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端午節時灑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涂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傳說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
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 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擴展資料:
歷史淵源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老節日多數形成于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
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雄黃酒
俗語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毙埸S酒就是用蒲根切細、曬干,再拌上少許雄黃,浸泡在白酒中,這種酒就是“雄黃酒”。而雄黃其實是一種礦石的碎末,俗稱“雞冠石”,是一種有毒之物,所以雄黃酒可以讓毒蟲遠離。當然雄黃酒是不能加熱的,因為雄黃加熱后就會產生毒素,會導致人中毒。所以雄黃就要少量飲用。古人常用雄黃酒在男孩額頭上下一個“王”字,寓意借著老虎之威,以鎮百蟲。這就是端午節喝雄黃酒的來歷,當然,適度的飲酒是可以的,只是喝酒不開車,未成年人也不可喝酒,希望喝酒來補身體的,也要在醫生的建議下,再喝。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