒變色、變味的原因
白酒的變色,主要是因為容器質量不好。如果裝白酒的鐵桶未掛蠟,鐵遇到酒里的酸類物質,即生成高鐵和低鐵的化合物,酒色變成黃褐色。如果用含鋅量過多的鋁桶盛酒。
白酒變味的原因,主要是原料和加工不好,或用有異味的容器盛裝,使酒味變壞。
白酒因所裝的容器而引起的變色??捎没钚蕴课?。每100公斤變色白酒加0.5-1%的活性炭均有攪拌,在20℃溫度下靜置12小時,再過濾。如溫度低,靜置的時間加長,也可用高錳酸鉀法來去色。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能起脫色作用。加入量為變色白酒量的0.06%。用少量清水化成水溶液加入酒中,攪拌后靜置24小時,過濾即可除色。
白酒的而變為可用活性炭和高錳酸鉀去除異味。加入量為:每100公斤變味白酒加活性炭0.6公斤或高錳酸鉀0.06%,攪拌后靜置24小時,過濾即可除味。經以上處理的白酒不宜久存,應及時安排銷售。
3、白酒的直觀感受,香辣,刺激
說到中國白酒,第一感覺首先是從嗅覺角度來品鑒的——聞它的香氣,特別是清香型、濃香型白酒的香氣,非常容易讓人接受,聞起來有濃郁的水果香,比如蘋果香、葡萄香、菠蘿香,諸如此類,果香氣非常多樣,這些香氣大多很甜,單純以香氣而論,你還真會把它想成是一種甜美的果汁。
不過,白酒喝到嘴里就不太一樣了:最普遍的感覺首先是辣,再下來是苦,可能還夾雜著澀,最后可能才感覺到甜;當然還有鮮,但能喝出來鮮的人很少了;苦辣酸甜之余,人們還可以體會到白酒的麻、綿、柔、爽、勁、醇厚、稀薄等或強烈或微妙的諸多感受。
對于沒有接受過白酒這種刺激或者不愿意接受這種刺激的人來講,所有白酒都不好喝;而對于已經接受過各種白酒刺激的人來說,就會區分出優劣,形成自己關于好喝與否的標準。所以,所謂白酒好喝與否,主要跟評價者的品飲經驗有關,和品飲數量有關,品飲白酒的數量越多,對于不同酒的比較和區別就感受得更明顯、更清晰,對于好喝的標準就掌握得更準確、清晰,也更細致、具體。
具體來說,白酒好喝不好喝,其實就是要在辣、苦、甜、澀,醇厚或稀薄這些基礎上評價好與不好。好一點的白酒,從口感判斷,比如說辣,辣其實是一種痛覺,白酒要有辣的感覺,但又不能辣到讓人受不了,或者永遠那么辣下去。這好比我們在很多地方吃辣椒,像湖南、陜西的辣椒,確實辣,辣得發疼,卻不香,但四川川菜里的辣椒就不同了,又鮮又香,雖然辣,但沒有辣到那么厲害,這就屬于辣得有分寸。作為白酒來說,好的白酒之所以好喝,就是辣得有分寸,不能不辣,又不能辣到過分。
同樣,白酒不能不苦,一點苦都沒有,這個白酒就感覺沒有味道,如果太苦又難以下咽。甜也是這個道理,醇甜是好白酒的一個重要特點,更好一點的叫綿甜,能從白酒里喝出甜的人,一定是喝過很多酒才能感受到甜,否則就根本感受不出來的。
還有綿柔,也是在白酒有強烈刺激性這個前提下,刺激的程度不那么嚴重,相比暴烈的強刺激柔和一點,這個就叫綿柔。
至于醇厚和稀薄,這兩種口感也是比較而言的產物,所謂醇厚就是,白酒入口之后,感覺不一定粘度真的就有那么大,而是它的流動性較弱,在舌尖上、口腔里滯留的時間較長,且不是一直保持相同的強度,而是慢慢的,比較柔和的衰減的過程,有時候我們把這個感覺也叫綿長。
換句話說,白酒好喝不好喝,是不同年齡不同閱歷,再結合白酒本身的微量成分的物理屬性,綜合判斷出來的結果,而且是一個變動的概念,在不同場景下、不同心情下,好喝的標準也是不同的,喜悅的時候可能會更喜歡喝清靈的、香氣比較高的酒,悲傷抑郁的時候可能會更喜歡一些苦澀的刺激性強的、香氣低、但口感醇厚凝重的酒。這個這個現象說明,關于中國白酒好喝不好喝,這個標準其實是在某一個范圍內說的。
4、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白酒獨特口感
首先,當然是人的生理心理的原因。人類有一個共通的心理狀態是追求刺激,世界上不管哪一個民族都會有一些強刺激的飲料,酒精便是這種強刺激飲料中的典型代表(其他類似飲料還有咖啡、茶等),大家就是想在生活中喝到一種味道不那么單調的飲料。正如丘吉爾說的,因為水太不好喝,所以要給里面加點威士忌。
追求刺激雖說是人類共通的一個心理需求,但這個刺激又不能超過一定的容忍范圍,所以對酒的要求就比較苛刻了,首先要有刺激感,第二又要有耐受性,即在刺激感帶來的痛苦之后又帶來舒適感,二者應該匹配得恰到好處,這是人類很自然的生理心理需求的結果。
另一方面,對中國百姓來講,喜歡白酒還有文化方面的原因。為什么中國社會當中喜歡白酒的多半都是成年男人,尤其是比較年長的男人?用馬云的話說,40歲以上的男人才懂酒,40歲以下還不懂酒,是因為他們沒經過人生的生離死別、苦辣辛酸。
經歷了生離死別、苦辣辛酸的人,心里是有很多感觸的,生活中的壓力、刺激、悲傷、欣喜,在需要找一個具體化的飲料來釋放的時候,白酒恰恰可以充當這個作用,白酒口感的刺激以及這種刺激帶來的酸甜苦辣的身體反應,和人生當中的悲歡離合、情緒起伏恰好形成一種奇妙的映射關系。
很多成年人喜歡白酒的原因也就是白酒里的那種苦辣辛酸甜跟生活中的經歷產生了這種奇妙的這種映射關系,越是年長、越是經歷豐富的人,越會越喜歡濃郁、醇厚且滋味豐富的白酒,相對而言年輕人可能更喜歡簡單、單純,不那么辣刺或激感弱的白酒。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們在品飲白酒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品味自己的生活經歷。
5、白酒為什么叫白酒
白酒是中國的特產酒水,是國人的最愛,在國外也是聲名顯赫。白酒(Chinesespirits)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
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而應該稱之為含有酒精的飲料。
總而言之,白酒中酯類物質含量高,是產生這種白色絮狀沉淀物的原因。這種酯類物質是在酒發酵時,經過酯化酶的作用而產生的。據化驗結果,這種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櫚酸乙酯等高級脂肪酸酯,對人體無害,大家喝白酒的時候發現沉淀物不要恐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