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葡萄酒的時候,你是否會疑惑:“為什么葡萄酒要蠟封?”,其實蠟封為了減少葡萄酒在窖藏過程中與空氣的接觸,酒莊往往會用一層錫箔紙把瓶口連同橡木塞一起封好,也有少部分酒莊會運用蠟液進行封瓶,對于葡萄酒來說,蠟封顯得不可或缺,那喝蠟封葡萄酒的時候,要怎么去除蠟封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番吧!
1、為什么葡萄酒要封蠟
舊時橡木塞的密閉性也并不是很好,因此蠟封還有防止葡萄酒漏液的功能。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錫箔紙才開始代替蠟液用作封瓶的原料。顯然,在工業發達的現代,使用錫箔紙封瓶更加高效、便捷、美觀。但仍舊有很多酒莊保留了傳統蠟封的做法,他們認為蠟體比薄薄的稀
薄紙更能保存好木塞當中的水分。不僅如此,蠟封的葡萄酒帶有“手工藝品”的古樸之感,并傳達出“人工釀造”的信息。另外,酒莊還能在蠟封的酒瓶口中印上自家酒標,彰顯獨一無二的風格。
2、除去酒瓶口上的蠟封,用什么方法
?。?)、直接忽視,完全不理會蠟膠。
開瓶時,簡單粗暴,甚至少去割錫箔紙這一環節,直接將酒刀轉入木塞中,這就需要技巧啦。因為隔著蠟膠,不能很好的把握木塞的精準度,此外,由于蠟的特性滑,酒刀在瓶口的起點把握不好容易轉歪,而且,切記不能轉穿木塞,因為帶入的蠟屑會大大損壞葡萄酒的感官品質!
?。?)、加熱軟化蠟膠再開瓶
需要在蠟塞頂部加熱小半分鐘,等到覆蓋在酒塞上的蠟軟化后除去,木塞完全禿露在眼前,就可以酒刀常規開瓶了,可能比較麻煩,但因為多了一個加熱除去蠟蠟膠的過程(像類似于班長這樣的酒仙是等不了的),并不能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3、除了封蠟,葡萄酒還可怎么封瓶
?。?)、木塞
木塞允許少量的空氣進入,使葡萄酒成熟,但如果生產過程不衛生,會產生一種簡稱TCA(霉菌的一種)的化合物,令木塞受污染,有可能會把酒毀掉。
輕度的木塞污染會削弱酒香,入口時沒有回味;而重度的木塞污染則會令酒帶有濕紙箱氣味,令人反感。因前者不容易被察覺,不認識木塞污染的消費者,往往以為酒本身品質差,以后不再購買,這樣對酒莊及葡萄酒都很不公平。
?。?)、膠塞
葡萄酒受木塞污染的機會率介乎4至10%,因此酒莊便改用其他物料如膠塞取替木塞。剛開始時,膠塞具備很好的密封性,但過了一段時間(大概在12個月后)就會失去彈性,使更多空氣進入(比木塞多),此舉雖然避免了木塞污染的問題,但若是用于計劃長時間陳年的葡萄酒,效果并不理想。此外,膠塞通常比較難取出。
?。?)、螺旋蓋
螺旋蓋不會讓空氣進入,也決不會有木塞污染的問題。螺旋蓋多被新世界的酒莊接受,因為它們就是在澳洲發展起來的。
大多數酒莊均認為要保存清爽且果香豐富的葡萄酒,螺旋蓋是較好的一種封瓶方式,較適用于大部分新世界葡萄酒。
4、蠟封葡萄酒,不能與品質掛鉤
蠟封葡萄酒能夠更好的保存葡萄酒,除了防水、防潮以外,能更大程度上有效阻止空氣與葡萄酒的接觸,減少葡萄酒氧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存儲更長時間。在封瓶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蠟封方式已經比較罕見,更多的是采用錫箔紙或螺旋蓋封口,通常采用蠟封的葡萄酒是期待葡萄酒可以存儲更久,是陳年潛力強的葡萄酒選擇的封口方式。
雖然蠟封這種封口方式往往出現在一些需要陳年、經得起的好酒上,但這就誘發了不少酒商抓住“使用蠟封=需要陳年=高品質葡萄酒”的心理,逆向的將蠟封“濫”用在葡萄酒包裝上,過多的關注葡萄酒的外形包裝而忽視了葡萄酒的內在品質,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葡萄酒,無異于葡萄酒界的“花瓶”。
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出現在市面上某些葡萄酒,瓶子越來越重,瓶底越來越深,橡木塞越來越好,包裝越來越高端,但是瓶中裝的葡萄酒品質越來越差。蠟封顯然與品質好壞無關,這種高人工成本、工藝較為繁瑣的封瓶技術,更多的是一種對傳統的致敬,一種不忘初心的情懷。
5、封蠟葡萄酒,怎么保存
葡萄酒較佳的保存溫度應該是13℃左右。溫度較好保持恒定,否則會對酒的品質產生很大傷害。隨著溫度的升高,酒體的成熟所需時間也會縮短,酒的風味會變得比較粗糙,還可能因過分氧化造成酒的變質。
濕度的影響主要作用于軟木塞,濕度一般在60%—70%比較合適。濕度太低,軟木塞會變得干燥,影響密封效果,讓更多的空氣與酒接觸,加速酒的氧化,導致酒品質下降。當然,濕度過高也不好,軟木塞發霉也會破壞酒的品質。
光線中的紫外線對酒的損害也是很大的,也是加速酒氧化過程的罪魁禍首之一,因此,想要長期保存的葡萄酒一定要放到避光的地方。葡萄酒裝在瓶中,其變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振動會讓葡萄酒加速成熟,當然結果也是讓酒變得粗糙。所以應該放到遠離振動的地方,而且不要經常搬動。
總而言之,打開葡萄酒時首先要去掉瓶口的蠟體,仿佛是要打開一件古跡珍寶。這種儀式感也不由得讓開酒變得優雅、浪漫許多?,F在,很多酒莊采用先進的技術,使封瓶的蠟體變得十分柔軟。因此在遇到這種蠟封瓶時,只需無視蠟體,然后預估橡木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