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喝葡萄酒,因為葡萄酒酒精含量不是很高。而在社交過程中,有那么多人享受酒精的作用,其中一個原因是讓我們能夠活在當下,不分心思考,純粹專注于彼此正在進行的對話,逃避日常生活中消極的自我評價和煩人的雞毛,那酒質與葡萄酒酒精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下面筆者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1、酒精度數對葡萄酒的影響
如果酒精度數過高,會打破口感的平衡,酒精味刺鼻,會遮蓋住其他香氣。而酒精度數太低,支撐不起酒體,令口感單調,寡味,且容易變質,不易久藏。
所以,單純的酒精度高低不能決定一款酒的優劣。例如大多數香檳和氣泡酒度數較低,而澳洲葡萄酒普遍度數較高。但香檳和澳洲葡萄酒都享譽全球。
葡萄酒的風味是由單寧、酸度、甜度、酒精度、香氣共同組成的,只有這五個因素得到平衡,才能稱得上是優異。酒精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到葡萄酒結構的平衡性。平衡指的是葡萄酒中各結構成分互相融合的程度,包括果香、甜度、酸度、單寧和酒精度等。也就是說,酒精度并非衡量葡萄酒質量的絕對指標,更不是越高越好。真正優質的葡萄酒就好比一支悠揚的協奏曲,各方面都十分均衡且和諧,不會有某項要素顯得過于突兀。
2、葡萄酒酒精度為什么會有高有低
?。?)、生長氣候不同,葡萄品種之間的含糖量往往會有差異,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光合作用強烈,產出的葡萄含糖量很高。在葡萄發酵過程中產出的酒精就會更多,葡萄酒酒精度會較高。
涼爽的地區,光合作用較少,產出的的葡萄含糖量低,釀造出的的葡萄酒酒精度就會低一些。比如,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普遍都要比法國的葡萄酒酒精度高。
?。?)、葡萄采摘的時間
一般來說,根據釀酒方法和一貫風格,等葡萄達到一定含糖量和風味物質濃度時,酒莊會開始采摘葡萄。比如在葡萄含糖量較低時采收,釀出來的葡萄酒酒精度就會比較低。
在葡萄酒的釀制工藝中,酒精度還可以人工進行調節。比如用低酒精度葡萄酒與高酒精度葡萄酒進行調配,同時,還可以采用特定工藝控制酒精含量,如用反滲法分離出酒精。
3、葡萄酒酒精度的來源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由葡萄果實中的糖分轉化而成的,葡萄中所含的糖分越高,其潛在酒精度(糖分完全發酵時葡萄酒的酒精度)就越高。當然,酒精度也可以在釀酒過程中進行管理和控制。例如,在糖分完全轉化為酒精之前人為打斷發酵,就可以生產出酒精度較低、殘糖較多的偏甜型葡萄酒;而如果釀酒師選擇在發酵時通過葡萄醪強化(MustEnrichment)或加糖(Chaptalisation)等方式增加葡萄醪的糖分含量,也可以提高最終成酒的酒精度,不過這些方法并不常見,在許多國家也是被禁止的。
撇開釀造工藝中的選擇不談,影響葡萄果實中天然含糖量的因素亦有很多,如種植地的氣候以及葡萄園管理方式等等。生長于澳大利亞和智利等溫暖或炎熱產區的葡萄果實含糖量天然較高,而產自德國等涼爽地區的果實含糖量則相對較低。提前采摘可以獲取糖分含量較低的葡萄,推遲采摘的果實中糖分含量則會相應增加。
4、葡萄酒酒精度低了好還是高了好
首先,從相關數據來看,酒精的含量會影響葡萄酒的風味和結構。它可以增加葡萄酒黏度,促進酸甜的平衡。但是,如果含量過高,也會掩蓋葡萄酒的風味和香氣,帶來單一強烈的辛辣感。
所以,有些人喜歡低酒精度的葡萄酒。但是你不能忽視的是,那些結構非常平衡的葡萄酒,即便酒精度高也不會讓人感到有特別突出的酒精味。因此,一款酒的品質好不好關鍵在于它的各種成分是否均衡和諧,單看它的酒精度高不高是不能下定論的。
現在,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8.5-15%之間,一些加強酒則高至15-20%,差別并不是很大,葡萄酒的酒精度有高有低也正也滿足了消費者不同的口感需求,并無好壞之區別。
5、組成葡萄酒的六大要素
?。?)、單寧(Tannin)
單寧(Tannin)是一種酸性物質,主要源于葡萄皮和葡萄籽以及葡萄?;蛘呦鹉就暗?。單寧是一種能給口腔帶來一定緊澀感的物質,可以說單寧是紅葡萄酒的靈魂,它的主要作用為葡萄酒建立“骨架”,使酒體結構保持穩定、堅實豐滿;可以有效地聚合穩定色素物質,為葡萄酒賦予完美以及富有活力的顏色。同時單寧會與酒液中的其它物質發生反應,生成新的物質,增加葡萄酒的復雜性。單寧不足的葡萄酒則會發育不良,通常表現為質地輕薄、柔弱無力、索然無味。當然它還是影響葡萄酒結構和平衡的重要因素。單寧具有強抗氧化性,可以作為一種天然防腐劑,幫助葡萄酒陳年。
?。?)、酸度(Acidity)
酸度對于葡萄酒來說非常重要,不僅可以保證葡萄酒的結構與平衡,更能給葡萄酒帶來一種新鮮活力之感。酸度賦予葡萄酒清新、清脆的品嘗感。酸有潔凈嘴巴和讓上顎煥然一新的效果。不過過高的酸度會讓葡萄酒嘗起來尖酸難飲,而過低的酸度則會讓葡萄酒口感平淡,毫無特色。
?。?)、酒精(Alcohol)
酒精是葡萄酒區別于非酒精飲料最主要的成分,可以說沒有酒精,葡萄酒就不能稱之為酒。葡萄酒的酒精一般來源于發酵過程,通常在酵母的作用下,葡萄中自然累積的糖分會轉化為酒精,因此酒精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釀酒葡萄中糖分的多少,當然加強葡萄酒除外。
?。?)、殘糖(RS)
在發酵過程中,大部分的糖分轉化成了酒精,少數未被轉化的則殘留了下來。通常,根據葡萄酒的殘糖含量,可以將其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以及甜型四類。而殘糖越多的葡萄酒口感越甜,不過如果葡萄酒中酸度也較高,那么就不太容易感知得到甜味。
?。?)、果香
葡萄酒的果香絕對是飲用時的一大享受,而且果香還是盲品中識別葡萄酒最有力的依據,不過紅白葡萄酒的果香不盡相同。通常紅葡萄酒中會帶有櫻桃、黑莓、醋栗、覆盆子等紅色水果或黑色水果的香味,而白葡萄酒中則帶有桃子、柑橘、酸橙、葡萄柚等果香。
?。?)、余味
余味指的是葡萄酒吞下后留在口中的味道,或是這種味道在口腔中持續的時間長短。余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葡萄酒的品質,因為葡萄酒之所以余味悠長,是因為酒中的某些膠質與風味化合物相互影響,使得一些風味物質繼續留在口腔內,這些物質沒有那么快釋放揮發,因此形成了較長的余味。喝葡萄酒不要太急,慢慢品,才能體會到美妙的余味。別小瞧了余味,它可是能界定一款葡萄酒品質是否優秀的關鍵因素呢。余味一般有分為順滑型、辛辣型和苦澀型。
6、空腹不能喝葡萄酒
葡萄酒最好配合食物一起食用,這樣不僅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還可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空腹飲用葡萄酒。葡萄酒不經過預先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特別是空腹飲用時,在飲用后30~60分鐘內,人體中游離的酒精含量就達到最大值,會刺激人體腸胃。如果你確實饑腸轆轆,但又很想喝一杯酒,不妨搭配一點小食。
總而言之,葡萄酒是通過發酵得來的酒類飲品,在發酵過程中,酵母會將葡萄中的糖分轉化為酒精。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葡萄中的糖分就是酒精度的來源。而高酒精高糖分的葡萄酒掛杯都會比較稠密。喝葡萄酒的時候,酒精度往往是關注的主要信息。有人喜歡高酒精度的強勁,有人又喜歡低酒精的清淡,因此,葡萄酒正好符合了大家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