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一直以來以諸多的養生功效進入人們的視野,適宜飲用葡萄酒可以預防癌癥、另外它增進食欲,起到滋補、助消化作用、利尿、殺菌作用這已經是經過科學論證過了,但因為目前的高端葡萄酒價格都很高,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更愿意親自動手釀制葡萄酒。但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自己釀制的葡萄酒中可能隱藏著有毒、有害的物質,因此一定要小心,具體的制作方法在下文做了簡單介紹!
1、在家釀造葡萄酒,如何制作
選擇那些成熟、飽滿、沒有病害的葡萄,葡萄皮的顏色越深越好。用青色葡萄釀成的酒稱為白葡萄干酒;用紅色或紫色葡萄釀成的葡萄酒稱為紅葡萄干酒。
將洗干凈的葡萄用手捏碎,與冰糖用5:1的比例放入罐子中(買那種磨砂瓶蓋的玻璃瓶最好,比較耐用密封性好,放在陰涼干燥處用黑色塑料袋罩住遮光,20-30天左右基本上就可以了,很簡單,是不是。
2、自釀葡萄酒,一定要小心謹慎
?。?)、制作過程切勿讓葡萄或瓶罐沾上油,否則酒會發霉變質的。在發酵的20天內不要經常打開罐子看。
?。?)、不主張用塑料容器,因為塑料很可能會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并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5斤葡萄一斤冰糖(5:1),(白糖也可,但制出的酒透明度會差些,不喜歡吃甜的朋友,可少放糖,不放糖發酵差一些,因為土法釀制發酵是靠葡萄表面附著的野生酵母微生物發酵,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發酵時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洗掉的部分,可由糖替代)。
3、自釀葡萄酒,謹防甲醛
葡萄酒以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發酵釀制而成,是含有一定酒精度的發酵酒。大量自釀葡萄酒樣品經氣相色譜分析后,顯示出樣品中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醇和雜醇油。部分樣品中甲醇的含量超過國家葡萄酒中甲醇標準的400mg/L,甚至超過1000mg/L,雜醇油的含量也在1000mg/L以上。
甲醇又稱工業酒精,有較強的毒性,經消化道迅速吸收,排泄緩慢,有明顯積蓄作用。甲醛的代謝產物可導致視網膜細胞退行性變、視神經萎縮,一次性大量攝入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雜醇油是指高分子醇的混合物,主要是戊醇、丙醇、丁醇等高級醇類。如果酒中雜醇油含量過高,則容易出現苦澀味。雜醇油在體內分解緩慢,可引起頭痛等癥狀。
根據其釀制工藝和原料分析,甲醇、雜醇油的產生主要來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發酵越徹底,甲醇含量會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
通過大量自釀葡萄酒樣品的檢驗和其中甲醇、雜醇油的來源分析,我們可以明確在釀制過程中會產生甲醇和雜醇油,其含量與諸多因素有關。目前,家庭釀制過程還沒有除去甲醇和雜醇油的工藝,大家在自行釀制和飲用時應該當心,避免此類有毒、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
4、在家釀葡萄酒,保存也是關鍵
葡萄酒理想的貯酒溫度在10~16℃、恒溫比低溫更重要,溫度比理想溫度高5~10℃的恒溫處,遠比忽熱忽冷溫差大的地方理想,所以如果沒有理想的貯酒設備,又想買些酒放著慢慢飲用品嘗,可以用報紙、尼龍等材料包裝起來,這樣可減少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然后裝箱,再找最涼爽而且不受日照影響的地方來儲藏、避免強光、異味、難聞的物品如汽油、溶劑、油漆、藥材等放置在一起,以免酒吸入異味。
5、喝自釀葡萄酒,擁有健康身體
?。?)、豐富創造力
當人體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約為0.075mg/ml時,可視為適量飲酒。這時,葡萄酒會提高人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頓悟”。在同樣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將實驗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喝點葡萄酒,另一組不喝酒。實驗結果顯示,沒有喝酒的實驗參與者在創造力方面明顯沒有那么強。
?。?)、提高反應力
小酌幾杯葡萄酒確實能使人的大腦得到放松,讓人的思維邏輯更加清晰。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一組實驗參與者喝一點烈酒,然后讓他們去思考怎么解決一項難題。實驗結果表明,這組參與者在喝酒之后會更快地想出解決方案。這就說明,攝入適量的酒精讓人的大腦反應更加敏捷。
?。?)、提升內在魅力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部分參與者喝適量的葡萄酒。結果顯示,參與者在喝了適量葡萄酒后,看起來更漂亮、更健康、也更具個人魅力。這是因為人在喝酒之后面部肌肉會比較松弛,瞳孔會放大,而且臉頰會更紅潤,這些都是人體健康的標志。
總之,葡萄酒不僅是美味的酒精飲品還有益健康。研究表明,適當喝葡萄酒可以豐富創造力、提高人體的反應能力以及提升內在魅力,自己釀造葡萄酒,好喝,又省錢,也不然擔心添加劑,并且喝到自己釀造的葡萄酒會覺得更美味的,畢竟是自己的勞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