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逸,關注我們更懂酒。目前對于黃酒的定義,最權威的是國家標準。在最新的定義中,黃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谷物為原料,經加曲、酵母等糖化發酵劑釀制而成的發酵酒。
大約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中國人就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用的是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周代時開始官員釀黃酒,那個時候已經有完整的釀酒記錄和專職管理釀酒的官僚體系??偣茚劸频墓賳T稱為酒正。上等酒用來做最嚴肅的祭祀,而且黃酒的釀造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藝。
黃酒發展的鼎盛時期,是從東漢末年一直到北宋。由于當時有很長時間的戰亂,有很多人不得志,文人墨客不問政事,借酒澆愁,陰差陽錯使酒業興盛起來。這個時候飲酒主要流行在上層社會,而且普及到民間的普通人家。像著名詩人李白的斗酒詩百篇,杜甫的獨酌成詩,都是當時黃酒盛行的真實寫照。
然后到了明清時期,一直到清朝中葉之前,當時有南酒北酒之分,其實無論南酒北酒,都還是黃酒為主流的世界。之后中國黃酒的聲明遠播,是在1915年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云集酒坊,也就是今天的會稽山酒業,為紹興酒奪得了第一枚國際金獎,從此,紹興黃酒聲名鵲起。
雖然說新中國成立以后,黃酒的生產技術方面有了很大的新的突破,但是相對于白酒和葡萄酒來講,黃酒的發展差距是比較大的。它的價格偏低,導致了整個行業的價值一直是有些被低估的,可以說黃酒產品的價值跟價格也遠遠是不太對稱的。
目前從產量和銷量上來看,像古越龍山、會稽山、還有塔牌為代表的浙派的黃酒,還有以石庫門、和酒等為代表的海派黃酒,是具備一些行業的領先優勢的。但如果說起消費者對于黃酒的印象,大部分可能都是比較模糊的。所以在黃酒文化推廣方面也是比較欠缺。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