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全集》卷一五《廣陵贈別》詩云:“玉瓶沽美酒,數里送君還?!边@是有酒仙之稱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對揚州酒的贊譽。至于唐以前的古揚州產什么名酒?筆者未見史料中的文字記載,難以敘述。但近年來揚州一帶出土的大批與酒有關的文物,如漆制羽觴(即酒杯)等,使我們知道早在漢代,揚州這塊土地上的民眾,就己經有酒的釀造和酒的飲用。
關于揚州產名酒,最早的記載是在宋代。蘇東坡在揚州做過太守,他在《東坡前集》卷一四《泗州除夜雪中黃師是送酥酒二首》中云:“揚州云液卻如酥 ”。卷一六《次韻劉貢父省上》又云:“花前白酒傾云液”。當時淮南一帶稱糯米酒為白酒,估計蘇東坡所說的“云液酒”也是一種糯米酒。有關“云液酒”,宋人的記載還有多處,如晏殊《珠玉詞 ? 望仙門》云:“仙酒斟云液,仙歌繞梁虹”。陸游《劍南詩稿》卷三八《庵中晨起書觸目》云:“朱擔長瓶引云液”,并有注云:“云液,揚州酒名,近淮帥餉數十樽?!笨梢?,當時揚州的云液酒還是久負盛名的。
自宋代以后,揚州歷代都有名酒。元代,揚州有葡萄酒?!堆汩T集》卷七《蒲萄酒美鰣魚味肥賦蒲萄歌》云:“揚州酒美天下無,小槽夜走蒲萄珠。金盤露滑碎白玉,銀甕水暖浮黃酥?!泵鞔?,揚州有雪酒。王思任《避園擬存詩集、揚州清明曲》云:“酒旆翩翩紅雨溝,小楊水檻亦風流。醇濃雪酒饒夸珀,一割雞豬十斛油?!鼻宕?,揚州有木瓜酒。阮元《廣陵詩事》卷八記載:“吾郡酒以木瓜著名,蓋釀熟,以木瓜漬之也,出高郵者尤佳美?!?
歷史上的高郵一直是名品酒的重要產地,除木瓜酒外,還有五加皮酒、蒿酒等,只是近代以來,高郵的名品酒逐漸消失了。寶應的釀酒業倒是興起了,明清,寶應有“喬家白”酒,當今有“五瓊漿”酒,在江淮一帶都是很受歡迎的。
名酒當然是酒坊生產,但揚州普通百姓也會釀造土酒?!稉P州畫舫錄》卷十三即云:釀酒“城外村莊中人善為之,城內之燒酒,大抵俱來自城外,驢駝車載,絡繹不絕?!卑傩杖思易葬劦木?,多用米、麥為原料,用米作麴的叫“米燒”,其味甘美。用麥作麴的叫“麥燒”,其味苦烈。另外“高粱、蕎麥、綠豆均可蒸,亦各以其谷名為名”。揚州人家釀酒,通常是農歷六月開始“造曲”。八月新酒釀成。新酒上市,城里各酒肆便“擇日貼帖”,謂之“開生”。城里百姓爭相購買,以嘗新釀,謂之“嘗生”。新酒一直可以賣到第二年的二月,驚蟄后便告截止,又謂之“剪生”。
酒肆和酒客
舊時,揚州的大小酒肆與茶肆一樣,也是遍布城區的主要街巷,有的還把酒肆設在北郊的風景游覽線上,《揚州畫舫錄》卷一中記載了康熙年間揚州北郊的酒肆:“北郊酒肆,自醉白園始,……野園、冶春社、七賢居、且停車之類,皆在虹橋?!钡搅嗣駠觊g,酒肆多集中在轅門橋一帶,比較有名的有:多子街上的萬茂、左衛街上的源茂、轅門橋的泰康、教場的一品香、教場街的大源等。
舊時酒店里打酒是用竹筒制成的“酒端”,“酒端”有大有小,大者可量酒一斤、二斤,小者可量酒一兩、五錢?!熬贫恕闭R排列在酒缸上方,自成特有的景觀。酒店外的招幌更為惹人眼目,如今這種酒幌不多見了,但《揚州畫舫錄》里有描繪:“閣外,日揭簾,夜懸燈。簾以青白布數幅為之,下端裁為燕尾,上端夾板燈,上貼一‘酒’字?!笨吹竭@幅招幌,再看看周圍的店鋪和人群,那就是一幅揚州的“清明上河圖”了。
若是在酒鋪里,那又比酒肆更為有趣熱鬧,幾乎可以與魯迅筆下的“咸亨酒店”相比擬?!稉P州畫舫錄》卷十三中記述:“鋪中斂錢者,為掌柜,燙酒者為酒把持。凡有沽者,斤數,(由)掌柜唱之,把持應之。遙遙贈答,自成作家,殆非局外人所能狡辯?!崩疃访鑼懙拇蟾攀且患抑械纫幠5木其?,店鋪里有“掌柜唱之,把持應之”,且在店堂里“遙遙贈答”,那種熱鬧的氣氛就足以撩起好酒者的酒興。
舊時,揚州的好酒者也是精通飲酒之道的,這與喜好“皮包水”的茶客精通茶道一樣?!缎聫V陵潮》第六回中便描寫了揚州西門外小酒鋪里的一位老酒客,更為有趣的是,書中還記敘了這位老酒客喝酒、嘗酒的秘訣:
……來人是誰?便是孫大鼻子。孫大鼻子掛的吃酒招牌,便是一個大而且赤的鼻子。老板忙道:“孫先生,怎么這幾天不到小店來吃酒?昨天正開著一壇陳酒,幾個老主顧都吃得舔嘴咂舌,偏是你不來,錯過了這壇好酒?!睂O大鼻子聽得“好酒”兩個字,舌底已涌出讒涎,不由的釘住了兩只腳。
……一會兒老板溫了一鏇子酒來,倒落碗里,恰恰倒滿,一些兒不剩。原來酒碗底下早墊著一個銅元做高底,這也是老吃酒的一種秘訣。只為酒肆里面的桌子沒有一張放得平平的,桌子放得不平,桌子上的酒碗當然也跟著不平,那么倒酒的當兒,只要碗的一邊滿了,便不好再倒。鏇子里多少總有些余剩,這便是酒店老板的一種余利。
老酒客熟知老板的把戲,把碗墊平了,老板也就無弊可作了,所以,舊時揚州的老酒客有句俗話,叫“十桌九不平,只怕碗底襯”。老酒客對酒的優劣也有評判的標準,書中的孫大鼻子也有秘訣:
孫大鼻子湊頭下去,把嘴唇在碗邊碰了一碰,連咂幾咂,酒味中間略帶些苦。忙道:“老板,你不說謊。今天的酒味卻不錯,略帶些苦。我們吃酒人有個嘗酒的秘訣:味中帶些苦者,上也。帶酸者,中也。帶甜者,下也。前幾天往周小喜子那邊喝酒,上口時,總是甜津津的,回家去渴得要死。來朝起身,兀自頭疼腦脹,百般不快活。
揚州的酒客也是各色人等都有,孫大鼻子可算本世紀初揚州下層市民的代表。喝酒喝出孫大鼻子的這種功力,也算得上是一名名副其實的 “酒徒”了。
酒宴習俗
清人林書門在《續揚州竹枝詞》云:
生涯是聚大家風,總在因人成事中。
到底排場終是大,不甘小技效雕蟲
林書門的這首詞,寫出了舊時揚州人在社會交往中的一個重要觀念,認為:社會上的任何事情――即詞中所云的“生涯”――都是“因人成事”的,成功與否,就在于各人怎樣操辦。而這種操辦,不是靠個人單槍匹馬地亂闖,而是要靠在社會交往中團聚起來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大概古往今來的揚州人都有這樣的認識,所以,揚州人在社會交往中一直注重禮儀,注重排場。
酒宴,是進行社會交往的重要形式,注重禮儀,注重排場的觀念,在揚州人的酒宴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
揚州有句俗話叫:“居家不可不省,待客不可不豐”。用盛宴招待客人,這已成為歷代揚州人的待客傳統。即便是尋常百姓之家,平時省吃儉用,但是一有貴客光臨,便不惜破費,排場一定要大,酒宴一定要豐,好像只有這樣才是應盡的待客之禮?!稉P州府志》即指出:“涉江以北,宴會珍饈之盛,揚州為最。民間或延貴客,陳設方丈,伎樂雜陳,珍饈百味,一筵破數千金?!?
揚州人家設宴請客不僅花費多,請客的事由似乎又特別多,舉凡紅白喜事,或添丁,或祝壽,或砌房進宅,或接風餞行,甚至今人的孩子上大學,個人評職稱等,都有酒宴相邀之舉。
當然,酒宴的檔次、規模和形式,也因社會的變遷而有變化,因經濟的貧富而有差異。過去,尋常待客有“三碗六盤”之禮,而豐盛的酒宴則又有“七簋兩點”之禮,《邗江三百呤》卷九云:“(三碗六盤)此尋常待客也,講究飲食(之)家,口味各出其奇”?!埃ㄆ唧牲c)此宴客豐盛席也,相沿己久?!苯F代,揚州民間的家宴又有“五碗八碟”之說,五碗,指四個燒菜一個湯,寓意“五福臨門”。八碟,是指四個冷盤,四個熱炒,寓意“事事如意”。而現今的宴席發展為六個冷盤,六個熱炒,謂之“六六大順”。另外還有兩個燒菜,兩道點心,一個甜羹,一個頭菜,一盆湯和一只果盤,這也謂之“事事如意”。合起來共為二十道菜肴,又謂之“十全十美”。
像這種“六六大順”、“事事如意”和“十全十美”的排場,民眾之家是很難操辦的?,F今,好多人家宴客都是到酒樓訂座,省卻了許多麻煩。而舊時,許多人家都樂意在家中辦酒,這就需要懂行的人來做幫手,或是請名廚上門來操刀執鏟,這在舊時的揚州就形成了一種職業,叫“茶酒”、“幫廚”?!囤踅龠省肪砦逵幸粍t記載,標題就是“宴客叫‘茶酒’當先”,其中曰:
“茶酒”之名,自置雜樣茶酒器具,聽人喚來,較奴仆伺候為周備,紅白事皆然。近日,凡遇請二三席客者,亦先叫“茶酒”,取其便也。
其后還有一詞云:
一般僮仆各家通,筵幾初陳便不同。
莫慮客來茶當酒,安排偏勝主人翁。
這種“茶酒”,相當于今天酒樓里的服務員,代替主人招呼接待來客。由于“茶酒”是以此為業,善于招待,當然是“筵幾初陳便不同”,服務的水平也 “較奴仆伺候為周備”,所以主家樂意雇用,“取其便也”。光有“茶酒”當服務人員還不行,酒宴的優劣還決定于廚師,若是家中人上鍋掌勺,那肯定是技藝不佳,故主家要請名廚前來幫忙,清人王錦云在《寄調望江南》中云:
揚州憶,精鑒聘名庖。繡拂粉牌親點筆,爛羊檀幾囑操刀。雪里薦蛼螯。
主人請來了名庖,并且在“粉牌”上“親點筆”,寫明菜譜。在主人的囑咐下“操刀”的名庖,一定會盡呈絕技,辦出豐盛美味的酒宴。
這種隨時應聘的名庖,揚州人又叫“幫廚”,這些廚師走百家,辦千席,見多識廣,技藝精進,后來有的名廚就被富裕之家長期雇傭,成為“家廚”。揚州酒宴上的菜肴,在清代成為全國四大菜系之一,稱為“維揚菜系”。應該說,維揚菜系的形成與這些“幫廚”和“家廚”有很大的關系,正是他們走遍千家萬戶,博采眾家之長,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從而匯集成為聞名遐邇的“維揚菜系”。
揚州人應邀赴宴時,桌次,座次都有主次之分,一般說不能亂坐。通常,位于正廳內里正中的,或緊鄰司儀位置的是主桌。每一桌,又以迎門的為首席,其余的以左手位置為尊,首席的對面為末席。
主人對各位來客分派座次,也是有標準的,這就是古語中所說的:“朝廷序爵,鄉黨序齒”?!俺⑿蚓簟?,是指官場上的聚宴要以官爵大小來排坐席。 “鄉黨序齒”,是指民眾中以年紀長幼來定主次??腿巳胱?,主人一定要陪席。若是桌席較多,家里人要分到每一桌,以示作陪。若家中人數不多,還可委托客人中較親近者,代為陪客。這些,都是作為待客的禮遇之舉。
入席后,酒菜準備就緒,主人要舉杯致辭,以示歡迎眾賓,俗說“主不請,客不飲”,主人沒有致辭敬酒,客人是不能擅自動箸的。就餐后,也要遵從餐桌俗規,有幾種“吃相”是不合禮儀的,揚州人用四個詞形象地予以了描繪:一謂“抬轎”,是指動箸夾菜,滿滿一叉。二謂“跑馬”,是指東搛西夾,毫無間歇。三謂“過河”,是指越過桌心,隨意叉搛。四謂“翻場”,是指兜底翻揀,不顧他人。另外還有兩句譏諷的話,一句是:“眼睛如打閃,筷子如夾剪。不顧喉嚨皮,只顧往下咽?!绷硪痪涫牵骸安藖硐缺柬?,然后掃四方。眼看佳肴盡,趕快去泡湯?!?
在揚州人家赴宴,餐桌上的各種菜肴都可以品嘗,但有一樣菜千萬不能動箸,那就是兩條同樣大小的紅燒魚。這盤紅燒魚通常都覆蓋著一張紅色的剪紙,或為“喜”字,或為“壽”字,這盤魚叫做“富貴魚”?!案毁F魚”是事先備好的,在端上最后一道湯菜之前,有專人高高地端著這盤魚,邊走邊喊“魚來了,魚來了!”這時,眾位賓客要和應道:“余起來,余起來!”所謂“余起來”是指把主人的富貴余起來,藉以祝愿主人幸福久遠。
揚州人中“讒酒”的不少,每日必小酌。這些人喝酒一般不說“喝”字,似乎太直白,太貧乏了。他們通常是說“弄兩杯”、“弄兩杯咪咪”、“弄一杯咂下子”、 “弄兩口麻下子”。唐代詩人李白有首《月下獨酌》的詩,許多揚州人都會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揚州人喝酒是比較理智的,知道一人喝悶酒易醉,故常邀人與之同飲。天寒時相遇,他們會說“弄兩杯暖暖胃”;天熱時相遇,他們會說“咪兩口出出汗”;不冷不熱時相遇,他們會說“吃點兒快活快活”,總能找到與你對飲的理由......一兩樣小菜,六七兩老酒,二三個知己,麻麻咂咂中海闊天空亂侃一通。只吃得心曠神怡,又準能在要醉未醉、似仙非仙之時,嘎然而止。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