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爭議,就這三家而言,汾酒是國家白酒的始祖。
茅臺,現在雖如日中天,登上寶座不過十幾年。放到歷史長河中,茅臺的歷史是比較短的。
五糧液,從94年開始至今,在行業數一數二,歷史長于茅臺,在濃香型中,亦不是鼻祖。
汾酒,在茅、五稱霸之前的大部分時間里,汾酒一直是“汾老大”,有歷史長度,有歷史高度。
唯有汾酒,六千多年釀造史,一千多年成名史,有考古發現、歷史文獻等佐證。
汾酒是中國白酒產業的奠基者、是傳承中華酒文化的火炬手、書寫了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教科書、見證中國白酒發展歷史的活化石。
中國酒史6000年,從原始酒、濁酒、清酒、成熟黃酒到蒸餾白酒,只有汾酒史從未中斷的經歷了這五個過程。汾酒歷史,可以代表中國白酒歷史。
建國之后70年,汾酒引領了40年,五糧液引領了15年,現在是茅臺引領的15年。
誰是白酒始祖,已不言而喻!
在下@芙蘭一醉,非常榮幸,我來回答:
貴州茅臺—中國酒王,白酒老大1.產區——茅臺鎮
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茅臺鎮,這里擁有中國醬酒的核心產區。具體指的是茅臺鎮方圓7.5平方公里。
茅臺鎮的風土環境以及形成的釀酒微生物群落是稀缺的,是有限的,更是不可復制的。釀酒的小環境、微氣候直接決定了酒的風味和品質。
2.原料——紅纓子
貴州當地特有的紅纓子糯高粱;高溫大曲(小麥制作)
3.香型——醬香型
酒體無色或微黃,清澈透亮,無沉淀及懸浮物,聞香醬香突出、幽雅舒適、入口醇甜、綿柔、細膩,具有較明顯的酸味,帶有令人愉悅的焦苦味,酒體平衡、滋味豐富。
總的來講,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飽滿醇厚、回味悠長的特點。
4.釀造工藝——條石窖,“12987”傳統釀造工藝
“1”是指一年的生產周期,在所有白酒生產周期中,醬酒是最長的,從投入原料到最后一個輪次出酒,需要一年的時間;
“2”是指在每年生產周期里,分兩次投糧釀造。一般在重陽節開始進行第一次投糧,間隔一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投糧,然后在每個輪次的取酒再發酵過程中就不再投入高粱了,只加酒曲。
“987”是指要經過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也就是說在一年的時間里,通過兩次投糧,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生產7個輪次的白酒。
這還不算完,新酒不能直接勾調飲用,7個輪次的白酒每個輪次要分等級定格,并分別在陶壇中存儲熟化三年后,然后經過盤勾、品勾等一些復雜的勾調技藝之后,方可成為成品酒,才能裝瓶上市。
五糧液—中國濃香型白酒老大1.產區——四川宜賓
宜賓地處四川,大家都知道四川的地貌是盆地,又地處長江繁茂的上游水系網絡當中。一年四季溫暖濕潤、而冬暖、夏熱、少雨、少風的特殊氣候,為白酒釀造的微生物群提供了絕佳的繁衍條件和環境。
2.原料——多糧
高粱、玉米、大米、糯米、小麥,中高溫大曲
3.香型——濃香型
五糧液我覺得突出的感覺就是噴香好,帶有明顯的糧曲香(大曲香和糧香,略帶餿香的綜合香氣,多糧發酵),甘洌味凈、諸味豐滿而且非常協調。
總體評價就是:窖香濃郁、綿甜甘冽、豐滿醇厚、香味協調、余味悠長的特點。
4.釀造工藝——泥窖固態發酵,續糟配料、混蒸混燒,千年窖池。
汾酒—中國曾經的酒王“汾老大”1.產區——山西汾陽
2.原料——高粱、低溫大曲(豌豆和大麥)
3.香型——清香型。
清亮透明、清香純正、醇甜柔和、香氣清雅、自然協調、余味爽凈的特點。
4.釀造工藝——清蒸清燒,地缸發酵,清蒸二次清;一般發酵時間為28天左右。
如果把白酒比作少女,那么:
濃香型白酒,濃妝艷麗、引人注目;
醬香型白酒,略施粉黛、楚楚動人;
清香型白酒,清純秀麗、秀外慧中。
以上內容僅為鄙人拙見,淺陋之處、敬請海涵。
如意見相左,承蒙不棄、期待互動,留言必回!
文/芙蘭一醉,翹首以盼與您結緣,在此鞠躬謝啦?。▓D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