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葡萄酒,適宜喝有好處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適當喝點葡萄酒進行保健,既能享受紅酒帶來的獨特口感,又能保證身體健康。但是,葡萄酒雖然好,但也不能過量飲用,且不可隨便搭配飲用,雖說與雪碧一起喝口感有一定改變,但弊大于利,不建議一起喝!快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1、葡萄酒兌雪碧這樣的做法并不可取
一瓶優質葡萄酒應該是什么樣的口味,往往是釀酒師花費數十年,甚至一輩子努力探索的結果。這就如同在好的中餐廳,廚師對每道菜該用什么樣的原料和配料,什么樣的火候,都是有講究的,端上餐桌后,食客只需品嘗現成的就好,無需再用油鹽醬醋調味。
有的人覺得兌了雪碧或其它飲料的葡萄酒口感更好,就像喝普通飲料一樣,結果不知不覺喝了很多,等察覺到攝入的酒精起作用時,往往已經喝過量了。雪碧屬于碳酸飲料,進入胃部能夠釋放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會迫使酒精較快地進入小腸,而小腸對酒精的吸收速度要比胃快得多,從而加大對人體的傷害。此外,過量的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造成傷害。
有的朋友剛開始接觸葡萄酒,可能不太習慣干紅或干白葡萄酒的味道,但如果因此選擇不再踏入奇妙的葡萄酒世界未免可惜。這種情況下,不妨先從香氣濃郁直接,單寧含量低,簡單易飲的葡萄酒喝起。比如干露羊駝莫斯卡托甜白葡萄酒(VicunaMoscato,ValledelItata,Chile),此酒有著清新的水果香、花香及一絲蜂蜜香氣,酸爽怡人,且有與之平衡的甜度,非常易飲。
2、紅葡萄酒兌雪碧,比例多少
葡萄酒兌雪碧的喝法是前幾年葡萄酒熱剛剛開始的時候出現的,如果要兌雪碧,建議紅酒30%,雪碧70%。很多人在飲用葡萄酒尤其是紅葡萄酒時喜歡加入一些雪碧,其實這種飲用方法并不科學。在葡萄酒中加入雪碧,一方面破壞了葡萄酒原有的純正果香,另一方面也因大量糖分和氣體的加入影響了葡萄酒的營養和功效。
3、飲用葡萄酒的錯誤方法
?。?)、直接往葡萄酒里加冰塊
一些葡萄酒愛好者對剛過去的炎炎夏日仍心有余悸,所以在飲用葡萄酒時,喜歡直接往酒中加入一些冰塊來達到冰涼清爽的效果。但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會因冰塊的加入而沖淡了葡萄酒的口感和香味,不利于品嘗葡萄酒的風味和品質,更可能引起胃寒脾虛者身體的不適,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想喝到冰爽的葡萄酒,可以將冰塊倒入桶中,然后將整瓶葡萄酒放入冰桶里進行降溫。如果為白葡萄酒則冰鎮至8-12攝氏度飲用最佳,紅葡萄酒則冰鎮至14-18攝氏度飲用最佳。
?。?)、豪爽地牛飲
度飲用葡萄酒,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反而會極大地損害身心健康。據健康專家研究,過量的葡萄酒容易造成人體神經系統受損,從而導致記憶力衰退、精力不集中、判斷力下降等后果;過度飲酒還可能刺激消化系統,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還可能加重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專家研究認為,葡萄酒最適宜的飲用量與體力活動強弱相關。當體力活動較少時,最適宜飲用量為每天1-2杯;當體力活動較強時,最適宜飲用量為每天0.4-0.5升,并且酒后應飲用大量的水??傊堄涀?,葡萄酒雖好,但任何好東西也會過猶不及啊。
?。?)、搭檔海鮮
紅葡萄酒尤其是陳釀過的紅葡萄酒,因丹寧含量較高,在與海鮮同食時,容易使海鮮變老,造成海鮮中的鮮味流失,從而失去新鮮感。對有些腸胃功能較差的人來說,紅酒搭配海鮮食用時,還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甚至腹瀉等疾病。
享用美味的海鮮時,如果想搭配一款相得益彰的葡萄酒,那還是建議選擇口味較淡的白葡萄酒吧。
?。?)、空腹喝酒
空腹情況下飲用葡萄酒,乙醇通常被腸胃吸收得很快,容易導致胃腸受到刺激,產生醉酒惡心、頭痛、心跳加速等不良反應。飲用葡萄酒之前,建議還是先進食,或者一邊進食一邊飲用。這樣的飲用方式不僅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還可以減少胃腸對乙醇的吸收,從而更好地保護胃腸器官。
4、喝葡萄酒前,吃什么
喝酒之前,吃飯只能吃7份飽,且不可大量飲水(這是為了留下肚子好喝酒)。喝酒之前半個小時,喝瓶牛奶,最好是純奶或者含糧的,可預防酒醉性胃炎和脫水癥。飲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即可促進乙醇分解,又能保護胃黏膜。
不要空腹飲酒,因為空腹時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質食物,如肥肉、蹄膀等。
喝酒時且忌不能飲用冰水、檸檬水等刺激性的飲料,不然前面的牛奶就白喝了;不要和碳酸飲料如可樂等一起喝,這類飲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體吸收酒精。
飲酒后立即吃些甜點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狀態。俗話說“酒后吃甜柿子,酒味會消失”。第二天的早點可選用豆漿、牛奶一類熱飲。
5、適飲葡萄酒有哪些保健作用
葡萄本身的天然酸性物質全部溶解于葡萄酒中,它的酸度接近胃酸(pH2~2.5)。因此,葡萄酒作為佐餐佳品,能幫助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另外,葡萄酒中含有山梨醇,有利于膽汁和胰液的分泌,不僅增強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可以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有一定療效。因此,飯前飲用葡萄酒,特別是中老年人,可以助消化,對身體十分有益。同時葡萄酒中的單寧可增加腸部肌肉纖維的收縮性,而其中的酒石酸鉀和硫酸鉀,可以利尿、防止水腫。
葡萄酒中含有較多的花色苷、前花青素、單寧等物質,它們具有明顯的擴張血管、增強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這些物質在紅葡萄酒中的含量比在白葡萄酒中豐富?,F代醫學指出,導致心血管病的罪魁禍首是血液中高含量的膽固醇和血脂。人體的高密度脂蛋白,可把血管里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再轉變成對人體有用的激素,多余的部分就從大便中排出。適量飲用葡萄酒,特別是紅葡萄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在體內增加和減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血脂的含量,因而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
例如在法國人的飲食生活中,其代表性食品如生奶油、黃油、奶酪等都含有大量的動物性脂肪。法國人食用的飽和脂肪酸幾乎4倍于美國人、英國人,但奇怪的是,法國人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幾率卻只是美國人、英國人的1/3。對這違反常理的怪現象——“法國矛盾”,許多專家認為與法國人每餐都要飲用葡萄酒,特別是飲用紅葡萄酒的生活習慣有關。
紅葡萄酒是強有力的外源性抗氧化劑。自由基與人的疾病及衰老有關,抗氧化劑通過清除自由基來阻止其對人體細胞的攻擊。人體會產生有效的內源性抗氧化劑,但是人體還需要用外源性抗氧化劑來補充這個防御系統。紅葡萄酒是已知的六個強有力的外源性抗氧化劑(的新鮮橄欖油、茶、水果、蔬菜、紅葡萄酒、維生素抗氧化劑)之一。紅葡萄酒中許的抗氧化物可以多種方式對活性氧基團產生作用,較簡單的方式是清除活性物質。葡萄酒中的水楊酸、苯甲酸和它們的代謝物屬于活性氧清除劑這一類抗氧化物。消除活性氧的另一種重要方式是由抗氧化劑向其提供一個氫離子,與氧自由基結合而將其除去。葡萄酒中的兒茶酚、花青素等,都能清除氧自由基。
大量的研究資料得出的結論意見是一致的:紅葡萄酒能取得良好保健功效的關鍵是適量和有規律。多數專家建議每天紅葡萄酒飲用量在50毫升至200毫升之間,在此范圍可因人而異地選擇。正如有人指出的,酒是一把雙刃劍,紅葡萄酒也不例外。適量而又規律的飲用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大量或過量則適得其反。專家還指出,對于患有肝病者,對于有乳腺癌傾向的女性或懷孕的婦女,不要喝酒。
總而言之,將葡萄酒與功能性飲料兌起來喝,是不可取的,原因是功能性飲料中的咖啡因和電解質中的鈉離子會增加心臟負擔,使人感到心慌、胸悶等。無論什么葡萄酒,都不適宜添加雪碧,單獨飲用是最佳方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