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對于品鑒有要求,每個人對葡萄酒香氣和風味的體驗都有不同的方式,感知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描述葡萄酒時也有很大的差異,這跟個人的味蕾和嗅覺具有重要的聯系。一個人的味蕾和嗅覺對葡萄酒的感知,會隨著他對新的香氣或風味的感知和認識而不斷變得成熟,無論這種香氣或風味是否來自葡萄酒,那如何形容葡萄酒的風味呢?快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1、風味:香氣、味道與口感的綜合
?。?)、香氣
香氣指的是我們通過嗅覺器官感受到的愉悅舒適的氣味。不同的葡萄品種本就有著特征不一的原生香氣,再經過一番發酵、熟成的過程,分子之間進行了千變萬化的化學組合,產生出更多不同的香氣。當嗅覺器官與氣體分子接觸后,產生的信號便會通過神經傳到大腦,被我們感知。由于酒精具有很強的揮發性,所以我們在喝葡萄酒前搖一搖杯便可聞到酒香。我們還會根據類型的不同,將葡萄酒的香氣分為一類香氣、二類香氣和三類香氣。
?。?)、味道
味道發生在口腔,是舌頭口腔與食物飲料接觸所產生的感受。品酒的過程中,不同的葡萄酒會給我們的味蕾帶來不同的感受,這便是葡萄酒的味道。它與嗅覺感知到的香氣不同,是葡萄酒在我們的口腔中產生的反應。
2、提升葡萄酒風味,用什么方法
?。?)、醒酒
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不斷變化,并且在裝瓶之后繼續這一過程。讓葡萄酒保持活力的秘訣就是避免接觸氧氣。一瓶打開的葡萄酒暴露于空氣中大約1天的時間就會散失所有的揮發性香氣,進而“死亡”。然而在葡萄酒死去之前,氧氣卻有助于葡萄酒散發不好的味道,并軟化單寧。打開的葡萄酒僅靠瓶口進入的空氣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用醒酒器醒酒。如果沒有醒酒器,闊口的水罐也是可以的。
?。?)、搖杯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搖杯,使葡萄酒在杯中打轉,從而加速揮發性香氣的釋放,使我們更容易聞到酒中的香氣。
?。?)、聞酒
聞酒的時候不用過于做作,只需把鼻子放在杯口,好像得了輕微感冒一樣聞幾下,你會驚嘆于葡萄酒的香氣在你的鼻腔中停留的時間。
?。?)、用對酒杯
不同的葡萄酒其實有對應的酒杯,但是我們也不必過分講究,只需記得,最重要的是杯子的大小。通常的倒酒量是150ml左右,對于紅葡萄酒,最好能夠不超過杯子容量的四分之一;白葡萄大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這樣,葡萄酒才能充分接觸空氣并且你也有足夠的空間去搖杯。
?。?)、咀嚼你的葡萄酒
如果你去過葡萄酒行業的品酒會,你會發現大家好像都在用漱口水一樣。其實,讓酒在口腔打轉的過程會使你的每一個味蕾充分接觸葡萄酒,更好地感知葡萄酒的味道。當然,如果你是跟家人、朋友或者同事一起吃飯喝酒,那么你只需輕柔的讓酒在口腔中轉動即可,效果是一樣的。
?。?)、好酒隨時都在進化
一款好酒,可能剛開的時候你覺得果味濃郁,等過一個小時你再來喝,你會發現更多精細的風味出現了。
3、品酒經驗影響葡萄酒的風味品鑒
在葡萄酒的品鑒過程中,味蕾和嗅覺等感官對葡萄酒的判斷,跟個人過去的品酒經驗具有緊密的聯系,這點經常被忽視。其實,品酒師、侍酒師等葡萄酒專業人士在品酒時,除了會參照一套專業的葡萄酒品鑒指南外,很多時候他們的品酒經驗會發揮更主要的作用。
不同的人品鑒同一款葡萄酒,也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所以,在品酒之前,應該明白一點:葡萄酒品鑒是主觀性的。
例如,有的人會將梅洛(Merlot)的香氣與藍莓和紫羅蘭的芳香聯系起來,而有的人可能會將梅洛的香氣描述為石榴和天竺葵的香氣。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會把我們感知的東西與我們所知道的事物聯系起來。覺得梅洛中有藍莓香氣的人,可能是因為他過去吃了很多藍莓,而不怎么吃石榴。相似地,覺得梅洛散發著紫羅蘭香氣的人,可能種過紫羅蘭,卻很少接觸天竺葵。
不斷地品嘗和聞各種東西,充分地用上自己的各種感官。當你經過倉庫時,認真聞聞那些綠色橡膠管的味道,下次經過時再聞聞;有機會見到一些礦物質時,多嗅一嗅;見到各種花、草、蔬、果也多聞聞,甚至嘗嘗……這樣下次你在品到相關的葡萄酒時,就更容易判斷相關的風味了,你的品鑒水平也會更上一個層次。
4、葡萄酒風味,是怎么來
?。?)、酒體
而葡萄酒有質量和濃度的不同,會給口腔帶來的一種或輕或重,或淡或稠的感覺。因這個因素,可將葡萄酒分成3種類型:酒體輕盈、酒體中等和酒體豐滿。如果想要洞察酒體之間的區別,可以將一杯酒體豐滿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與酒體輕盈的黑皮諾(PinotNoir)進行對比,細細品味兩種紅葡萄酒在口中的感覺。
?。?)、單寧
葡萄酒中有單寧,它會讓你的牙齦收緊,甚至帶點苦澀的味道。但單寧對紅葡萄酒來說是寶貴的,因為單寧是一種抗氧化物,葡萄酒的陳年潛力也和單寧有關。巴羅洛(Barolo)、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西拉(Syrah)葡萄酒的單寧較為厚重,相比之下,梅洛(Merlot)、佳美(Gamay)和仙粉黛(Zinfandel)葡萄酒的單寧就較為柔順了。
?。?)、酸度
葡萄酒的酸度可以令葡萄酒保持清新,同時可以在陳年過程中保護葡萄酒,其口感。一談起酸度較高的雷(Riesling)、長相思(SauvignonBlanc),小編頓時覺得不渴了。
?。?)、酒精度
任何酒中都有水,但更重要的是酒精。葡萄酒中的酒精為葡萄酒提供了酒體和粘性,當你輕搖酒杯,那掛在酒杯內壁上密集的酒腿就說明這款葡萄酒的酒精度較高。酒精能夠平衡單寧和甜度,但如果酒精度過高可能會掩蓋葡萄酒清新的果味。
?。?)、泥土味
所謂的泥土味指的是葡萄酒中含有的干燥或濕潤的泥土氣息,這些泥土味如果過量會降低葡萄酒的品質,但適中的話會增加葡萄酒的復雜度。經典基安帝葡萄酒(ChiantiClassico)就帶有適度的泥土味,這種鄉土氣息和葡萄酒的果味兒糾纏在一起,非常誘人。
?。?)、剩余糖分
葡萄酒的甜來自于糖分發酵后酒中剩余的糖分,干型葡萄酒的的剩余糖分較少,所以整體呈干型。拿咖啡舉個例子,黑咖啡就屬于干型的,糖分較少,與之產生對比的是加了奶油和方糖的咖啡,屬于甜型。新世界的干型紅葡萄酒香氣濃郁,如赤霞珠和西拉,易入口。
?。?)、橡木桶
葡萄酒放在橡木桶中,會受到橡木桶的影響產生新的風味,根據橡木的類型和陳年時間長短,會呈現出不同的風味。常見的橡木風味有香草、烤面包、堅果、椰子和煙熏味??梢源蜷_一瓶在橡木桶中陳年的赤霞珠聞一聞,測一下你能分辨出幾種風味來。
?。?)、結構
葡萄酒是有結構的,這結構指的是葡萄酒在口中的質地和口感,取決于葡萄酒的酸度、酒精度、單寧和殘糖。
?。?)、平衡
我們在喝烈酒時,可能會覺得酒精度較高;在吃水果罐頭時又可能覺得太甜了,吃多了膩,這些都是缺少平衡的表現。平衡指的是葡萄酒的各種成分(酒精度、單寧、酸度等)之間達到平衡,沒有任何一種成分特別突出,整體很和諧。
?。?0)、余味
我們吃完黑巧克力之后口腔里還會有巧克力的味道,這便是余味了,咽下葡萄酒之后,喉嚨里也會留下一些葡萄酒的味道,有的持續時間長,有的持續時間短,這就是葡萄酒的余味。一些便宜的葡萄酒香氣可能宜人,嘗起來也不錯,但一旦咽下,卻沒什么余味可言;而高品質的葡萄酒,即使你已經喝下,那感覺還在你唇齒間縈繞。
總之,風味是香氣、味道與口感的綜合,用來表現我們吃喝所得的整體感受。對于品酒而言,風味則指的是我們對葡萄酒的總體印象。風土、葡萄品種、釀造工藝等等都會影響葡萄酒的風味。“香氣”、“味道”、“風味”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卻又容易被混淆。將它們清楚地區分開來,才能在品酒的過程中獲得較精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