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履(1858-1931),號王立夫,茅臺酒創始人,“榮和酒坊”創立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人。清朝末年王澤履創立的“榮和酒坊”成為茅臺鎮兩大酒坊之一?!皹s和酒坊”生產的“茅臺燒”俗稱“王茅”。1915年,王澤履以“王茅”參展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巴拿馬國際金獎。自此,“王茅”奠定了茅臺酒成為世界名酒的地位。
茅臺酒的歷史與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余年前的漢代。漢武帝時期稱為“甘美之”的枸醬酒,到清代中期,茅臺酒的生產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年產量可達170噸,在中國古代釀酒史上是罕見的。解放前,生產茅臺酒的主要有三家酒坊,分別稱為“華茅”(現在茅臺酒的前身)、“王茅”和“賴茅”。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茅臺酒(華茅)被評為金獎產品,自此得以揚名世界。
因為中國的酒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就像武俠小說中,每個人每頓飯都會喝些酒來緩解生活壓力。而且中國當時也只有白酒。
主要是中國是一個農業帝國,而當時的白酒多是糧食酒。而中國的百酒,差不多都是以糧食釀造的,白酒緊緊依附于農業,這成為了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而且自從1982年“山西杏花村遺址”的小口尖底翁被發掘出土,中國就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一種釀酒器具和禮器,中國酒文化的起源和六千多年的傳承史,便得到了考古實證。
中國的酒文化,自從有了酒之后,吃飯就不單單只是吃飯了。酒,是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可以說它是個變化多端的行走于人大腦中的精靈,它熾熱似火,有時又冷酷像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而且從古代開始,古人的社交大多都是建立在酒桌上的。這種社交維持關系的方式一直傳承了下來。自古以來都有“無酒不成席”之說,因此在中國從古至今,到現在只要是有關社交的飯局一定都是少不了白酒的,應酬人推杯換盞間促成投資生意;聚餐者淺飲雅酌間交流感情;一人獨飲發泄情緒;多人共飲拉近距離,所以酒后更能促進人與人之間感情。
酒民文化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特別是男性。因為不管是從社交的酒局上來說,還是平常吃飯的時候增加趣味,這些都離不開白酒。
酒文化的核心應當是“酒民文化”。酒與人的關系更加密切,酒更加廣泛地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生日宴、婚慶宴、喪宴等等均有相關的酒俗和酒禮
Copyright © 2021 酒買我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7網站地圖SITE地圖
如需刪除文章聯系QQ:474-902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反饋,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敬請諒解!
Power by DedeCms